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
課程時間:107.04.22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 (暨大碩專班)
學生:黃芝穎
學號:106436515
一早就充滿緊張的心情,今天要報告了呀!!感謝我的超級好伙伴思妤,一起努力的完成這個報告。此次報告主題是共同願景,特別喜歡學者(吳清山、林天祐)所說願景是一幅描繪未來的圖景,有階段性的,是一種視野、遠見、想像力、洞察力,提供未來發展方向,而我們現在就是大家都可以生出論文、順利畢業。由其他各組同學的報告,進一步更瞭解了五項修煉的意函,從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來協助企業及組織邁向學習的方向。
組織學習課後心得與反思
課程時間:2018.05.19-20
課程地點:杉林溪大飯店
學系:106 終發專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學生姓名:鄺允雄
學號:106436502
課程進度:組織學習個案分析、組織學習方案規劃和世界咖啡館 (World Café) 的概念與應用
一個好的活動,除了內容必須紮實、軟硬體環境必須跟得上,最重要的,還是與會成員的全心投入。而在我看來,這一次二天一夜的跨校組織共學作到了。
除了明烈老師經常性提綱挈領的指導,三班報告小組的用心準備,不論報告、討論或遊戲都非常的精彩;而跨校同學從開始時的略顯陌生,課程中段的熱絡交流,再到結束時的意猶未盡,可以深切感受到組織共學的快樂。
以下的連結是這兩天活動的記錄,與大家共同分享:
https://youtu.be/cLzZqm2NXYI
組織學習課後心得與反思
課程時間:2018.04.22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育學院 A307 室
學系:106 終發專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學生姓名:鄺允雄
學號:106436502
課程進度:五項修練及知識管理
由於整體課程安排的關係,這學期只有3整天的組織學習,扣除接下來2天1夜的校際共學,這天是唯一的一次在教室內上課,而重點都是由同學們報告五項修練的各個主題。
從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練》一書中開始提倡企業應建立學習型組織之後,這個議題在企業內就一直是個熱門的話題,尤其是環境變化越來越快,企業必須能快速學習,積極應變,才不致被時代淘汰。
整天下來聽著同學們的精彩報告,回想起十幾年前第一次閱讀「第五項修練」時的初衷,再與過往曾經待過的企業經驗相印證,對於「系統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及「知識管理」,似乎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6/8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
架構17-組織學習電影賞析與探究
架構18-組織學習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重新看了一次春風化雨,感受完全不同。上次看春風化雨,是高中時期,那是英文課堂,那課課文是在教英文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詞就是seize the day。(那時一看到是春風化雨時,我馬上興奮地跟同學說:是我高中看的那部電影耶!你點line看我的個人簡介,那句seize the day 就是從這部電影出來的。)
或許就是曾經看過,所以對於這部電影才有了另一種體悟。
從組織學習的觀點看這部電影是課程的指令當然不用提,裡面的讀書會、學習小組的是團隊學習的方式;經由踢足球、離開教室上課、撕課本等,透過改變學習的方式,應該可以改變心智模式;學生大聲喊出屬於自己的詩句、敢站上桌子跳下的自我超越,都是影片中的老師成功的地方。
但是,在學生自殺後,他的好朋友提出的那句疑問(或可說是怒吼?),對我來說是重重的一擊。那句:為什麼他要來打擾我們的生活?一直是我當年為什麼從不考慮老師這條路的原因,也是我在四年的教書生涯中,最害怕卻也一直忘記去檢視自己的事情。我在國中教書約四年,一年的學生數量約五百人,雖然一直都知道:不需要討好每個人,因為本來就沒有一個人會所有人都喜歡,但是還是很害怕,自己會帶給學生不好的影響、不對的觀念,畢竟他們都還只是國中生阿!第一年教書的我,戰戰兢兢,每天下班回家一定要重新思考自己今天到底有沒有需要修正的地方?但是後面的三年呢?我卻忘記要這麼做了。另外則是:我覺得的好,對學生來說也是好的嗎?我相信在影片中的老師(每個老師應該也都是),都是給學生自己認為最好的。但是,近幾年在討論的情緒勒索,不也是想給對方最好的嗎?只是給的方式錯了,只是給的不是對方需要或想要的。重新看完這部影片後,我提醒自己要一直記得問自己:
我所謂的好,是真的好嗎?(記得也要運用系統思考)
下午到了廣興紙寮,對我來說也是看到新天地!不過也從中看到:持續學習的重要性!如果沒有持續學習,不會有那些創意商品出現。(像是種子紙、有口味的紙等。)如果沒有持續學習,這個紙廠可能早就不在了。(畢竟現代人用紙還是用機器製的紙居多。)如果沒有持續學習,我們將不知道知識如何管理(或是保存),那些老祖宗的智慧,可能早就失傳看不到了。
5/19、20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
架構10-走讀組織學習
架構9- 11、12-組織學習個案分析
架構13、14-組織學習方案規劃
架構15、16-世界咖啡館的概念與應用
有了上次修終身學習研究的經驗後,這次課程其實最期待的就是跟暨大的交流!每次跟暨大的交流,都會讓我自嘆弗如,不論是規劃能力、簡報能力以至於細心程度。杉林溪的課程當中,從組織學習個案分析的實作中,看到別人蒐集資料以及重點整理的能力;在晚上小組設計方案時,看到了別人撰寫方案的效率;在第一天晚上以及遊覽杉林溪的非正式交流中,看到了別人瞻前顧後以及統籌規劃的能力。
第二天的世界咖啡館的操作是我第一次「真正」參與世界咖啡館。雖然參加過很多的研討會、工作坊所舉辦的世界咖啡館,但是以往很難真正感受到: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討論?難道全部坐在一起討論不行嗎?或是為什麼不要小組討論完,再把意見彙整起來就好?一直換桌的用意是什麼?
在這次的體驗後,我終於感受到了世界咖啡館這種模式的特點!(雖然這可能跟教科書講的不同。)其實全部坐在一起討論難免會有人太多,導致很難每個人都發表意見的狀況產生,針對此,我以前總覺得那就分小組討論完,大家意見少了一點之後,再綜合討論就可以解決。但這次換桌完,我發現其中的差異了。以往體驗的世界咖啡館,都不大有印象桌長有做重點整理的事情,也就是跟新一組的成員簡介上一組成員的結論。這個為什麼對我而言是關鍵?就當天的狀況來說,第一次的討論其實我有點害怕,怕講了太多,別人會覺得我意見很多,也怕暴露太多自己的想法,會被別人覺得是一個奇怪的人。換桌到第二桌時,在聽桌長說上一組成員大概講了什麼時,我忽然覺得等等可以放心講。因為我覺得講很多自己的想法也沒關係,反正我跟這群人就只會遇到這一次,應該不會留下太多的印象;另外則是,如果是很奇怪的意見,反正桌長是擁有最後把關權力的人,奇怪的想法桌長自己就會自動忽略了。在我意識到這點,才開始放心講,也才體悟到世界咖啡館這種討論方式的獨特性。(但是桌長真的很重要。)
5/11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
架構6-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
架構9-知識管理
共同願景的塑造能夠幫助組織成員主動且真誠的奉獻與投入組織,而非只是被動地遵從。一個缺乏使命、全體沒有任何共同目標或價值觀的組織,必定難成大器。讓管理者凝聚共識、鼓舞人心的關鍵,就是建立一個共同的願景,也只有如此,才能讓每位成員自發地追求突破、努力學習。締結共同願景的方法則是成員必須先有個人的願景,另外要注意願景的建立有其進階性,以及管理者有引導建立共同願景的職責。但是,要如何建立共同願景,就跟我在做知識管理的報告時所感受到的:其實5+1項修練每一個修練都是環環相扣,不可能只有做好一項,其他置之不理,組織就會好好的運作。
自己是知識管理這組的報告組,在找資料要整理報告的期間,其實就不停地覺得:這其實也是一個知識管理的過程。知識管理的六個面向分別是知識獲得、知識儲存、知識分享、知識創新以及知識應用。為了報告蒐集資料是知識獲得;為了要分享知識,得先進行知識的儲存,不然沒有分享的機會;報告的過程其實是一種知識的分享,報告結束後,對於報告內容的重新理解或是多理解了什麼,就是一種創新。(像是在實作的時候,我發現大家的討論方式以及回饋讓我對於知識管理這個概念有另一層的理解,它不是只是單純的資料、資訊的留存而已,在找資料的過程中,有提到知識管理更要注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個提醒在閱讀資料時,其實我有存疑,但是在實作中觀察同學討論,真的獲得驗證,也讓我對於知識管理的認知有了創新);最後,這個新收穫用於生活中。(對於我來說,在那之後就會不斷提醒自己,什麼事情都要記得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4/27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
架構7-團隊學習
架構8-系統思考
團隊學習從深度匯談開始,是一個團隊的所有成員,攤出心中的假設,一起思考,讓想法自由交流,以發現遠較深入的見解,並以有創造性的方式察覺別人的智慧,並使其浮現,學習的速度便能大增。團隊的智慧高於個人智慧,當團隊真正在學習的時候,不僅團隊整體產生出色的成果,個別成員成長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學習方式為快。系統思考可以幫助組織認清整個變化形態,並瞭解如何有效的掌握變化、開創新局。系統思考是用一種新的方式使人們重新開始認識自己與所處的世界,是一種心靈的轉變,也是系統思考是彼得.聖吉在書中著墨最多的一項修練。因為系統思考所關切的是系統中的動態行為,以及產生動態行為背後的結構。當我們面對複雜問題時,總是習慣將其分割成可以處理的片段來思考,然後加以整合。分割使我們喪失了更深入觀察整體形成的要素,也就是組成分子之間整體的互動關係,以及其所形成的複雜現象。有時這個習慣會讓我們捨本逐末、避重就輕、愈治愈糟、一再犯錯,甚至興奮而努力地製造共同的悲劇,也因此我們需要學習系統思考。
這兩組的同學共同的實作是去玩密室逃脫,讓我們透過分組、實作後分享等方式,讓我們瞭解到團隊學習要實際操作,真的有其難度在,也不是個人有在學習,團隊就會學習、組織就會學習。要進行深度匯談更是不簡單,在實作過程中就會發現:要放心地講話其實很難。在密室逃脫的過程中我不停地想:我自己是什麼身分?聽者又是什麼身分?我適合講這些話嗎?我可以下指導棋嗎?明明知道團隊正在往錯誤的方向前進,或是很清楚團隊成員的力量因為方向不同的關係,從相互加乘變成相互掣肘,但我能說嗎?又有什麼立場說?
系統思考則是我從經濟系開始,到後來自己對社會學有興趣而進行閱讀時,發現都有類似的概念。還記得上總體經濟學一開始,老師就提醒我們,一定要記得:總體經濟學不是把每個個體加起來,就叫總體;社會學某本課本開宗明義就說:社會學是見樹又見林的學門;這都跟系統思考強調的,要看的不只是個體,也要綜觀全局,更要掌握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相同。但也透過實作,發現系統思考還是需要團隊才能更加周延,自己一個人的系統思考還是有限;但是團隊要如何有效的系統思考,也還是有執行上要面對的問題需解決。
4/13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
架構4-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架構5-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
組織學習是指組織透過持續且有效地個人學習、團隊學習與整體組織的學習,進而有效解決組織所面臨的問題,並且提升組織創新與應變的能力。這是我對組織學習這個領域,第一個印象深刻的概念。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很多的課程常常不知道為何而學,在修課期間,常常有不知道自己該走往哪裡去?會得到什麼?的疑惑。因此,對於組織學習這門課開宗明義就講清楚組織學習的目的是什麼,這件事情印象深刻。第二則是對於「煮蛙文化」、「螃蟹文化」、「猴子文化」、「土虱文化」等名詞覺得有趣,更特別的,是老師親自帶我們走出戶外,由各個小組腦力激盪,產出每個小組從自然界觀察出來的理論。在這部分我自己觀察所得則是在一片草皮中,要能夠快速被看見,就是要有所不同,例如是花、是香菇,就很像在現實生活中,你要容易被人看見,就是要跟人家不同,但是這個不同,會不會跟「為什麼好人才都待不住?」這個討論很久的議題有關呢?好的人才會不會因為他的出類拔萃而出走?他是自己想走,還是像那些草地上的花或是香菇,因為不同,所以最容易被拔走?
這週同學的報告主題是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的是深刻瞭解自我的真正願望,透過學習型組織不斷學習激發實現自己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願望,全心投入工作、實現創造和超越。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心中,影響我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對事物作出價值評價。心智模式影響自我表現出來的行為,通常在剎那間決定什麼可以做或不可以做。把鏡子轉向自己,除了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外,也要以開放的心靈容納別人的想法。這組的同學藉由旅鼠的故事、小氣大財神、停車事件的故事舉例,令人印象深刻,也才瞭解自己可能無意識地隨波逐流,也發現自己從來沒仔細思考過自己真正的願望,也從沒想過自己的心智模式是什麼,就是這樣每天的過著。課程的實作更是印象深刻,藉由左手欄的練習,觀察出自己的心智模式;從一堆人群中找最像自己的、最想成為的樣子,也讓同組成員觀察並寫下他們認為的我是怎樣,這個練習也讓自己重新審視自己以及對照別人如何看待自己,雖然在收到別人寫的回饋時,很緊張。最後則是透過畫圖、寫字的接力,猜題目,最後看到所有人的答案時,覺得很有趣,因為發現大家解讀同一主題的方式真的是大相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