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成人教育學心得
課程時間:2019.10.08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張凱傑
學號:108409510
課程心得:
這次上課由同學分組報告世界上幾個較有規模、較為重要的成人教育機構,我們這組負責的是歐洲成人教育協會,全名叫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Adults 簡稱EAEA,從課程中查找資料,在有限的時間內產出ppt並完成報告前準備,在查找的過程中才知道,原來國際上對於成人教育以及持續學習的重視,從民間機構到政府配合甚至是國際合作。
在歐洲,有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繼續學習組織,但還是以總部設立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EAEA為龍頭,其組織宗旨:政策倡導、提供資源與信息、建立關係網絡,通過發行出版物、報告、手冊等,為成員組織提供政策制定服務和建議,EAEA為教育利益相關者和非政府組織之間的聯繫提供便利,由超過100個協會組成了EAEA的關係網絡,並將研究項目的結果和報告以專著的形式向公眾發布。EAEA於1953年成立,由43個國家的116個成員組織構成,最新的政策發表於今年(2019年)9月,其主要有四,認識學習的多樣性、投資歐洲合作、主流技能和政策協同、不僅為員工提陞技能。在了解EAEA的過程中,看到歐洲各國對於繼續教習的積極發展,歐洲各國都有政府部門的代表人出席會議並於會議中針對未來政策發展表示意見,可見歐洲各國對於繼續教育的重視與積極,因為很早就開始發展繼續教育,所以歐洲各國的人民也都很積極地加入繼續教育的行列。
另外一組同學分享美國成人教育繼續教育學會,簡稱AAACE,報告過程中同學以理論與自身經驗進行分享,藉由平時在社區單位服務的經驗,結合AAACE的理論進行解說,也從多種論文內容分析學會相關業務與沿革,同時還帶著大家看AAACE的網站,介紹官網的使用及資訊如何檢索。
透過即時團體分組製作報告,在有限的時間下搜尋、吸收、轉化、製作報告、準備上台分享,此時團體的力量尤為重要,大家處理好各自負責的範圍,並與同學共同討論增進學習效率,在團體分工下,讓學習更快速全面。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19.10.01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課程內容:2019暑期實習成果發表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蔡怡君老師、蕭婉鎔老師
學生:陳麗文
學號:108409504
107學年度學長姐的暑期實習心得成果發表,從八位學長姐在每個人需160個小時實習中,看到他們事前實習的計劃、規畫、投履歷、面試、到錄取與介紹工作型態,實習當中指導吳明烈老師溫馨的到實習單位探訪與關懷了解,整個完整報告讓明年的我們有更進一層的了解與要事前就計畫的心理準備。
實習面項工作型態都有不同,專業跨國運動中心、政黨實習、國際飯店、發展協會、私立中學、文創公司等,在報告中有專業PPT介紹實習動機、實習目標、實習機構、實習時間、實習內容、預期得困難、期待獲的幫助還有實習的預期成果,更製作了精美的書面報告,整體非常完整成果報告。
每個實習工作不同,在所經歷過程中感受到他們的用心與學習的態度,在這未來尋找工作也是一個非常棒的經歷,在報告中每個人有12分鐘敘述實習心得,運用學校所學,展現個人能力,並感受到在實習中學長姐都有良好人際關係。
婉鎔老師回饋;
一、報告中單位介紹時間可以縮短,因為在書面中已有簡介。
二、個人能力可以提出專案與企畫案執行。
三、個人可以帶著走的學習經歷。
怡君老師回饋:
一、研發能力,在學校所學的新觀念帶到機構。
二、發現問題能力,如何客觀發現問題並探討問題。
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研究機構
課程時間:2019.10.1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內容 : 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研究機構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蔡淑真
學號:108409506
這是UNESCO、OECD與歐盟終身學習關鍵能力之比較研究,自1990年代中期迄今,基於實務發展需要,終身學習領域的一項重要焦點議題即是,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探究。就國際組織而言,迄今乃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濟合作發展組織與歐盟,陸續針對終身學習關鍵能力提出概念內涵與發展構想。本研究以國際組織終身學習關鍵能力內涵之比較研究為題,旨在探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及歐盟提出的終身學習關鍵能力內涵並進行比較,進而對我國未來發展國人終身學習關鍵能力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以上是取自吳老師的期刊喔!超讚的!上課老師提到的學習能將彼此的正能量互相傳遞,且國際視野很重要,才會有國際觀與時俱進,成為人際典範的轉移,教育典範的準則。
OECD是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於1970年代所提出的回流教育,是影響國際社會終身學習發展相當深遠的理念。回流教育的推展,不斷促進成人階段、在職人士的進修機會,也增進理論與實務的交流,對於人力素質的提升有所助益。
UNESCO是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簡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成立迄今,對於終身學習的推動,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構想與實踐策略,皆具呼籲性、博愛性以及全球關懷性。1972年聯合國UNESCO國際教育委員會提出「學會發展-今日的教育與明日的世界」報告書,指出教育的目的在於促使個體能「自我肯定」、「自我獨立」,使人能成為「真正的自己」。UNESCO推動終身教育政策,其推動目的在鼓勵自我實現、促進人類潛能、和平共處、永續發展,抱持建立全球學習社會的憧憬與理想,有助於個人的全面發展。它更扮演整合各國教育改革的角色,注重擴充國際間的合作,訴諸國際行動來開發人人的終身學習機會。於1972年首先提出學習社會與終身學習理念,開啟各國重視終身學習的發展契機,為全球第一個提倡與推動終身學習的重要國際組織。非常棒的國際組織可以讓我們不斷學習與精進,以及和國際間的交流合作發促進作用。由楊教授帶領出這麼多優秀的教授,教授們各個飽讀詩書、精通多國語言又如此認真教學用心推廣。但我自省自己學了多少?實踐了多少?有自我肯定嗎?自我獨立嗎?有成為真正的自己嗎?......從老師課堂上的講述中,不難發現老師心中充滿感慨,特別舉了韓國的例子,成人教育的實踐原本我們是領先韓國,在98年時韓國來台取經與我們學習,為何韓國後來居上呢?輸贏本來就不重要,重點是我們有積極不斷學習嗎?國人有合作嗎?有成長嗎?有快樂嗎?....真的很難過! 每當無力感時,只好回歸自己的本心,從「心」學習。期待政府的能積極全面性的推動,才能讓終身學習在台灣遍地開花。上了老師這堂課收穫很多喔!讓我學習到更多國際組織與學術研究機構。
2019暑期實習成果發表
課程時間:2019.10.01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專題研究(一)
授課內容 : 2019暑期實習成果發表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賴弘基老師、蔡怡君老師、蕭婉鎔老師
學生:蔡淑真
學號:108409506
今天二年級的學長姐在暑假期間,參加打工或實習的成果發表會,透過ppt的展現,和紙本資料的精心製作,每位學長姐的內容都非常的精彩、豐富、實習的過程都非常用心和認真,老師們也給予高度的評價、讚賞、肯定和鼓勵,同時也勉勵同學們提升創意和發現問題的能力,精益求精用客觀的角度將好的部分或那些地方可改進,不斷學習和修正,將自己所學,運用在公司、企業。最後由婉鎔老師給學長姐們最精闢的評論和建議:「要將實習單位的背景、脈絡、和自己負責的部分再詮釋得更清楚一點,同時要認清聽眾所期待和想聽的部分,而不是只講自己想講的,也要認清自己的的專業又是什麼?雖然我沒有實際的工作經驗,但透過這次的實習經驗我在業界學習到什麼? 實習完後哪些是可以帶著走?.........等。」透過此次成果發表會深深感受老師們的用心、期待和師生的那份關愛,希望每位同學畢業後都能找到自己所適的工作。
感謝麗卿學姐撥放的這首歌《活出愛》深深的再次觸動我的心,曾是牧道友的我在教會時也唱過這首歌和教友們一起參加讀書會時也唱過,所以對這首歌特別熟悉、喜愛和感動,歌詞的內容:『有一份愛,從天而來 比山高,比海深,測不透 摸不著 卻看得見,因為有你 因為有我 甘心給 用心愛,把心中這一份愛活出來,耶穌的愛 激勵我,敞開我的生命,讓自己成為別人祝福,耶穌的愛 點燃我心中熊熊愛火 我們一起 向世界 活出愛(我們一起 向世界 活出愛)』。YouTube有這首個喔!我希望經由這首歌的內容,每天激勵自己,在生活中,活出真正的『愛』!
2019年暑期實習成果發表會
課程時間:2019.10.1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專題研究(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賴弘基老師、蔡怡君老師、蕭婉鎔老師
學生姓名:簡品嫻
學號:108409503
今天是碩二學長、學姐在碩一下學期暑假完成實習後,並結合經驗、理論與實作來進行實習成果發表會,每一位發表人透過簡報介紹、紙本資料傳閱,讓我們碩一的同學們一起聆聽他們實習的經歷、學習與收穫。
實習成果發表是累積了學長姐們的時間與精力,在實習過程中去做專業跟理論的連結,每個人選擇實習地方的性質差異大,有行銷部門、管理部門、人資部門、協會、黨部等,但每個人都很努力在實習單位去學習,包含職前訓練、實習過程中的討論學習、觀察學習及反思學習等,並且結合相關理論與實習經驗,讓自己可以從實習過程看到自己的能力展現,也扎實融入職場環境。
老師給予學長姐很多正向的肯定,也期許碩一的同學未來在實習時,要展現研究生的研究發展能力與發現問題能力,並且將實習的經驗轉化成一頁企劃,讓實習的經驗是可以帶著走,我覺得老師們的回饋好受用。真的很感謝碩二學長姐的用心發表,以及老師們的正向回饋,讓我們的收穫滿滿。
第四單元: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研究機構
課程時間:2019.10.01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簡品嫻
學號:108409503
每2年舉辦一次的國際學習型城市大會,剛好是在今天起連續3天,在哥倫比亞舉辦,這樣的盛會我第一次聽到,原來有這麼多城市一起在為推動終身學習之路而努力,從未想過這麼多學習型城市的經驗共同激盪出什麼更值得學習與推動的理念或約定,但我相信能夠學習的路上有如此多共同學習的夥伴,是值得開心的事。這堂課老師讓我們了解目前有UNESCO、OECD及歐盟等國際組織對於成人教育推動的重視,從推展回流教育、終身學習,到後來的全球化讓更多人對知識經濟、知識管理、數位落差越加重視。
我們目前的環境獲得知識、資訊仍算方便,而數位落差這一點,讓我想起之前看到《馭風男孩》的故事,十四歲的非洲男孩馬拉威被迫輟學,自己在圖書館自修有關科學的書籍,並運用想像力與創造力,尋找一些廢棄物自行組裝成風車,而風車帶來的電力不僅可用於家中照明,並可用於農業抽水灌溉,基本生活匱乏激發起一個小男孩做出改變,不僅照亮自己的未來,還有人支持他繼續學習的機會,並獲得邀約參加TED 全球論壇,他希望有機會能富足家鄉,更期望將來能提升整個國家經濟力。從這個真實的故事中,看到知識傳播的力量很大,小男孩從閱讀科學的書籍並著手力行改變,且能夠堅持下去,這樣的影響力是相當長遠的。主動式學習可以改變人的思想、激發人的創意、甚至幫助人們脫離貧窮、困境,真實的故事也呼應老師在課堂上所說的〝及時人生〞–及時行孝、及時行善、及時行學、及時行愛,我們若能夠把握及時人生,也不枉此生。
老師提到參與「2019終身學習的傳承與創新暨楊國賜教授終身教育思想研討會」,結合祝賀楊國賜教授的八十大壽及介紹臺灣終身學習的願景藍圖,以傳承與創新的精神推動終身學習,我想這是抱著感恩的心去傳承,並用企業家的精神:積極、進取、開創,讓臺灣的學習型城市之燈,一盞一盞點亮了。
繼續記錄老師在課堂中帶給大家創意且受用的佳句:
◎有影響力才能做大事。
◎讓每一分鐘、每一分錢都能看見效益、發揮價值。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機構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機構
課程時間:2019.10.01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內容: 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機構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陳麗文
學號:108409504
課堂課程一開始老師引言對於台灣和歐美國家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比較,在亞洲地區台灣在成人教育從1996年歐盟提出後兩年1998年,對於成人的回流教育、全民終身學習領先其他周邊國家,尤其韓國還派專家學者來台灣學習研究成人教育專業知識與經驗,如今20年後卻是韓國領先台灣再做學習型的城市,韓國追求學習強國,在整合各種學習資源,提供市民參與學習的機會,使個人不斷成長,城市提升競爭力,尤其在終身學習型城市推動,更是有績效卓著。
就讀研究所老師鼓勵我們要多參與研討會,在參與的過程中不只是學術、專業領域素養,並認識不同領域專家學者,引領不同的思維,更是經驗分享才是我們最大無形財富,在研討會中也能打破舊有的思維,能與專業學者並進學習這也是在研究中重要學習一環,在研討會中能認識專業學者,更重要會與會的來賓彼此認識建立自己專業領域的人脈。
課堂上老師常分享生活經驗,並用文學素養創作生活小品,每次分享讓同學都有共鳴,開學也有一 個月了,老師也講述在專業的書籍中有我們學習的記憶與連結,不要去借用書籍,並且也要有自己的專業書籍與書庫,這是陪伴我們學習過程中最好記憶。
在今日主題課程中,老師要我們有國際的視野與時俱進,更要有在地的關懷接地氣,舉例了中正大學創校校長林清江也是第十八任教育部長更是老師的指導教授,在1998提出教育白皮書,對於台灣教育改革史上是重要人物之一,老師要
推崇的是在建校時對於學校的規劃中,校長讓學校最好的方位原本要蓋行政大樓地方改為圖書館,校長解釋唯有知識的寶庫教育好的人才必定要有好風水,這就是看事情的胸襟與格局的不同造就了現在中正大學培育好的人才。
這堂課中我們老師解釋名詞;回流教育、全民終身學習、知識經營、知識管理、學習經濟、數位落差。
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研究機構
課程時間:2019.10.01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如栩
學號:108409507
其實我真的非常不擅長口頭分享,往往左思右想想破頭只能擠出幾個字,真的還蠻羨慕一開口就能侃侃而談的大家,但或許打從心底希望自己這方面能有所突破,所以這學期才會有「課堂一開始老師都會讓我們分享上周課程心得」這樣的機會出現吧,上學期與現在相比勉勉強強能多說幾句話,不過還是挺差強人意的,再努力吧!
當老師提到從國際看在地,就讓我想起上學期我所做報告分享的影片,我很喜歡從國外的成功經驗去尋找我未來要前進的路,像是德國的共融空間計畫與多代共居宅;日本將因少子化而空閒的學校重整規畫與小規模多機能型居宅照護機構;英國在辦任何活動都讓長者享受過程為前提、高齡或失智的友善社區與社區照顧的整合服務計畫……等都是值得我們借鏡的!一步步向目標邁進吧,願自己的一小步也能成為台灣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