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110.08.07/08.14(六)
課程地點:線上meet
學系:終發碩專班二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魏彩玲
學號:109436505
「領導力藍圖」研讀分享
教授推薦「領導力藍圖」一書由同學們分章節導讀分享,教授在每位同學報告後都給予歸納整理及啟發。此書分為兩個PART – 藍圖「突破瓶頸」與 宣言「擴大你的影響力」。
取自這本書封面的話:「別怕砍掉重練﹗從內在找尋改建原料,量身打造領導模型。」並彙整出「藍圖六步驟」- 展望、省察、學習、計畫、實踐、精進,來建立屬於自己的領導模型。
PART1 -藍圖「突破瓶頸」
第一章心得是需先做到領導人的內在修練把自己做好,拋開完美主義,如同老師說的先有儒家精神去執行實現夢想後再以道家精神的事過境遷後要懂得放下。自己的人生故事等於領導故事。透過省察找到對的方向開始學習並用對的方法反覆練習達到精熟,最後產生附加價值。領導不只是在工作或團體也可應用在個人與家庭,是生命力的展現需剛柔並濟。
PART2 –宣言「擴大你的影響力」
開始老師因應七夕情人節分享了佳句:「天上有七夕、人間有七惜」惜父母、伴侶、手足、朋友、恩人、知音、生命。於是馬上行動,趁中午休息時打通電話跟父母問安。第二章心得是強調有了藍圖後要有執行後高績效的結果與成果,同學分享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一篇專訪提到經營企業除了有能力更要重視品格,他一直懷抱著堅強、美麗、清朗的心及工作的熱忱。另外這一章節提到要「忠於自我」相信自己可以做的更好永保一顆助人的心及寬容與圓融並且「樂在其中」。
最後老師要大家分組討論分享心得及應用,我分享應用在我今年報名參加苑裡社區舉辦的藺編初階工藝師培訓,雖然疫情實體課程暫停但課程改用線上教學,班級裡有很多位元老級工藝師高手大家分享創藝藺編的方法,老工藝師們不會用手機線上上課也是強迫要學習如何操作,而我是一張白紙完全不會編織,因疫情老師無法親自面授指導,我只能透過影片教學從重複拆掉重新編織的過程中熟練技法最終做出自己的作品。正好可應用這本書的理念來應用到這培訓,透過前人的正確方法指導加上自己的有計畫學習並將所學分享到我的行動講師課程中實踐與精進,期待成為真正的工藝師。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2021.8.14
․課程地點:線上meet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 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專班
․姓 名:李宜珊
․學 號:109436511
․課程心得:
所謂領導者的權力來自他對於部屬的影響力。Peter Drucker曾說過:「領導者的唯一定義就是:一個有追隨者的人。」也就是代表一個好的領導者會運用他的影響力挑戰並改革既有的規則,反之,管理者則是監督員工是否依照指令做事,並確保領導者設立的目標在過程中得以實現。
從《魅力領導學》與《領導力藍圖》這兩本書的導讀及明烈老師的指導,漸能感受到「管理」與「領導」的不同,有其各自不同的性質和目的。比方說:領導者著眼於為團隊訂立新目標,進而帶領公司往正確的方向發展。管理者則是接收領導者的想法,為其目標設立確切的執行方式。
當然當團隊試圖創新,就必須有冒險的勇氣,並且必須時常鼓勵員工能跳出既有框架去思考,以激發團隊的創意。
在上課之前,我會有個疑問就是:「領導比管理更優秀?」但是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研讀,我想這兩個沒有誰比較優秀,畢竟領導帶領的是改革,管理所要負責的是執行,一個團隊要順利運作,這兩者缺一不可,一個缺乏領導思維的團隊,可能造成整體發展了無新意,而缺乏管理的團隊,亦會導致效率不佳,自然沒有哪方比較優秀,而是雙方一樣重要。
《領導力藍圖》提及在帶領團隊前,需要的是喘一口氣、向後退一步去端詳大局,作者面試執行長的同時,所關注的並不是薪資,而是一種準備好、同理公司處境的準備,這就是他能脫穎而出的關鍵,因為他所在意的並不是公司能給自己什麼,而是自己能為公司留下什麼。就如同詩句所說的:「手把青秧插滿天,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同時,身為領導者的格局要大、但態度要謙卑,領導者要能做到寬容與圓融,才能使團隊擁有更多成長的正能量。
天上有七夕,人間有七惜。我們在適應快節奏的同時,要秉承初心,不能忘記根本。當我們迎來資訊科技時代,無疑許多事方便許多,例如上級向下級傳達命令與要求,能快速收到並執行。但我們應回到自己內心,品味一下根本。在這別具意義的一天,無論是生活或是領導,我都感受到要用柔軟慈悲去看待人世間的一切、珍惜每個人與人相處互動的善資糧。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2021.8.7(六)
課程地點:線上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陳歆儒
學號:109436510
成為領導者,不只是握有權位,更必須學習如何帶領團隊。這幾堂課進行下來,我覺得「領導力就是影響力」也就是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對其他人的生命是否有帶來多少正面的影響。
因為這樣的學習,我開始檢視自己對生活和團隊的安排,是否跟心目中的領導力互相符合,從中使我產生了更多的好奇心,想學習更多關於這方面的事情。
因為我們無法預知自己將會接觸到多少生命,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好好開發自己的影響力。
另外領導人要善用人脈,結合更多人來追隨、肯定這個團隊,如此會讓生活更美好和有成就,也會讓職場更順暢和有效率。
在《領導力藍圖》這本書,我學到了與其追求身分、職位或頭銜,不如明白領導力的運作方式,讓自己學會如何培養和建立領導力,進一步加深對別人的影響力。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2021.8.7
․課程地點:線上meet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 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專班
․姓 名:李宜珊
․學 號:109436511
․課程心得:
今天在老師和同學接力導讀下,開啟了《領導力藍圖》這本書的饗宴。領導不應該只是炫技、著墨於個人的亮點,而是要「讓團體被看見」的本事,也因此領導者更應有寬容、圓融的氣度。
書本的開頭來自於作者被裁員,因為這樣的際遇讓作者有了不同的體驗,人生不也是如此,很多事情不應該結果論,當過程中的點滴都聚集成個人成長蛻變的資量,那麼「眼神的失敗就不是失敗,只是尚未成功」,人生不應該只是活在別人的視線裡,而是要能活出自己故事,進而能進一步活對自己的故事。
最重要是什麼,這就是「聚焦」,一位領導者要能發掘到團體最重要的東西,才可以帶領團隊找到值得努力的重點。
然後身為領導者更不應無頭緒去帶領團隊,更要能思考出距離最近的路線,而這就是所謂的「效率」。
過程中不應該只有領導人自己的視野而已,也需要結合「人脈」去拓展,更要融入對於成員的「激勵」,除了凝聚團體,也能建立獨一無二、適得其所的領導模型。
所謂的「激勵」,不應該只是給予物質(ex.加薪、升遷),更又能讓成員由內而外去發心,如此才能讓組織的成長能有所綿延不絕。
透過書本的導讀,我體認到「領導」並不是登高一呼、搖旗吶喊即可。
透過明烈老師的創作分享,我學到人的無限學習力,我們以為自己只有一雙手,但其實我們可以用手打造「五」告讚的人生,讓雙手進化成五手(握手、舉手、牽手、拍手、動手),形塑共學、共享、共好的氛圍。
延續上週明烈老師分享了三ㄅㄟ(謙卑、慈悲、口碑),今天又收穫了三ㄐㄧ(做事事蹟、努力軌跡、創造功績),很多時候不是我們能不能,而是自己要不要。
無論是領導、個人成長,都期許自己能擁有智者樂水的智慧、展現遇水則發的勇氣去改變和發展,也期許自己能發會持續不斷去改受那上善若水的美好,或許我們無法避免失敗與挫折,卻可以堅持用正能量去看待一切安排。
組織領導與發展的理論
課程時間:20210807(六)
課程地點:Google Meet
學 系:終發碩專二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
課程主題:領導力藍圖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李丹妤
學 號:109436520
課程心得:
不同於『魅力領導學』在心理學應用和領導技巧的分享,『領導力藍圖』則從內在開始探討領導動機,幫助領導者釐清為何要做領導,一路到設計自己的領導模型,並且建構領導技巧,就像繪製建築藍圖一樣,一層層架構上去;也與『U型理論精要』有異曲同工之妙∶觀察、退省、行動! 謀定而後動。
前兩本書都有一個一致的觀點是,不論魅力或領導,都是需要刻意練習,並且要找到屬於自己的魅力/領導風格,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展現! 這點自己很有感受,想當初在帶長者體適能律動時,也曾因學不來指導教官的帶領風格而沮喪,後來熟能生巧,也多了自信,逐漸就找到適合自己的帶動方式。
如同作者所說『找到對的方法&方向,重複練習』,確實是不二法門。初期體適能教學時∶不會台語、肢體不協調、踩拍不准、體能欠佳.......在找方法反覆鍛鍊後,最終克服台語教學障礙、提升節奏律動感、提昇體能.......獲益最多是健康狀況的大幅提昇。
回想工作經驗中有幾位令人印象深的領刻導者,其中一位是紐約人文學校校長,他擁有像明烈老師所分享的成功者的五隻手特質∶握手(人脈)、舉手(分享)、牽手(參與提攜)、拍手(鼓勵)、動手(執行)。他能記住全校四百多位學生的名字,走廊上不論遇見誰隨口就可以叫出;為了增加識字比賽趣味和競爭性,採用按鈴搶答創舉,對於中文成不好學聲確實產生激勵作用;對於特別付出時間訓練學生校外演講比賽得名的老師(也就自己),直接推舉為美東優良中文教師,其實當時自己師資很淺,而且頒獎的當下才知道自己獲獎。這位校長用心領導而不居功,全校在他帶領下每每有令人驚艷的表現。
做學問的樂趣在於理論新知與實務交互印證,感謝名烈老師帶領我們走這一段組織領導之旅!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2021.8.7
․課程地點:Google Meet線上上課
課程名稱:領導力藍圖第一部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 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專班
․姓 名:李宛蓁
․學 號:109436516
․課程心得:
「領導力是一個人的成功在於他對其他人的生命帶來多少正面的影響。」書中讓我們做一些自己對生活中是否跟心目中的領導力是否互相符合。也讓我產生了更多的好奇心,想學習更多關於這方面的事情。作者原本一直以為是內向的人但在他一生中,也影響上萬個人。」以前的我非常內向,認為領導人的應該是天生的,但在明烈老師課程導讀中學習到「領導力是可以透過後天養成的。」領導生涯中也是要適時她激勵別人,前提要先去先了解對方性格再給她建議。
地基就是你創造什麼?意圖則是你如何創意。地基若是打得不夠深、不夠穩,建築物就很難蓋得高或抵擋暴風雨的打擊,地基幫助領導者堅守自身的信念與價值,”完成”比”完美”更為重要,「別譲『完美』成為『不賴』敵人。」以前的我雜事好多,代辦清單也有許多,後來察覺許多事都沒有做好,,尤其在人事管理方面。連想要運動也拖延許久,作者教導我們只需要一條從小處著手、可反覆執行的途徑。這種途徑可拆解成切實可行的步驟,並且能隨時加以改良,但又不必改良到完美或完備的境界。
第一章尋找領導故事的亮點,作者要請我們尋找自己人生中到目前最顯眼的亮點是甚麼。他要我們做此練習時用好玩的心情、敞開心胸去思考,活到這把年紀雖然經歷許多但一時花兩分鐘去回想,突然有障礙。他有建議每個人可以用內在所擁有的東西作為工具,從當下的處境開始做起,而且從小處著手即可。練習把記憶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寫出來可以用便利貼紀錄,以前我從不曾花時間認真思索自己的人生經歷。大部分的人也應該沒仔細想過,因回顧過往人生其實是一件挺彆扭的事。領導力提升藍圖提升的從六個步驟:地基開始”展望、省察、學習、計畫、實踐、精進,作者都詳列了問題及方法,落實學習此方法,換句話說,如何善用「個人」獨有的個性、動力、氣質和信念,把這些條件融合成「地基」,發揮無限可能與更強大的影響力。
話說得好:「學生準備好,老師就來了。」明烈老師在大境文集「阿爾卑斯山感動」中,老婦人親切的一句話:「年輕人,這條路,你要好好走,這輩子可能就這麼一次而已」非常感恩有生之年還有機會念碩士,碩士可能是我求學的最後一個旅程,這趟學程也改變了我許多想法。如明烈老師所言;珍惜人生中的每一次,每一次都可能是可遇不可求!每一次都可能是僅有的一次!4/14經歷人生中重大車禍更能體會把握當下,並活在當下,更加認真譜出屬於自己旋律的生命之歌。平常善用老師分享的五隻手。”握手”以增進人際關係,”舉手”以積極請益分享“牽手”以互相提攜牽成,”拍手”以真誠美鼓勵,”動手”以具體實現理想。生命需要學習與發光,讓積極的手創造出真正屬於自己的60年後亮麗人生。
組織領導與發展的理論
課程時間:20210724(六)
課程地點:Google Meet
學 系:終發碩專二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
課程主題:魅力領導學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李丹妤
學 號:109436520
課程心得:
陳麗卿老師的魅力領導學,與其說是一本領導學叢書,不如說是一本關於人際關係工具書,適用於人與人之間、團隊與個人之間互動情境中的各種應對進退,以心理學層面解讀,從態度、技巧、色彩穿著等,更是自我打造的好範本。
書中提到有魅力的領導者要《適度角色扮演》∶要扮演教練激勵員工;要扮演網紅因應視訊會議;要扮演巨星參加晚宴......。這個角度讓我們學習到『善巧』的態度,從他人角度思考,反求諸己。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擔負許多角色,而我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 還是能掌握好自己正在扮演的角色,並且熟練適切的轉換於每個角色之中? 魅力『起於內形於外』,如梅克爾德總理除了個人理性特質之外,也有自成一格的顏色套裝哲學,從自己開始學習自我領導,將自己當成一個品牌來經營實踐,找出自己的優勢特質,配合時代趨勢,如同明烈老師生活之道文中所敘∶『以善出發、 順勢而為、厚德載物、終身學習、圓融圓通成就人生大道,創造屬於自己的生命康莊大道』。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2021.8.07(六)
課程地點:線上Meet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家欣
學號:109436513
課程心得:
還沒接觸「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前,我以為要成為一位優秀的領導者就是成為像張忠謀那樣的somebody。從小,我們只知道如何精進自己,卻沒人教我們認識自己, 而《領導力藍圖》特別的地方就是它以讀者「我」為主角,作者Conant藉由六步驟教我們認識自己,我是誰?藉由省察人生經歷,跟真正的自我連結,協助我們打造專屬自己魅力與風格的領導框架。
生命過程中,實虛交錯,有無相生,沒有恒定不變,有如空中花,水中月是無常的夢幻泡影;身在哪裡,心在哪裡,萬物一切皆為空性。《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被外相事物困擾,放下執念,不住於心,才能展現真實、慈悲的自我。弘一大師說:「人生猶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我們疲於命去追求的一切,最終都不過是夢幻泡影,過往雲煙。我們最不該追求的東西,在「水」中,也在「空」中;而我們最該去追求的,也在「水」中,也在「空」中。《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許,以不著、無執念的心,才能行如風,定如禪般面對世間萬物的變化。
老師提醒我們「生活是寬容與圓融,以慈悲為體,智慧為用」,讓我聯想到聖嚴法師曾言:「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用課堂上學習到的智慧重新認識自己,以慈悲心活在當下,好好和自己相處。「地基就是你創造甚麼,藍圖則是你如何創造」,知道自己在哪裡、在做什麼,就是領導自己最大的禮物,即使身處鏡花水月的名利場,在慈悲心中也能遇見人間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