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程導論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程導論
課程單元: 第一單元:課程導論
課程時間: 2022.09.17(六)
課程地點: 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張媚筑
學生學號: 111436509
透過吳明烈老師有脈絡的講解系所的發展沿革,讓我充分瞭解系所的歷史及成立時的挑戰,相當感謝老師的努力,讓終發所發展至今,也讓我得以就讀並與各位老師、學長姐及同學們結緣,一起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
成人教育研究
課程單元:第三單元: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與理論
課程時間:2022.09.27(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陳采憶
學號:111409518
這週所介紹的是成人教育發展,成人教育在一開始並未普及化,也沒有將他分門別類,但教育是一直在我們身處的環境中。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讓我們學習及成長,大至整個社會,小至家庭,但始終沒有將他劃分做個整合。而是由自發性的集結成小小的團體,當越來越多人了解終生學習時,開始越來越多人重視這件事,而把他獨立出來,並覺得應該要有專業的老師、課程等。而這也讓我了解到,為何術業要有專功。這樣我們才能更有系統的將這個領域做推廣及更深入的研究。
其中有提及批判及反思,而我覺得當我們還較年幼時,要有一定的規範在,因為我們還在學習,需要有個框架。但當我們具有獨立的思考能力時,可以提出不同的想法,也因為生在華人社會,而時常會不好意思的說出自己的看法。但我們應該要有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不同的世界,形成良性的溝通交流。
2022年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課程時間: 2022.10.1(六)
課程地點: 線上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林美君
學生學號: 111436513
心得:
透過黃副校長「終身學習新趨勢與新未來」的演說,可以明白學習無外乎是來自社會與科技發展的改變,而有不同世代與議題的研究,包含氣候變遷與學習、新冠肺炎疫情與學習等,了解終身學習未來趨勢與掌握社會動態的改變,做好因應的工作,是個人生存所必要條件「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
論壇一:
「學習型城市的新未來」,讓我對學習型城市的定義從陌生到有基礎的認識,除了了解國外發展的現況,也了解國內成功的學習型城市推動案例;利用繪出個人的學習型城市圖像,發展公、私協力的組織關係,創造樂學、樂業、樂活、樂居的理想目標。
論壇二:
「高齡人口發展與社會趨勢」,了解高齡社會、參與現況(例如男性參與比例偏低)、高齡商機與相關政政策,採前膽的預測性來解決問題,提高高齡人力的再利用,例如:利用翻轉思考改變以往彌補性課程設計,來提升男性的參與率。
「開展幸福優雅的下半場人生課」從幸福u型曲線可以發現人生起於興奮的幸福,終於平靜的幸福;透過1.不強求的生命意義 2.社交需求(出門做準備) 3.多元人際關係,使後半人生能回甘生活,達到優雅的老後。
「高齡者自我實現的初探」借由青銀共學、跨世代的合作,實踐五型自我實現,「學習型」、「職業型」、「挑戰型」、「休閒型」、「服務型」。
「高齡者數位學習課程設計」利用數位學習提供高齡者,更有彈性的學習的管道,友善高齡者的界面,引起興趣、加強互動學習,採微學習,這些都是高齡者數位學習課程設計的重點。
論壇三:
「成人教育調查的新發現與應用」了解目前成人教育的學習參與現況,學歷與參與率關係、從年收入、學歷、年齡、職業與參與的學習類型間的關係,透過研究了解未來學習的類型需求、影響學習的因素,提供各項未來政策、課程擬訂的參考;本研究是以訪問方式採7000份樣本做統計。
「成人教育調查的必要與功能」凡走過必留下足跡;回顧與展望,是做調查的必要性,藉調查可以有效引領政策規劃執行與考核;調查應邁向新階梯,策略應採分類別、分項目、分機構、分階段,使廣度、深度、細節性更完整。
「成人教育調查的新發現與應用」建立成人教育資料庫,透過整合、開放性資料提供,使資料能系統、完整的被參考與應用。
整體心得:
今天的論壇真的是非常的豐富,可以深切的感受老師們的用心準備,讓今天的論壇非常的充實與密集,也能一脈絡的了解終身學習的意義、背景、研究動機、進而了解成人教育的發現與應用,提供末來的預防性參考,達到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的永續目標。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程導論
課程單元: 第一單元:課程導論
課程時間: 2022.09.17(六)
課程地點: 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林美君
學生學號: 111436513
很開心進入終發所這個大家庭,對於終發所有一定初步的認識,來終發所不但要學習知識,還要推展人際資產。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程導論
課程單元: 第一單元:課程導論
課程時間: 2022.09.17(六)
課程地點: 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涂蕙雯
學生學號: 111436517
在老師的說明下知道終發所成立過程,是「終身學習的推手,人力資源的橋樑」;並期許自己與同學們共學共長,勿忘初衷順利畢業。
成人教育學研究
心得與反思
從成人教育的發展歷程觀察成人教育實踐的脈絡,二戰前德國社會科學家羅森斯托克提出了一份報告書中指出成人教育需要特別的教師、特別的方法和特別的哲學。進展至成人教育社會學的學科本質可能應包含的獨特方法、獨特對象、獨特觀點。大人需要怎麼樣的老師根據獨特的觀點給每一個獨立個體獨特方法再教育和成長?
脈絡中也聚焦討論到成人教育的社會功能,其中提到成人教育提供技術勞工增進經濟效益,維持或提高人力資源及協助成人充分「發展」,獲得社會生活的「自由」這兩項觀點,特別引發思考。如何能真正達到成人教育的目的,培養思辨與分析的能力。協助個人適應社會的變遷、促進民主社會的實踐、增進組織的生產效率與社會進化。行塑完整的成熟人格使其具有思考力、復原力、審美觀與正向價值觀?
成人教育的問題探討需與社會脈絡緊密相連?湯瑪斯.佛里曼在「謝謝你遲到了」書中提到,因為科技化的發展市場的數位全球化、全球自然環境變遷及摩爾定律改變是世界的面貌,這三股力量將主導未來數十年,也型塑了國家與個人場域巨大變化。應應不及,成了交旅與不安,或者退縮與恐懼。幸運的是,成人教育與終身學習在這場變遷中提供了重要解方。不管在這場變遷中我們選擇做了甚麼樣的學習,均參與了這場世紀變遷。學習是重要關鍵,吻合理論中提到的協助個人適應社會的變遷。
終身學習是成人教育路徑,但在已趨於人格定型的成人,如何褪去僵化或固執的性格,臣服於無知與未知,放下小我成就大我?練習在群體中共學,學習放下自我,一起解開個人的無知,一起探索未知。學習共享,放下執取,釋放壓力。群體共享將組織與社會推向共好的境地。共樂和共憶是果實。
組織領導與發展
課程標題:領導導論
課程時間:2022.07.09 (六)
課程地點:暨大
學系名稱:終發碩二專班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學號:110436510
學生姓名:蕭斐文
學習心得:
<<學習心得>>
1、團隊:
(1)定義:為解決問題、達到目標而組成的團體。
(2)成員:其組成的成員,最好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知識或技能,並且需能相互信任與分工合作。成員具互補性及彼此互信程度越高,較易產生良好績效。
(3)效益:集合眾人的智慧,發揮1+1>2的效果。
(4)大小:團隊的大小,即成員的人數並非越大越好,人數過多會造成溝通困難、且易有搭便車效應、權責劃分困難等,而太少則會負擔太重,故需視工作複雜程度決定團隊大小。
(5)共同目標明確化程度:具有相同且越有認同目標的團隊,越容易激發團隊的動力。
(6)領導人:為團隊決定焦點及明確方向。
2、領導與管理:領導是帶領團隊朝目標與願景邁進,而且為團隊所信任;管理是運用管理工具與技能,將組織的人與事,做非常有效率的管制,以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因此,領導其實有點跟個人魅力是有很大的關聯,而管理是可以藉由學習而得到的技能,只不過,領導魅力有時候除了天生之外,還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歷練與練習。
3、領導力七個I特質:
(1) Insight遠見:是否能選擇正確的方向,是成敗的關鍵。
(2) Influence影響力:最基本且必備的能力,對理念的堅持、對團隊真心的關懷、改變的渴望等。
(3) Inspiration激勵:激發士氣與潛能
(4) Integration凝聚:兼容並蓄與說服的能力。
(5) Instruction教導:引導與培育。
(6) Innovation創新:改變的勇氣與毅力。
(7) Integrity誠信:誠信會來帶信任。
4、「疫情是一門人 生難得的修練功課,學會以疫為師,學習懂得因應環境變化而生存。」吳明烈(2022)。在逆境中,要先學習正向思考,清淨本心,透過學習新知來改變想法,珍惜眼前所有。
組織領導與發展
組織領導與發展
課程標題:領導力藍圖(下) 擴大你的影響力
課程時間:2022.08.20(六)
課程地點:Google Meet
學系名稱:終發碩二專班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學號:110436510
學生姓名:蕭斐文
學習心得:
<<學習心得>>
1、以人為本:領導的風格依每位領導人的個性、特質會有所不同,但出色的領導人必定建築在「以人為本」,透過同理尊重、誠心等,來取得團隊的信任。而信任來自於品格(誠信、勇氣、以身作則、擔當等等),有了信任,團隊才有辦法溝通。
2、激勵:「人是尋求意義的動物」-柏拉圖。想留住傑出的人才,就必需激勵員工超越小我,朝著更崇高、更巨大的目標邁進。很多時候,一個團隊沒有動力是因為不知道為什麼而努力,如果只是為了生活而不得不低頭工作,那團隊的動力是無法持久的,我們都想為了比自己更遠大的理想而努力,而這個理想,領導必需建立、讓團隊清楚、甚至去認同這個理想。成功的領導者會滿足員工對成就感的需求,研究指出,如果能從工作中找到意義和價值的員工留在組織的機率是三倍以上,這也就是「成就感」的來源。
3、不斷學習:大量充足的學習機會是保證能有成長進步的最佳方法,領導者必須願意打造學習型文化,善用推拉原理為組織及員工的成長做投資,而成長需要學習澆灌,學習新的方法、善用經驗、精熟新技能等。
4、同理與主動協助:把「我」為中心的文化轉換成「我們」來著眼的文化。無論問題有多複雜或情況有多迫切,部屬有時候需要的只不過就是領導者的主動與支援,他們希望聽到上司主動說「我就在這裡」、「我與你同在」、「我們一起面對」。而同理心,則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了解對方內心深處的痛苦和需求,給予符合對方期望的支持,不只是解決對方的問題,更能帶領大家朝你想要的目標前進。
5、本次透過Blivin創辦人無私的分享與說明,更體現領導人心中帶領大家前進的理念,能夠吸引同樣理念的人群,並帶來另人意外的機會與發展,進而對世界帶來正向的能量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