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07.24(六)
課程地點:Google Meet 線上課
學系:終發碩專班二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劉佳惠
學號:109436512
魅力領導學第一章:營運管理-領導者是大家長(Q1-Q11)
「魅力是一種天然,魅力是一種天賦,
魅力已經潛藏在你的靈魂深處,你需要的只是一把啟動它的鑰匙。」
~摘錄自陳麗卿魅力領導學
魅力是指一些人的個人特徵,好像磁力,是一種吸引力,吸引人們向他注目,很多是天生散發出來的。一個人很容易得到迷人的魅力,禮儀、談吐和舉止都可表達優雅的魅力。
黃金致詞公式:「自己+故事+祝褔」
本書提到當你臨時受邀上台,沒有時間預做準備時,「故事」是最快速有效的選擇。當你談的是自己的親身經歷、真實體會時,說起話來就會放鬆流暢、充滿自信,真實與自信,是演講者最吸引人的魅力。這個致詞公式很實用,在公開場合時常可以看到。我在課堂上報告,也喜歡用自己的例子來和大家分享,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是最真實真誠的。
運用「柔焦法」,讓眼神親切放鬆
本書介紹將自己喜愛的人或寵物照片,放在鏡頭上方或下方,當看到照片時,身體與眼神就會自然放鬆。五月疫情爆發至今,工作與上課都是採線上視訊,常常需要面對鏡頭,由於不習慣面對視訊鏡頭,在說話時還是會看著電腦營幕,而不是看著鏡頭。我就在鏡頭上方放了一張照片,發現這個方法真實用,眼睛較會看著鏡頭,視訊的眼神會變得較自然。
良緣即兩緣
老師課堂上分享的這篇文章,令我看了很有感觸。「愛」是心+受,心接受方為愛;「情」是心+青,心指的是真心與愛心,青是生意盎然。婚姻需要用心珍惜,用時間經營和陪伴。我與先生在民國100年結婚,因為一百年,諧音:百年好合,那一年好多人結婚。婚後歷經懷孕生子,兩個不同成長背景的人共組家庭,生活難免有摩擦,雖然是吵吵鬧鬧,但吵架過後還是陪伴在彼此身旁,就如同老師所說:愛是一輩子的功課,需要用心好好探索與體會。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共同成就圓滿的愛情之道,劃出至為圓滿的兩個圓。期許自己對先生、對孩子、對家人也能徜徉在愛與溫暖的氣氛中。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1.10.19 (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第四單元-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研究機構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梁燕珩
學號:110409520
心得:
有關國際友人豐富人生旅程文章,我有很深刻的體會。以前國小與國高中時期,學校給予很多海外交流的機會,到自己選擇出國讀書,接觸不同國家的朋友,是我最大的收獲。可以認識不同文化、價值觀、生活,這是一種不同的體驗,更會發現自己的世界很小。在海外交流的時候,可以跟不同的老師學習,他們會分享很多人生經驗,擴闊自己眼界。當接觸的人變多,特別是來自不同國家的友人,更能得到屬於自己的寶藏,就是老師所說的五個學會:求知、做事、共處、發展與改變。接納未知的事物、接納不同的文化、接納不同意見、更要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為改善去改變,才能在學習的路上走得更遠。
所謂的學習,應該要多元化,而不是單一面向,學會融會貫通才是重要。更重要的是沒有壓力的快樂學習,才會增加自主學習的動力。我相信很多學生其實不討厭學習,他們討厭的是苦悶的上課方式,在學習上才會覺得有壓力。其實學習可以很快樂,所以我們更要反思作為教育工作者的一員,我們要反思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如何可以讓學習的人得到快樂學習。
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
課程時間:2021/10/19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高婕寧
學號:110409514
談到預期效益,我們最先聯想到的絕對是要達到多少人數、辦理幾場及參與活動的滿意度,但透過老師的解說,所謂的預期效益就是1.回饋至計畫的目標:我們只想到這計畫達成了多少,卻忘記回頭檢視當初設計此計畫的目的是什麼,所以檢視是否有達成此計畫的目標,是預期效益的一大主軸。2.成效不能侷限在人數、場次及過程指標,而是要專注在「影響指標」,至少追蹤3個月以上:很多計畫不是辦完就好了,而是要去反思及追蹤此計畫是否有造成我們想達成的影響,這影響對我們的計畫有很大的幫助,也能得知此計畫帶來的最大效益在哪,幫助我們調整。3.創造出什麼不同的效益:除了上述兩點外,也要關注此計畫還能帶來什麼樣不同的效益,可以朝著那不同的效益前進,創造不同的計畫成果。最後,老師與我們分享他與國際友人的善緣,廣結善緣真的很重要,鼓勵不侷限自己去結交各地的朋友,他們都會成為自己生命中的貴人。
2021.10.19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1.10.19 (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第四單元: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研究機構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張芠寧
學號:110409505
三生有幸,三生為佛家指的前生、今生、來生。形容極為幸運或難得的好境遇、好機緣。令人惋惜的是,前生與來生,我們皆未可知,唯有今生,能讓我們好好地學習與把握。
而今生,我們需要保持並複習過去的知識,並學習技能,豐富且提升此時此刻的生活品質與精神層次,延緩並對抗未來老化時退化的速度。
隨著年齡增長,知識與學習吸收的速度,也會跟著趨緩,如何維持並提升現有生活品質以及提升學習目標,更是需要與內心自我的溝通、改變、突破。
正如同老師課堂上所說的,一切為「改善」而改變,而非為「改變」而改變。而改善的方法與層次,更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
最後透過文章,瞭解能夠擁有國際視野的重要性,透過結交與聯繫不同國籍、文化的友人,去認識了解並學習不同角度的知識領域,增加國際間的資訊識讀能力與交流,是為終身學習的無盡藏。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1.10.19 (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第四單元: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研究機構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賴孟真
學號:110409512
心得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85年發表了【學習權宣言】,學習是與生俱來的權利,就像是空氣、水、陽光一樣的自然。1996年提出了【學習 : 內在的寶藏】報告書,學習的五大支柱是 : 1.學會求知 2.學會做事 3.學會共處 4.學會發展 5.學會改變,為了改善而改變,不為改變而改變,順應改變、創造改變,老師也另外分享了三個改變 : 1.改變你能改變的 2.接受你不能改變的 3.改變看似無法改變卻有所改變的改變,這些改變 ,正好呼應了老師前面所講的,改變可以使問題根本解決而不是只有症狀解除,是能治本的好方法,不僅生計變好了,生活品質和生命都提升了。
國際友人豐富人生旅程,令我感觸良多,因為我很喜歡自助旅行,所以在背包客棧的網站上認識了很多馬來西亞的華人朋友,這一認識就是十幾年,他們來過台灣找我們玩,我們兩年前去馬來西亞時,他們也精心安排的帶我們出遊,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孩子跟著我們一起出國自助旅行,擴展國際視野,也是我們留給他們的無盡藏。
2021/10/19成人教育心得
課程時間:2021.10.19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翊銘
學號:109409515
內容:
所謂三生有幸,是為生計發展、生活品質及生命提升;緊接著解決問題為何者?解決問題分為治標及治本,治標相對快速且感受上較有效,但對於長期有效而言,一定是為治本之根本解,雖然在近期內可能感受較不明顯,但以長期下來看最需要的是該解決方式,根本解最大的優勢即是可以預防未來出現其他非預期之問題,故在解決問題的方面最好的方式就是盡全力找出根本解,並致力於將該事件保持穩定。
一個計劃的預期效益重點在要將前項所寫之目標/目的之成效如何,不管最後該計畫是好是壞,都應該要將最後的成果記錄下,並且確認是否與先前所提及之目標/目的有所契合。除了前項提及之要項以外,仍有兩項指標也是重要的考慮要點,那就是過程指標以及影響指標,我們用一句話來概括即是,不要局限於現階段(過程指標)而是要看最終結果產生什麼影響(影像指標)。
一個人的學習有四大支柱,分別為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eave together以及Learning to Be,隨著時代的前進與進步,又衍伸出第五支柱,那就是Learning to Change,關於第五支柱,老師給出了三個精闢的要點解讀,改變所能改變的、接受所不能改變的以及改變看似無法改變,卻又能有所改變的改變,以上三點可以說是老師的經驗精華之所集,簡單的幾個文字卻富含人生道理,值得細細品味。
最後老師鼓勵同學們多結交國際友人,並豐富人生的視野,人生的旅途很長,處處都能讓人學習,人人都能成為榜樣,唯有你想不想學而已。在有限的時間內多結交外國友人,除了可以增加世界觀,更多的是能夠讓自己在人生旅途不留遺憾。
課程第三單元: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與理論
課程時間:2021.10.12 (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第三單元: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與理論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張玉琳
學號:110409518
心得:
二戰後歐洲各國對『成人教育』概念發展固有雷同處。而『成人教育』使用,可追溯於1833年前德國德國凱普。德國當時對『成人教育』的概念是--教育與科學的一部份。各國也沿用『成人教育』概念並以不同角度和方向開始來研究實施且推動成人教育的發展,各國各有不同看法但有共識,法國更在『成人教育學』與『兒童教育學』上做嚴謹的區分。
因為『成人教育』在”社會學”上的異議非凡,改善成人教育,可促進社會進部
『成人教育』也因各國的致力研究後開始多樣性,從單向純受予的上課到有多方互動近年來更多有藝術層次或心靈方向的課程,利用音樂做懷舊或者運動作交疊使用、讓學生可以更容易切入主題,讓課程方式與內容變得更有人性的貼近長輩的生活面,且可將學習變成生活樂趣。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內容:第二章~第四章
課程時間:2021.10.02(六)
課程地點:線上/Google Meet
學系:終發所碩專班一年級
學生姓名:張薰云
學生學號:110436513
課程心得
在專一班的第一堂課就是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在視訊上課中,老師讓同學輪班上陣的來發表想法與提出問題,絕無冷場,更別說打哈欠偷懶的,也因疫情的關係,讓我們在學習上又有一個新的學習模式,這也呼應了在現代終身學習上,除了傳統的學習方法外,透過科技軟體讓學習更佳的便利與不受限,產生更強的學習動力與快速的達到學習成效及教育的目標。
在這次的上課中瞭解了終身學習的歷史背景與各國組織在終身學習上的努力及發展歷程,更讓我瞭解到終身學習不只是個人自我的提升、能力的延展、提升專業的能力,而是會影響社會及國家的發展與經濟脈絡,每個人就像是小螺絲釘,看似不起眼但透過學習(吸取關於生活上任何正式與非正式的知識與教育),社會的學習潮流最終都可能影響整個國家的趨向。
在終身學習者的故事中,讓我看到在不同生命階段中去追求新知識所帶來的滿足與快樂及成就。
最後老師所寫的兩篇文章中:「邁向五共的學習型人生」(成功的人生是學習型的人生,將生活與學習融為一體…透過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的五共),以及「悟是生活與學習的上乘境界」(悟的境次從參悟、開悟、領悟、體悟…悟與學習息息相關,悟的方法有寧靜致遠、韜光養晦、如如不動、深層關照、實踐反思、善用孤獨),讓我深深覺得學習是人生一個長遠且不斷更新自己的方法與實踐自我的能力,閱讀這兩篇讓我受益良多,願自己在終身學習者的角色中,更有智慧去運用生命的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