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2021/10/12成人教育心得
2021/10/12成人教育心得
課程時間:2021.10.12(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學年度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背景與範疇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宜娟
學號:110409519
心得:
今年在課堂上,對於成人教育是需要特別的教師、特別的方法、特別的哲學,因應授教對象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成人教育亦與與國民教育雷同,都要有經過專門受訓過的教育人員,經過學習後,才能教導成人。外國的教育發展較早,過去有學習者,會經由去國外學習,將其知識,帶回國內,已促進國內成人教育的發展。另外,在課堂上,有分享到,人生要結交幾個國外好友,保持聯絡,能將各國知識做交流。
在成人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方法中,有提到再批判與分析完成研究, 再批判是我們常會忽略掉的,在批判不是要否定對方,再批判是包含著:正向方面:肯定、讚賞,反向方面:由另一個面向,看到所欠缺的面,去做反向思考。
另外,在課堂的最後,經由文章中,也讓我體認到,人生的道路很漫長,要學習過好人生,需學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用,學以致用,融合貫通,要學會將自己的心靜下來,學會獨處,才能領悟及參悟各種道理,已豐富自己的人生,活出精彩度。
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與理論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三單元 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與理論
課程時間:2021.10.12(二)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詹琪美
學生學號:110409506
學習心得:
「成人教育學」於1833年由德國凱普(Alexander Kapp)最早開始使用此字,
距今已188年歷史久遠,但是成人教育的事實卻更早,在古希臘時期詭辯學家和希臘三哲的觀念與思想中,都曾出現過人生需學習的觀念。
學者Knowles提出以對學習者的看法、學習者的角色經驗、學習準備度及學習者取向等層面來比較成人教育學與兒童教育學的差別。1921年德國羅森斯托克也指出成人教育需要特別的教師、特別的方法和特別的哲學。
成人教育工作持續在進行中,會隨著因應社會變遷而持續擴充其領域,成人教育領域結合了哲學、社會科學及心理學要素,成為一個綜合性的領域。
「悟是生活與學習的上乘境界」,悟的方法有寧靜致遠(惟有心靜下來,智慧才會湧現)、韜光養晦(收斂自己的光芒,完善自己的不足)、如如不動(心不隨境轉)、深層觀照(學會真正用心去過生活,用心做自己的主人)、實踐反思(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實踐,並能有所精進)以及善用孤獨(善於享受獨處,從獨處中受益)。
「活在當下」本是佛家禪宗用語,重點是指「專注」。禪宗的「活在當下」,原意是提醒我們「專注地享受當下一刻正在作的事」。不管是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大小事都需要專注的進行,現代都市人的精神常態,走路、坐車、工作、聊天皆心不在焉,精神浮躁不安。尤其對學習的成效影響也很大。人生就是一場歷練,經過不斷的學習與改變,只要認真的面對一切,所有的安排皆是最好的安排。
成人教育學的發展起源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成人教育學的發展與理論
課程時間:2021.10.12(二)
課程地點:A302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 系: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高婕寧
學生學號:1100409514
今天課程是介紹成人教育的背景,這些背景讓我更加認識成人教育這們課,成人教育學也結合了哲學、社會科學及心理學,成為了綜合性領域,所以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去探索!最後老師介紹「悟」的道理,我覺得最有印象的是自我深層觀照及實踐反思,很多時候我們只有淺層的思考並不夠全面性,很多人也會害怕去探索更深層的自己,但這並不能幫助我們進步,再加上實踐後不去反思的話,也不知道自己哪個部分需要改進,所以我們要去練習如何深層的觀照自我及了解深層的自我,才能在實踐後進行反思,去探討更多不同的角度,達成更大的效益,精進自我!
領悟成人教育之重要性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成人教育學的發展與理論
課程時間:2021.10.12(二)
課程地點:A302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 系: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鍾玳玲
學生學號:110409502
成人教育一詞起源於德國1833年,但倘若要回推歷史中,從希臘三哲開始這樣成人學習的風氣就已盛行。本次上課最有感觸的地方在於,現代社會休閒時間也獲重視,退休時間提早,壽命延長,終身學習不能中斷,很多的學習課題在生活中,而非高深的知識,怎麼樣讓退休後的長者,還能活出生命的不同意義,而非只是衰老等待生命的盡頭。
認識流質智力及晶質智力,流質智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但晶質智力隨著年齡隨經驗增加和終身學習的活動之進行而持續增長,更顯現終身學習之重要性。
教授最後分享悟是生活與學習的上乘境界,思考只是悟的一種啟動,思考是第一步,悟才能真正成為智慧。教授文章行雲流水,闡述了悟的重要性、啟發性,也提到善用知悉及掌握才能真正掌握悟的通道,不至於走入迷途。是非常重要的提醒,學習和思考及領悟,應是一連串的行為及內化過程,成能成為真正的晶質智力。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成人教育學的發展與理論
課程時間:2021.10.12(三)
課程地點:A302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 系: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徐逸芝
學生學號:110409516
上課筆記及心得:
一、 高中時期,一位地理老師會靈魂出竅。一位林姓數學老師,他可以看到對方的好幾世,並且可以諉諉道來。有一天數學老師上課時,對台下的同學說:「昨天地理老師來向他請教。問他是不是可以教他?如何才能達到他的境界?」數學老師回答:「這沒法教,這要靠悟。」
二、 悟到底是什麼?《大學》「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定、靜、安、慮、得之五字經對人生求學悟道,安身立命無不息息相關,是人人正確的修身養性,安身立命之規則。能夠深刻悟透把握運用好如此之五字經,有利於自己一生走好而終身受益。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1.10.12 (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第三單元: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與理論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賴孟真
學號:110409512
成人教育學此一名詞的使用,可追溯到1833年,直到了1967年才被成人教育之父-諾爾斯(M.S. Knowles)開始大力推廣,漸為其他學者所認識。塔富(A.Tough)在成人教育研究證實成人擁有自我導向的能力,這種自我學習並建立目標是兒童所欠缺的。
成人教育的事實已經有相當長遠的歷史,早在古希臘時期和古羅馬時期都曾出現過人生需要學習的觀念。在1921年,科學家羅森斯托克提出了成人教育需要特別的教師、特別的方法和特別的哲學,因為對象不一樣,對待的方法也不一樣,成人教學、成人學習,班級管理,行銷的方式都不一樣。成人必須用符合成人需求及特性的方法來教育,成人教育學與兒童教育學有所不同,所以建構成人教育理論是有必要的。
在<悟是生活與學習的上乘境界>中我學到了當心境改變了,境界也就隨之而變,若要能有所悟,還需培養悟心與悟力,並將變成習慣。悟與智慧乃是相輔相成,每個人在日常收活中當學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用。悟的方法有寧靜致遠、韜光養晦、如如不動、深層觀照、實踐反思、善用孤獨 ; 其中讓我最有感的事如如不動和善用孤獨,因為我一人有多重身分,我是人母、是老師也是學生,如果我不善用時間,來處理我所有該做的事,那時間也不會讓我用,我一直覺得老是說自己沒時間做事的人,並不是真的沒時間,只是不想做或是把時間拿去做其他的事,只是藉口罷了!
人生不能重來,好好地把握每個機會,讓我們都能學習過好人生。
2021.10.12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1.10.12 (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第三單元: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與理論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張芠寧
學號:110409505
今天的課程在接近尾聲時令人耳目一新,從文章中可以體會到學習中各階段的境界,省思並認知、認清自身所在。
佛家常言:「不求成佛,只求開悟。」悟很玄妙、很困難,有其層次。進到碩班時,認清自身知識的儲備量不足,需要努力與同儕間合作、與師長求學問,也算是自我省悟。
而佛法說的,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有困惑,才有問題;有了問題,才能啟發思想,進而產生智慧,才能懂得問題並解決問題。
如同課堂上說的希臘三哲人,一點一滴的思想和發現都是悟,悟的是一套能貢獻世人的學術理論。
進到碩班後,學習與同儕分享、學習並互相協調合作,希望今後能與大家一同學習、成長。
第二單元 成人教育的意涵與概念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二單元 成人教育的意涵與概念
課程時間:2021.10.05(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葉吉良
學生學號:110409513
當日課程讓我了解成人教育與成人學習的區別,並習得學習的三個階段為技術財、智慧財及人脈財進而應用賺取財富改善生活,而教育分為正規、非正規及非正式學習而教育從功能上做界定可分早期的掃除文盲到現在協助功能性文盲所以教學者應傾聽學員內在需求及點燃其熱情並創造價值而外在則提供良好資源與環境建立其專業性,讓我對成人教育的意涵與慨念有初步的認識。
學習是一輩子的功課如何把握及善用良緣與兩圓,讓自己與夥伴都能喜愛終身學習、樂在學習並享用學習成果進而增進彼持生活品質,讓夥伴彼持感情更長遠並充滿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