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l Wiig(1997)提出了知識管理的三個支柱與一個基礎。他認為知識管理的基礎係建立在知識的創造、外顯以及運用在問題解決與作決定及知識轉移之上。在這項基礎之上,另有三個支柱,分別為(1)分類獲得的知識;(2)知識的價值評估以及(3)知識的行動管理。
而W. Brian Arthurb認為:認知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根源。一個是對現有框架(下載式downloading)的應用,另外一個是通過一個人的內在知識。所有在科學、商業和社會方面的真正創新都是以後者為基礎的,而不是以「下載」(downloading)為基礎的。如何進入這種更深的認知呢?W. Brian Arthurb(1999)認為要遵循三個步驟:(1)完全沉入(immersion):觀察,觀察,再觀察(observe, observe, observe);(2)退省而反思(retreat and reflect):允許內在認知湧現;(3)立即行動(acting in an instance):大道直行(ring forth the new as it desires )。
由上述可知,欲透過知識管理達到知識的創新,不能離開讓管理知識者進入一種更深的認知。事實上,進入更深認知的三個步驟與知識管理的三個支柱有高度的相關,這告訴我們,在進行管理知識行為的同時,不能忽略我們自己的「內在狀態」。
而標竿學習(Benchmarking)的緣起是由美國全錄公司(Xerox)開始倡導,後來應用在企業界的品質管理上,將標竿視為同業中最具成就者,而其成就可以作為其他同業學習之楷模。基本上學者認為標竿學習的程序具有以下5個步驟(孫筱娟,1999):
1. 決定向標竿學習什麼(determine what to benchmark)
2. 組織標竿學習團隊(form benchmarking team)
3. 選擇標竿學習夥伴(identify benchmarking partners)
4. 蒐集與分析標竿學習資訊(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benchmarking information)
5. 採取改革行動(taking action)
由上述步驟可知,向誰學習?要學什麼?是標竿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問的問題。所以組織先要清楚組織本身要的是什麼?即組織所要追求的成就是什麼?以必免落入「韓單學步」的下場。因此,領導者要能夠看清組織所追求的成就,然後審視、探詢、反思。不要被外界或內心中的批判之聲(Voice of Judgment)。、嘲笑挖苦的聲音(Voice of cynicism)以及恐懼之音(Voice of fear)阻礙了團體走向卓越的可能性。如同美國國家男子籃球隊K教練所言:「如果你總是努力實現別人所定義的成就,就會容易感到沮喪。你要定義自己的成就。」「我所渴求的並非是成功,而是卓越。因為,當達到卓越之後,成功自然會伴隨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