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研究-4/12課後心得
組織學習研究-4/12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4/12(五)
學系名稱:中正高齡者教育-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五項修練之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葉芳妏
學號:612751001
建立共同願景:
1.由上而下模式:制定明確的目標和策略,並傳達給下屬。
2.由下而上模式:每個人的聲音都被聆聽到,組織建立共識。
3.上下交融模式:討論出願景的雛型,再進一步建立共識。組織願景要能夠內化與外顯化。組織網頁也要出現願景,不斷地溝通。
願景的意涵包含:願望、願意、願力;遠景、美景。
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學習和成長,共同努力實現未來。
在共同願景的部分,我發覺共同願景是建立一個團隊或組織成功的關鍵。在實作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一個組織建立開放、參與的溝通氛圍,讓每位成員都能參與討論和形塑願景是相當重要的,因為透過成員們不斷地討論和溝通,過程中也需持續地調整,得以確定組織的核心價值和長遠目標,更能夠凝聚團隊成員的共識與動力。我發現這個過程需要有一個領導者的引領和組織成員們的參與,才不會亂了陣腳,並共同努力將願景內化於每位成員的行動中。
在團隊學習的部分,我覺得這組將理論的東西講得相當淺顯易懂,且實作活動設計得非常有趣,也很有效地培養到團隊學習的精神,透過實作活動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一個團隊裡,有一個領導人的重要性,且領導人必須具備領導能力以及及時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之能力,但當一個團隊裡沒有制定出一個領導人且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時,就會導致團隊內部產生混亂,無法達成共識的順利完成任務。而我自己在團隊學習的兩個實作活動中,也悟出了兩個道理,第一,當姿態放得越低時,越穩定且越能快速達成目標,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二,不要死腦筋的緊握著自己手上的那條繩子,有時候適時地換條繩子,也許會意外的找到一條更適合自己的路或是方法,原本困難的問題就會豁然開朗的被解決。
終發所在職專班碩一 112436502 賴司鐸
2024-04-25, 週四 14:45
20240420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日期:2024/04/20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專一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賴司鐸
學號:112436502
本周六的課程著重在各組第五項修練的內容報告與老師的補充分享學習,這是一本組織學習的經典之作,從系統的觀點帶入,進行各項修練,從個人的學習進而達到組織學習的目標,一整天的內容相當充實,而自己對於系統思考、自我突破以及知識管理的學習是較為深刻的。
系統的思考是牽一髮動全身的,需要跳脫傳統的框架,不是用造成問題的思維去解決問題,而是要看清事件的本質,見樹不見林、只看表象不看實質,只會被蒙蔽而無法真正地將問題抽絲剝繭的解決,有了系統思考的思維,就不會只看到症狀解,而是可以得到根本解。如同老師在課堂上補充的庖丁解牛例子,庖丁就是以系統思考去將牛隻支解,達到游刃有餘的境界;而報告的同學也舉了自己同事治療鼻竇炎的例子,如果只專注在鼻子的耳鼻喉科治療,卻忽略了其實是眼壓過高導致的系統性影響。可見其重要性,是一項解決人生課題以及自我身心靈提升的重要修練。
自我突破著重在個人層面,人往往會在個人願景與個人現況之間拉扯,而產生創造性張力與情緒張力,兩者之間此消彼長,就決定了自我突破的程度,雖說自我突破較個人層面,但仍透過系統思考觀點提出了結構性衝突概念,在個人願景與個人現況之間有創造性張力與情緒張力的拉扯,此一系統的不同方向又會出現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等負向的力量拉扯,發展成結構性衝突的系統問題,系統問題就要用系統觀點解決,如上述,找到根本解,達到自我突破。
知識分為可透過文字、語言表達傳遞的外顯知識,以及難以透過文字、語言傳遞的內隱知識,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期待盡可能地將內隱知識化作可傳遞的外顯知識。而知識管理又有不同層次,分別為知識獲得、知識儲存、知識管理、知識分享、知識創新。而知識管理方程式K=(P+I)S則是點出了知識除了透過人的資訊學習外,分享傳遞才是擴張知識的關鍵因素,這部分也直接提醒了自己未來在做研究時的知識管理路徑。
全天針對第五項修練內容的課程學習內容相當豐富,分組報告後,再透過老師針對各項主題的濃縮聚焦,補充說明,更能融會貫通,是一場相當有助益的學習,謝謝老師。
中正成教 蔡湘儀
2024-04-25, 週四 13:12
0412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24/04/12(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蔡湘儀
學 號:409710008
這周的兩個報告組準備得很非常精采,早上的共同願景組用生動活潑的方式為大家說明如何建立共同願景,也在實作中讓我們模擬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建立共同的願景。報告組的熱情也讓課堂氣氛很活躍,大家都很專注在過程中。
下午的團隊學習組也設計了兩個團隊的遊戲,讓我們可以體驗到團隊學習的要點,同時也因為遊戲很刺激,讓大家的剛吃飽飯的睡意都消失了。最後老師帶著我們大家到外面的草地上做整天課程的總結,我覺得那種感覺是很舒適的,在教室裡上了一整天的課後,站在空曠的草地中間,感受微風,就好像整天的疲憊也都一起被吹走了。
中正大學 成教所碩一 許汶緣
2024-04-24, 週三 00:49
組織學習心得回饋 2024/04/12
課程時間:2024/04/12(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許汶緣
學 號:612710005
這次輪到我們這組要報告。今天報告結束之後,令我感到很驚訝也很開心的部分是同學們很不吝嗇地稱讚,是我最好的回饋。聽到同學們的不同的回饋,讓我覺得這幾天的辛苦都值得了,在實作方面我們也思考了很多方式,最終選擇了這個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的實作,見到同學們都能夠樂在其中也感受那時的班上的氣氛變熱絡了,這是我們感到最欣慰且意外的收穫,這次報告聽到同學們的笑聲、看到大家開心的笑容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收穫。
中正成教所 碩一 許汶緣
2024-04-24, 週三 00:24
組織學習心得 2024/3/29
課程時間:2024/03/29(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許汶緣
學 號:612710005
這次的上課讓我收穫滿滿,早上先是老師跟我們介紹了組織的發展與變革,下午則是同學們的報告跟我們介紹了五項修煉的其中一項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早上老師所分享的人類的學習來源有兩種,一種是想過去學習,另一種是向未來學習,因為最近身邊親身經歷的事情,讓我對這件事情印象很深刻,我們要像過去學習避免同樣的錯,重蹈覆轍,向未來學習是要接受未來的不確定,因為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所以我們要學會包容接納那些不確定的事、接納失敗,把失敗轉換成我們成功的墊腳石。
下午則是在看到同學的認真準備報告後的模樣,讓我感受到他們花了很多心思在準備報告,實作方面也讓我體會到他們的用心,一步一步的帶領著我們走向情境中,讓我們可以在短暫的時間裡,體會到剛剛所報告的內容。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_2024/4/12
課程時間:2024/04/12(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陳唯欣
學 號:612710011
【共同願景】
共同願景不僅是一個目標,更是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凝聚團隊的力量,激發出無限的創造力和潛能。透過共同願景,不僅能夠確立目標,也確立了實現目標的具體步驟和計劃。使組織能夠更井然有序地進行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成果品質。同時,共同願景也能夠讓組織成員更加堅定地相信,只要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實現共同理想與目標。
【團隊學習】
在聆聽團隊學習小組的報告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通過實作練習與團隊成員的合作,不僅學會了如何有效地溝通和合作,在面對挑戰和困難時,還能夠共同思考,共同尋找解決方案。通過團隊學習,組織不僅可以建立共同的願景,也可以擁有許多寶貴的心得和經驗,幫助組織的發展與成長。
終身學習節成人學習週的實施規劃預測與策略
課程時間:2024.04.16
課程地點:埔里地母廟
學系:112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節成人學習週的實施規劃預測與策略
授課教授:吳明烈 特聘教授
學生姓名:樓家安
學號:112409520
透過節日與活動的方式慶祝成人學習的理念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末,當時由美國進步教育學會首次提出,目的是表彰學習對個人生活的轉變作用,鼓勵男女平等參與學習活動,並促進獲取教育資源和支持的機會。1997年,第五次國際成人教育會議強調了終身學習在新世紀中的重要性,並提議應該有一個全球性的成人學習慶祝活動。這個提議在1999年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支持,決定於2000年9月舉辦第一個國際成人學習週,以促進全球學習文化的發展和經驗交流。
在2000年的漢諾威世界博覽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啟動了一場名為「建立學習社會:知識、資訊與人力發展」的全球對話,這是第一次國際成人學習週的序幕。這次活動由多個國際組織共同策劃,旨在探討如何通過創新的理念和方法來發展學習型社會,並討論學習、資訊和知識在促進可持續發展和消除貧困中的作用。國際識字日當天,全球對話的焦點是「全球學習文化:促進個人、社區與社會充分擴展學習潛能」,進行了公共討論。
在當今社會,終身學習已不僅是一項教育政策,更是一種全球性的公共議題。它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政策核心,尤其在發達國家中,更是被賦予了政策制定中的首要地位。這種政策的優先性反映了終身學習在促進社會進步和個人發展中的關鍵作用。終身學習的核心理念在於培養個體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習的熱情,並鼓勵人們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這不僅是一種知識的累積,更是一種能力的提升,使個人能夠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不斷適應和成長。
政府在推動終身學習節的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政府應該主動推廣終身學習節的概念,並通過舉辦各種節慶活動來提高公眾對此的認識。這些活動應該鼓勵地方政府和社區的全面參與,從而形成一種全民學習的氛圍,將學習融入日常生活中。透過終身學習,人們可以更好地適應未來世界的變化,並在社會中實現向上流動。學習不僅能夠提升個人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還能夠增強個人的社會競爭力和適應力。終身學習的推廣和實踐是塑造一個學習型社會的基石。這需要每一個公民的積極參與和不懈努力,通過持續學習來豐富自己的生活,並為社會的整體進步做出貢獻。
謝謝名烈老師發現的美麗上課地點,也謝謝慧琪同學的用心準備今天的報告內容,讓我們度過了一個身心飽滿,收穫滿滿的美麗上午。
中正成教碩一 吳彥霖
2024-04-22, 週一 19:01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04/12(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彥霖
學 號:612710003
建立共同願景
上次課程中介紹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時,也有稍微帶到共同願景的建立,而這一次的小組報告,又更加具體的帶我們瞭解建立共同願景的步驟、價值觀及組織各人員的心態。願景不應該是高層強壓在組織人員的概念及意志,而是要能夠隨著組織所有人的價值觀、目標及態度來去建立,才能確保每一個人都是發自內心的去實踐,且在達成願景的過程中還能不斷增強自身實力,對組織來說更是一舉兩得。
團隊學習
透過這一次同學的分享,我才發覺真正的團隊學習並沒有那麼簡單。過往在團體中,認為只需要把事情做好,並與他人交換意見,成員間沒有因意見不同產生衝突,就算好的團隊學習與合作,但這只是最粗淺的且基本的行為。
其實良好的團隊能夠將組織發揮到極致,正所謂1+1>2,在課堂的學習活動中,我了解到各司其職對於目前得組織來說已經是不夠的,這樣或許可以把事情做對,但不見得能讓組織變好。如同我很喜歡的漫畫灌籃高手中所提到 :
「櫻木為球隊帶來了籃板球和毅力;宮城帶來速度與感性;流川帶來了爆發力和爭取勝利的鬥志;三井雖然曾帶來混亂,但也擁有智慧和寶貴的武器,而你們站在木暮和赤木打造的根基上,這就是湘北。」
在團隊裡一定會因為個人特質及能力的不同而產生差異,但如何將這些差異融合,最後萃取出那個讓團隊進步的關鍵元素,才是團隊學習最重要的部分。我們不應該永遠堅持自己的主見,不斷排斥他人想法只會讓自己的視野更狹窄,因此團隊學習會是終身的課題,將無止盡的反覆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