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課程單元: 第二單元:終身學習哲思漫步
課程時間: 2022.09.20 (二)
課程地點: A302 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多年前我曾經聽過一位神父說到:上帝為了要讓所有的人類,不論是文盲、聽障、視障、還是身障的人,了解到所有道理,因而將所有的道理藏於天地萬物之中。
「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我想也就是這個道理。暨南大學台灣最美的校園之一我想也當之無愧,基於讀書是要有效增廣見聞,能在生活中體現,同時增長見識,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才能真正的掌握學到的這些技能和方法。如同知識管理不在於收集了多少知識,而是在於如何應用知識。
老師帶領我們校園逛了一圈之後心得是: 凡走過必有學習、凡看過必多知道、凡學習必有長進。在無所不在的學習中最要克服的是不正確觀念:這與我無關!然而知識是沒有無用論的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用到。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這是他多才多藝的原因,也造就了他偉大的人格。在工作與生活的周遭,對學習而言,日日是好日,處處好學習。
2022年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2022年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課程時間: 2022.10.01(六)
課程地點:線上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吳以撒
學生學號: 111436518
【專題演講:終身學習新趨勢與新未來】
自詡為學習型個人,但一日之論壇越來越模糊,醍醐灌頂後,實需要再花時間來研讀,正如老師提醒.
感謝老師、分享人及工作團隊把這一場論壇辦的好棒,讓自己對終身學習之層面及實施進程有深刻認知,論壇期中也針對學生背景發問,獲得老師回應,深深感謝,也自我期許,自燃後助燃,期待週遭之團體,如教會,協會甚至推及公部門組織都能成為學習型團體,四樂五共,為全社會學習而提升,達成人類生活品質提升.
2022年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2022年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課程時間: 2022.10.01(六)
課程地點:線上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張媚筑
學生學號: 111436509
【專題演講:終身學習新趨勢與新未來】
透過黃富順教授的講解「對未來終身學習會產生衝擊與影響」的四大議題,改變了很多我過去的認知,像是「科技的快速發展」過往的認知僅只是增加了線上課程的選項,並沒有混成學習和主題式學習的認知,其他像是「氣候變遷」、「少子高齡化的人口走向」往往最先想到的是「溫室效應」、「生態危機」、「勞動力減少」等議題,但卻從未想過對終身學習也會造成影響。
【論壇一:學習型城市的新未來】
一開始聽到「學習型城市」真的會以為是開辦更多訓練課程給學習者,但實際上卻不是如此,「學習型城市」是由在地出發,是針對自己的城市特點/弱點做出發,結合政府、在地學校、企業、社區的力量,一起打造可以隨時學習、促進學習的環境並建立該城市獨有的學習地圖、讓想學習者可以清楚找到學習方向及資源,在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後進而帶動城市的發展,透過吳明烈教授的講解和介紹,不僅認識了「學習型城市」為何,亦瞭解國際的發展和實際的成功案例。
【論壇二:樂齡學習的新發展】
人生的下半場,你準備好了嗎?藉由蔡怡君教授、蕭婉鎔教授、夏榕文教授、賴弘基教授四位教授從不同面向,講解樂齡學習的新發展,開拓了我對樂齡學習的想像,拜科技及醫療的發達,出國遊學、跳芭蕾舞、登珠峰、寫程式這些不再是只有年輕人才可以做,甚至有安可組織讓人生能有第二個高峰的可能,雖然樂齡學習也有很多需要強化的地方,像是學習者女性居多需促進男性學習者意願、代間學習、樂齡學習空間…等,但相信只要更多人認同並參與樂齡學習的行列,必能夠讓更多人實現「自我超越需求達」到「圓滿老化」
【論壇三:成人教育調查的新發現與應用】
經由李藹慈教授講解,不僅瞭解了「成人教育參與現況」、「不同背景成人參與學習的差異情形」,亦知曉這些調查資料蒐集分析後,可以提供給政府、訓練機構及一般民眾瞭解及運用,並不止於研究,在調查結果中讓我意外的是,雖然參與率是女性比男性高,但情境障礙卻也是女性比男性高,我本以為參與率高代表的是阻礙低,但實際上卻不是如此,讓我更深刻的感受到到調查的重要性。
【綜合座談】
苗栗鄧副縣長無保留的分享「苗栗學習型城市」實施現況及未來發展,讓我對苗栗的印象煥然一新,不再是文化沙漠,透過在地連結、跨域結合打造智慧農業、共學圈,現在的苗栗很有活力,相信智慧農業花園城市的願景指日可待,亦引頸期盼台中市亦能早日加入學習型城市的行列。
【心得】
此次論壇各教授的分享讓我收穫滿滿,不論哪個議題都有連結到學習環境的重要性,或許是硬體設施的改善、或許是心理層面的改變,好的學習環境可以促進更多人投入學習的行列,也能讓原本想要進修的人獲得更好的成效,現在雖然也有很多終身學習的資源,但因為開辦的單位不同,資訊散落各處,若能將各處資源整合並串聯製作成學習地圖,相信一定能讓學習者有更好的成效。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課程時間:2022.09.27(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課程單元:第三單元、終生學習者的核心素養及其養成
授課教授:蔡清田/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涂英雪
學號:111409517
「第一千萬:終身學習為核心,第二千萬:學生喜歡學習,第三千萬:教師喜歡教學,第四千萬:讓學生將所學應用於生活中,學以致用!」這是場感動滿滿的精彩演講!
感謝老師這次課堂邀請蔡清田教授演講「終身學習者的核心素養及其養成」,對於今年正好家有國一新生的我,感受很深,透過這場演講,對於108課網12國教的方向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同時也因這場講說,將我與孩子及工作和生活整個串連了起來,我很欣喜。終身學習網絡是全場域的,没有年齡、没有性別、時時可學習、人人可學習,這樣的理念振奮著人心。終身學習的推動,從一己之開始,然後到家庭,延伸至工作場域,然後擴大到整個社會,讓每個生命更富有意義及其價值。
「成就每一位孩子 - 適性揚才、終身學習」108課綱是以這樣為願景而出發,在演講中,蔡教授分享核心素養養成的三面九項,其三面為「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再依三面去細分出九大項目,培育孩子具備與時俱進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最終目標成為終身學習者。就如蔡教授分享前教育部長所說:「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而不是背不動的書包」,也如老師所分享:讓學習不是一陣子的事,是一輩子的事!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課程單元: 第三單元:終身學習者的核心素養及其養成
課程時間: 2022.09.27 (二)
課程地點: A302 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授課教授: 蔡清田教授 吳明烈教授
世界在變,教育也在變。我個人認為核心素養發展的重點是“公平對待多樣性”,營造一個 “以學生為中心” 有利於學習的,以及營造出最符合孩子利益的環境。所以學生除了專注課程外,還需要培養創造力和靈活性,或許這是教育體系所努力追求的新的平衡點。
從蔡教授的介紹,這些核心價值觀提供了許多面向,透過基本知能培養、身心健全發展,讓潛能得以適性發展,有助於學生通過核心素養為他們將來參與社會做好準備。社會有共同價值觀,將終身學習以及核心素養定錨形成是打造國家競爭力的強大力量。
中正大學的校園可以看到刻著”學術自由”四個大字的石碑,顯現出當代教育改革家創校校長林清江博士理念,校長的名言:「人生三寶:終身運動、終身學習、終身反省。然而從蔡教授及吳老師的身影上教育改革與教育政策正在向無可撼動的歷史定位進程推動中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課程時間:2022.09.27(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課程單元:第三單元、終生學習者的核心素養及其養成
授課教授:蔡清田/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雯雯
學號:111409511
主講人 蔡清田教授
核心素養工作圈召集人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原院長
教育學研究所/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專題演講 : 終生學習者的核心素養及其養成
「一個核心三面九項核心素養,可涵蓋十大基本能力。」
(一)定義: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該僅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
(二)意涵:素養是指一個人接受教育及學習後獲得知識、能力與態度,而能正向積極的應對個人和生活綜合需求。素養中培養關鍵的、必要的、重要的、承接的、能照應的領域,就是「核心素養」含「基本能力」、「核心能力」與「學科知識」,也涵蓋情意態度、學習策略、整合活用等層面。簡單來說,素養是可以看到『學習遷移』的學習。簡單的說,知A而能通情於B上。真實的生活情境下,可以舉一反三真正用出來的能力,解決真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不分科目的,必須把所有知識混在一起活用。核心素養強調培養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建構於「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及「社會參與」等三大面向,其下再分為九大項目
一、 三個面向: 自、動、會
(一)自主行動 : 強調個人學習主體,學習者應選擇適當的學習方式,進行系統思考以解決問題,並具備創造力與行動力。在社會情境中,亦能自我管理,並採取適切行動。
(二)溝通行動: 強調學習者應能廣泛運用各種工具,有效與他人及環境互動。工具包含物質工具(如:人造物、科技與資訊)和社會文化(如:語言、文字及數學符號)
(三)社會參與: 強調學習者在彼此緊密連結的地球村中,需要學習處理社會的多元性,以參與行動與他人建立適切合作模式與人際關係。既是一種社會素養,亦是一種公民意識。
二、九大項目
(一)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二)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三)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四)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五)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六)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八)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九)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三、心得與反思
核心素養在彰顯學習者是獨立個體與構建健全人格與發展,養成終身學習者,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是一體兩面。學校教育以學習者的為主體,陶養為宗旨,視教育本身即為目的,而非僅止於做為提高競爭力的手段;換言之,競爭力是教育的結果,不是教育的目的。
體制內的素養學習強調跨科目、跨領域的整合,可規劃跨科、跨領域的課程發展 ,並以專題、體驗、探究、實作、表現、活用為核心。將知識、技能、態度與生活情境緊密結合並實踐力行,以達到理解的學習、意義感知的學習。
從新檢視自己的素養、也檢視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是否有承襲到學校教育給小孩的學習路徑與環境。透過這些內容看看自己是否具備成熟的健全人格。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從自身檢視起,是否在同一條路徑上發展。是否做到尊重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具有不一樣的特質,而有不一樣的素質。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程導論
課程名稱: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程導論
課程時間: 2022.10.01(六)
課程地點: 線上論壇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洪嬿淇
學生學號: 111436510
本次論壇各教授所演講分享的議題真的讓我受益良多,每個主題都可以了解到更多資源的管道。
對於原本初淺的認知,到這次的論壇分享,又再將認知再提升了一些,想必這就是所謂的終身學習的一個環節,從不懂到了解到深入探討到應用,這必然是不能缺少的一環。
每個成長階段不管是青年、成年、壯年、中年、老年,對於未來都有既定的理想與目標要去完成及實踐,在高科技及資訊化的時代,讓我們有更多的平台與資訊是可以相互交流。
成人教育學研究 第3單元
課程時間:2022.09.27(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3單元: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與理論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呂佩招
學號:111409506
心得:
誠如老師今日課程以《邁向五共的學習型人生》文章開頭所言:人生是一連串的學習與成長,學習型的人生因共學、共享所以共好,持續動能所以共樂,走過的痕跡成為共憶,勾勒出篇篇動人的生命樂章。
沒有理論的實務是盲目;沒有實務是理論是空洞,唯有理論和實務才能1+1>2。
※成人教育目的:
一、 協助個人適應社會的變遷(社會/工作)
二、 促進民主社會的現實
三、 增進效率(組織/社會)
四、 促進個人的成長
※流質智力和晶質智力是為測量成人智力的主要概念。 流質智力係有關個體天生的能力;晶質智力係由經驗和教育上所獲得的知識。
在我80歲的二伯父身上看到晶質智力充分表現,他每日能親自處理貨運公司大小事,3C資訊工具、軟體的使用跟的上時代,絕對是我學習的對象。
成人教育有許多的社會功能,自己也經常受惠呢!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未來也期盼自己能貢獻於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