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內容:第二章~第四章
課程時間:2021.10.02(星期六)
課程地點:線上(Google Meet)
學系:終發所在職專班一年級
學生姓名:蔡育蓁
學生學號:110436517
課程心得
一直以來都認為學習是無所不在,現在才發現原來自己所知道的"學習"定義是如此狹隘,學習的無所不在不只關係自身而是國家甚至是全世界共通的項目是無遠弗屆的力量。
透過這堂課初步了解了終身學習的意義與價值,終身學習沒有範圍沒有限制,終身學習是貫穿人的一生從呱呱墜地到壽終正寢,藉由正規學習、非正規學習或者非正式學習一層一層的建構人的基本生存能力,累積各種不同的知識、常識與學識。
再一次重返校園,內心是充滿忐忑與不安,思考著怎麼調整自己的心情該用什麼方式去學習?一直以來在工作在生活上都努力著用不同的方式學習,但是回到課堂上卻有著顯著的差異,接受的內容不再是自己個人所選擇所喜歡或者為了工作不得不的,而是有系統有深度廣泛的知識。怎麼去接受並能融會貫通,對我而言是還沒想清楚的困擾。課堂上除了聽講並忙著跟自己的經驗做連結,回答問題時想著什麼是該回答的正確答案,小組討論時想著自己還沒認真看完每個章節好好思考怎麼能發表想法,已經很久沒有那麼慌亂又緊張的感覺,真的備感壓力。
這幾天一直想起老師所說"輕鬆自在、快樂學習",思考著該怎麼調整心態回到學習的初心,無畏無懼。也許還需要一些時間適應正規的學習,但是很高興自己踏出了一步選擇了這個終發專班,不只是學習終身學習的理論而是可以真正去實踐終身學習。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2021.08.014
課程地點:線上課程
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內容:領導力藍圖第二部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朱玉梅
學號:109436501
「領導力藍圖」的第二部 宣言,擴大你的影響力。作者道格拉斯•康南特在第10章有效領導,以人為本中提到領導是一門影響他人往特定方向的藝術與科學,並對有效領到提出十大基本原則,分別是高績效、豐足、激發信任、使命、勇氣、誠信、不成長就等死的思維、謙遜、我可以幫什麼忙?以及樂在其中。
一個單位不論是公私部門,其成立或創建訂有其目標,顯現目標達成與否的指標當然是績效,不論是非營利或營利單位。故領導者應是績效為圭臬,如學校的辦學成效,身為校長,如何在政策有限的資源下,擴充學校的軟硬體設備、如何找到願意同甘共苦的行政團隊、又如何能讓具有強烈獨立思考意識的老師願意配合、以及因應對教育意見愈發強烈的家長與學生。以我服務的學校言,家長和學生重視的是學校升學績效,每每剛送出一屆,立有未來新生家長來電詢問當屆的升學成效,考慮是否該送就讀私中的孩子到學校來就讀。
為求好績效,需靠領導者領導優質的行政及教師團隊,在二大團隊的努力下,帶領學生學習,取得家長的信任與配合。來到我服務學校校長,須有過人的勇氣及使命感,規劃對學校發展的願景,並且依其誠信對許下的諾言逐步實現。在新校長領導的一年多,體認到新校長的謙遜及溫暖,對於校內教職員工均能謙和以對,見下班後亮燈的辦公室,總是不忘入內關懷仍在奮鬥的同仁。
面對學校冀望已久的校舍更新,在重建與不重建的兩個不同意見之下,新校長指示再行整合意見評估需求後,請執行單位重行規劃,以求最大數的認同,雖然經費仍是遙遙無期,但已整合了校內共識,使得校舍重建案露出曙光,而非先前的二擇一,採的是兼容的思考,符應了書中所談論的豐足心態。個人認為豐足心態的建立對於遇到選擇困難時,可以激發更多不同的思維,而產生更佳的結果。
激發信任,領導者需先具備本身的誠信,對所許下的願景或所說出的話語,均須能負責,信任部屬和取得部屬信任是一樣的比重,相信開始之初,彼此間一定是相互觀察,而身為領導者,不應只是觀察,而須主動積極發展策略以激發部屬的信任。
誠如書中說到領導是是一門影響他人往特定方向的藝術與科學,因此領導者欲將團隊帶往的方向,領導者須具備更新更前衛的思維及資訊,是以作者提到不成長就等死的思維,這不僅是領導者應有的特質,更是存活於快速變化的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就像疫情的影響,從實體走到線上,各行業各階層乃至各年齡層,如舊守不學習新知的成長,將難適應生活於與日遽變的世界。
成人教育學研究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二單元 成人教育的意涵與概念
課程時間:2021.10.05(二)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梁燕珩
學生學號:110409520
學習心得:
我認為終身學習的重點是,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不論外在還是內在,我們要按照自己的個人需求學習。這樣我想到一個理論。自我效能(Albert Bandura,1977年)是指個人對自己的能力可以完成某一件事的信念。由於每個人的學習進度不一樣,所以我們會根據自己的狀況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只要了解自己的能力,訂立一個自己可完成的目標,對於自己能完成目標的信念便越強。我相信這種信念會增加自己的學習動機。
這才能與老師所說的,學習應該要熱血、有趣從而對學習樂此不疲,往前邁進。我很同意這個說法,因為我們不應該對學習恐懼,這妨礙我們學習上的進步。與時並進、樂在與享用學習,在行動上要有意義,才能邁向成功,所以學習才能從三千萬變三億,這才是人生回憶。
不過值得我們思考的是,雖然現在很多人會說終身學習、跨域學習,但是我們應該選擇對自己職涯有幫助的學習,還是有興報的?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內容:第二章~第四章
課程時間:2021.10.02(星期六)
課程地點:線上(Google Meet)
學系:終發所在職專班一年級
學生姓名:鄭裕翰
學生學號:110436506
第一次上在職碩班的課程,難免是期待伴隨著緊張的心情。期待是盼望能在進入社會後再次回到學校尋找自己所不足的部分並學習,以及透過與不同領域的同學們交流,進而在未來的工作中激盪出新的想法;緊張則是因自己離開校園也已經五年,重新踏回學校領域,對自身來說也是一種回流教育的體現,但也對於學習的環境感到陌生,我總是不能習慣這種無法確定感,我想這部分也跟老師所說的L≧C相呼應,對於我來說,學習的速度可能還需要更快,才能讓自己在這個瞬息萬變、知識半衰期越來越短的社會中穩定矗立而不敢徬徨無助。
在這週的課程裡,我有以下兩個印象比較深刻的地方:
1、 以往聽到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都是在跟學生分享世界遺產的時候,因此在終身學習這門課當中聽到UNESCO有種熟悉的感覺,在這個章節中老師提到了UNESCO自1949年起舉辦的CONFINTEA(國際成人教育會議),其中會議也致力於提倡各種族群的終身學習權利,讓我想到了近幾年臺灣受到CRPD(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結論性報告中亦有提到多項有關身心障礙者終身學習相關的改進建議,有這些相關組織與公約的推動,幫助更多族群可以共享社會的資源,共同面對改變速度飛快的社會。
2、 關於老師在其撰寫的悟是生活與學習的上乘境界一文中提到「善用孤獨」,我個人也是深有感觸,因為工作通勤需要,我每天都必須要開車兩個小時,在車上的這段期間都是與自己相處,這段孤獨的時間我也會思考許多生活的、工作的、家庭的事情,嘗試在這段時間內將上述的事情理出頭緒,並試著去思考接下來所有可能性,最後從中找到適合我的道路。有時候也會如同老師所說在獨處時勇敢面對當下的自我,使自己有更多參悟的機會,也使自己更加充滿力量。
最後想要說的是,很慶幸自己在暨大終發所開始了自己的研究所道路,也許在這個過程中會有顛簸、會有荊棘,但身邊有一群來自各個領域且有能力的同學們,相信透過彼此的相互扶持與精進,再加上系上優秀的老師們指導,這條道路會越來越明朗、越順遂。
學生 鄭裕翰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內容:第二章~第四章
課程時間:2021.10.02
課程地點:線上課程
學系:終發所在職專班一年級
學生姓名:張薰予
學生學號:110436503
課堂上書本中終身學習的發展脈絡,老師以自身實務經歷貫穿理論,也能回想到當時入學面試時所回答教授的內容。上週上課中,在各種資源整合也要包括民間。而公司組織的雇主或高階主管,一旦接受「終身學習」觀念,願意”提供”是單一決定權的權力行使,我更加好奇的是如何更有效的施力,員工受雇者是否能接受,在主動、被動的學習安排下,接受與排斥所產生的效果定是大大不同,以自身經驗而言同公司或同單位內經常會有資深員工封閉拒絕改變,更常敷衍種種制度,囿於形式的影響運作。
另外,我所想到的是近年在求職、求學上經常提及「軟實力」,受到學校教育與個人職涯發展的重視,軟實力可被定義為”用”所需要的人格特質和能力,是難以量化的主觀性技能。面對學用落差的社會,個人因應環境變化與工作需求,透過正規、非正規、非正式的教育學習,訓練自己成為終身學習者,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增加無形的自我優勢與獨特價值的能力。
最後,面對自己,疑惑「學會與人相處」和「善用孤獨」似乎是矛盾的兩件事,總因為能以家庭、工作的忙碌當作種種理由,卻在個人的生活產生變化後,近期的自己總會陷落一種孤單的境況。期許,自己能訓練培養具備獨處的能力,「人生是歷練與改變,認真面對一切,都會帶來意義及成長」。
成人教育學研究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1.10.05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成人教育的意涵與概念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謝雋玲
學號:110409509
課後心得:
這二年新冠疫情導致”數位學習”大幅躍進與推動,教育部推動所謂停課不停學,所有正規,非正規等教育系統均面對課程操作模式的變動。教師必須成為網紅直播主,在無法實際互動下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程操作與評量全面性改版。反觀,成人學習因為著重於個人學習動機與意願,在學習速度若趕不上社會或生活型態改變的速度。不僅導致個人社會財(social capital )的降低或虧損,更甚成為所謂的”功能性文盲”,跟不上生活型態的科技改變,逐漸被社會排除。
學生服務於長者領域,觀察到樂齡學習面對數位學習的困境有以下幾點:
1. 生理限制:器官衰退(如眼力、聽力)導致數位學習品質不佳,進而排斥數位學習
2. 心理限制:多數樂齡者因為生理退化,社會退縮導致對於周遭人、事、物、與環境有一種慣性,不喜歡被改變。新事物的接受度相對要花較多溝通、理解方有機會獲得使用。
3. 生活科技變遷快速:樂齡者在無法增加有形資產下,多數不會選擇立即更進版本,以致於在數位學習上增加許多因軟硬體未升級導致學習困難
是故成人學習除了因應需求、維持自尊心、課程有趣、活潑之外,還應導入社會趨勢變化的觀念,如高齡化社會的面向、老後生命的改變、死亡教育的推廣。正所謂的”思想”產生改變,才能帶出”行動”的改變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內容:第二章~第四章
課程時間:2021.10.02
課程地點:線上(Google meet)
學系:終發所在職專班一年級
學生姓名:許秀珠
學生學號:110436505
感謝為終身學習付出所有的人與組織,UNESCO國際成人教育會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原來自己是這麼的幸福,在還未出生時就已有這麼多人在研究討論終身學習,才能讓我從小接受正規教育,我的年代高中畢業後就開始工作,由於生活環境社會的變遷。讓自己感受需再次回流教育學習,增加自己能力、個人發展、自信心、個人自主、自我實現。這些年經過非正規學習、非正式形態學習中讓我學會與人相處、追求知識、做事的方法、成為真正的自己。規劃自己退休事前準備,這次學習的心與以往正規求學過程的心境完全不同,這次學習是圓心中的夢,一輩子就這麼一次,體悟到與家人的相聚,想說的話想做的事就去實踐,錯過了也許再也無法相見只能回憶往事~~這條路要好好走,從出生前期、幼年期、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死亡期每個階段都用心學習,邁入人生階段第三個25年的我,期許自己與母親和家人們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一起關懷陪伴社區長者們珍惜生命中每一天。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內容:第二章~第四章 課程時間:2021.10.02 課程地點
感謝為終身學習付出所有的人與組織,UNESCO國際成人教育會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原來自己是這麼的幸福,在還未出生時就已有這麼多人在研究討論終身學習,才能讓我從小接受正規教育,我的年代高中畢業後就開始工作,由於生活環境社會的變遷。讓自己感受需再次回流教育學習,增加自己能力、個人發展、自信心、個人自主、自我實現。這些年經過非正規學習、非正式形態學習中讓我學會與人相處、追求知識、做事的方法、成為真正的自己。規劃自己退休事前準備,這次學習的心與以往正規求學過程的心境完全不同,這次學習是圓心中的夢,一輩子就這麼一次,體悟到與家人的相聚,想說的話想做的事就去實踐,錯過了也許再也無法相見只能回憶往事~~這條路要好好走,從出生前期、幼年期、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死亡期每個階段都用心學習,邁入人生階段第三個25年的我,期許自己與母親和家人們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一起關懷陪伴社區長者們珍惜生命中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