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第五項修練之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
第五項修練之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
課程時間:2019.03.19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如栩
學號:108409507
腦筋急轉彎,其實就是專門打破我們既有的心智模式,讓我們試著轉向思考的小遊戲。想像力就是我的超能力,我很喜歡運用我的想像力去思考各式各樣的答案,雖然過程中還是會被既定思維影響,但是當天馬行空的想法出現,都讓自己會心一笑。
謝謝淑真帶給我們內容精采的報告!沒有人一開始報告就是完美的,在每一次的報告過程中累積經驗,並讓自己一次比一次更進步,便是呼應此主題!在看到如此充足的文書資料可以看的出來其用心的準備,不過資料太多反而會無從找到重點,如果能適當篩選一下呈現內容想必更能聚焦;開頭準備的影片很能呼應報告主題,但也可以試著突破自我找到近期的影片分享;而內容呈現的方面可以朝主題內容貼近,呈現的內容比重分配拿捏好整體報告肯定能更出色。
學會如何提升心智模式後,就能在提升的過程中漸漸超越自我!下個禮拜就輪到我上場了,希望我也我能自我突破、打破既有的心智模式,從製作報告、報告呈現與大家給予回饋的過程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張艷紅(小紅)
2019-03-31, 週日 09:35
走動式教學(第三項 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 /第四項 團隊學習)
課程時間:2019.03.29
課程地點:中正大學後山(休閒步道區)、噴水池、寧靜湖(學餐會)
班級:高齡教育 碩二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博士
學生姓名:張艷紅(小紅)
學號:606751006
心得:
在走動式教學分享,透過肢體與行走增加了思考多面性(促進生理血液循環,也增加腦部血循,提升動態思考) 。當然也降低習慣性防禦,能提升最深層假設,減少習慣性防禦的影響,因為這防禦機轉通常不會引起注意。一個願景愈高衝突越多深度匯談要善用衝突,而這個衝突的運用,尤其重視自我揭露以自身觀點或第三者角度。因此走動式教學運用在團體思維的探討,最能誘發最佳的量能。但以另一個觀點反思,環境的選擇很重要,在提供走動式教學時,如何凝聚專注力與環境的背景聲響是否影響參與者彼此間交流。透過老師專業的引導,讓我們同時兼具肢體走動與腦部分思考,產生有效能的碰撞。
張艷紅(小紅)
2019-03-31, 週日 09:34
第三項 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 /第四項 團隊學習
學校:中正大學
課程時間:2019.03.29
課程地點:中正大學558
班級:高齡教育 碩二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博士
學生姓名:張艷紅(小紅)
學號:60671006
第五項修練-主講人:許蕙瑄
第三項 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
第五項修練-主講人:黃大哲
第四項 團隊學習
心得一:
透過老師講解的導論~願景是long time且具體可行,可看到未來的發展。具有獨特性而且是唯一,要有共識。**組織沒意見前途就不見**。因此,組織開放文化很重要才能取到共識。願景的模式:1.由上而下2.由下而上3.上下交融模式。且雛型能修正,組織結構不同而有異、例如:共產社會。策略與願景管理,則可以參閱並利用藍海策略模式。對的策略,能用文字說明.能用不同的方式呈現,能連結促進強化。願景所代表的是願景的目標長期、大家共同希望、組織價值與遠景
要有策略.不把策略當願景應該是未來長期的進化。且透過邏輯流暢度的掌握。
共同願景vision與願景、使命、策略。
①What why 願景就是未來會是甚麼樣
②How when使命具體定位
③Who戰略
課程中以~王品為例,透過在職教育的共同願景塑造。
嘴甜/面笑/腰軟/手腳快/看目色
心得二:
團體動力學與團隊學習的過程,透過Discussion討論+深度匯談(對話) 。討論則需有結論,但深度匯談是探究過程針對問題充分了解激盪出更好的想法。成員需求與架構條件,系統問題如何找到解決之道與思考解決問題。尤其著重接地氣。
團隊學習:為共同目標努力,不是將個人利益犧牲完成團隊共同願景。紀律+實力~創造新的強調主體性(例如爵士樂) 。團隊學習優於個人學習,某一種運作的團體一致,集體修練。另外對於討論重點在於闡述個人論點,深度會談交換意見集體分享。當人們自由流動/共同意義的聚集,就會揭露思維不一致性。透過集體思維像一種過程,透過討論以求同然後以深度匯談求異,再求異求同之間避免成為一言堂。反思跟探詢背後論證,視彼此為共同夥伴,組織一定有階級(深度匯談背道而馳) 。
張艷紅(小紅)
2019-03-31, 週日 09:32
走動式教學(第一項修練 自我超越 第二項修練 改善心智模式)
走動式教學
課程時間:2019.03.22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校園、廣興紙寮、宏碁蜂蜜、豐年農場
班級:高齡教育 碩二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博士
學生姓名:張艷紅(小紅)
學號:606751006
心得:
組織創意透過創客概念實際運用於社區發展,小農概念加入活絡的元素,成人教育的養成教育,提供各種可能的運用,不僅只有成人學習教學而含括到社會倡導的量能。但逆向思考的角度,成教系學生具備多元化、專業化的養成教育卻沒有國家的專業證照來認證成人教育的專業,對於成教系學生而言,廣泛在各個領域的就業市場,容易被標籤在樣樣通樣樣鬆的偏見。透過這次走動式教學在轉型成功的農作業界,結合社區發展與文創,而文創的思維與成人教育有緊密的細膩結合。走動式教學更能接地氣貼近社區人群,發現什麼是需求,理解如何運用成教專業,更能掌握供與給。
組織學習研究課堂心得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19/3/23 (六)
課程地點:中科
學系:107終發所在職專班一年級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梁佳宏
學號:107436503
透過今天的學習,重新反思自己的機構,在整體的組織學習當中,機構人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若以一個非營利機構來說,我們必須時常在社會的脈動當中,瞭解目前社會的現狀以及需求,因應整個社會並且提出符合社會期待的相關方案,若從現實層面來說,也唯有如次才能得到社會大眾的青睞,讓捐款不斷的湧現,讓非營利組織可以邁向永續的經營,面對這樣的一個社會環境的變遷,唯有保持的不斷的學習,如何在小組的分享當中,看見學校櫻花今年花況不佳的時候,我們可以如何因應與面對,從阿吉利斯(Argyris)及熊恩(Schön)提出組織學習具有以下三層次: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再學習當中重新構思我們的學習策略,透過單學學習的學習層次,重新的檢視組織整體環境以及發現錯誤所在,進而提升組織知識適應能力,並且搭配雙環學習的學習層次,除了看見組織本身內部面對社會變化的內省能力,以及如何因應以外,也必須看見外在社會環境的時勢脈動來調整,重新修正組織的政策與目標,並且透過過去的失敗經驗,重新調整與制訂相關的步驟,讓組織能以過去的經驗作為整體學習的基礎,並進一步整合既有的學習成果,以因應組織所面臨各種挑戰,進而提升組織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再學習具有自我轉換的能力。如何保持組織的學習文化是一個重要的課程,面對組織的發展,經常會組織成員在一個舒適圈當中也不願意改變與調整,因此如何讓機構保持一個學習文化強烈的工作環境,將會是機構未來存亡的關鍵因素。
組織學習研究
2019-03-31, 週日 01:49
107終發專班一年級 單元: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組織學習的理論發展與內涵、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108.03.23
課程地點:中科106會議室
學系:107終發專班一年級
單元: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組織學習的理論發展與內涵、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第五項修練: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同學報告)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薛佳萱
學號:107436501
心得:
在前次課程各單元中,了解到組織學習所涉及到的內涵,除了組織的修練,「人」的修練更是組織修練能否成功的關鍵,亦是組織學習能否有效發展的要素,此成功關鍵在於「人」的積極參與及投入、能勇於面對修練過程中的一切問題與挑戰,以及能不斷檢視與省思修練的過程,必要時適度的調整方法,直到目標的達成,直到修成正果。
組織學習為什麼重要?是因為組織學習可以促進組織創新、增進應變能力、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增進個人成長、利於組織發展以及避免犯錯,組織學習(organizational learning)向來與組織發展關係密切;彼得˙聖吉(Peter Senge)認為學習型組織即是組織中的成員不斷的發展其能力,以實現其真正的願望,同時在組織中培育出新穎具影響力的思考模式,繼續不斷的在團體中從事學習,這讓我立即與目前所在的一個社群組織進行聯想,組織相關成員們總是不斷地交換意見與所學、拓展所長,大家一同為了職涯輔導而努力與成長著,而這也恰好是「人」對了,共同為一目標前進。
不同的組織與背景形成不同的組織文化,組織具有繼續學習的文化,而學習文化則成為組織文化的一項重要內涵,組織文化涵蓋兩大層面:外在層面(組織的制度與行為模式)、內在層面(組織成員的信念、態度、思考模式及價值觀);組織文化的本質對於組織學習具有相當重要性,沒有適宜的文化,也就沒有學習的容身之處。組織文化包括煮蛙文化、螃蟹文化、猴子文化、老鷹文化、土虱文化與雁行文化,雁行理論延伸至學習組織,便為雁行組織,此組織能有共同的願景、向心力與凝聚力,且具有相互扶持的特質的較佳型態,過去我服務的單位中分別有明顯的土虱文化、青蛙文化,土虱文化可以協助觸發創意、激發活力,但這樣你爭我奪的情況久了,其實也會讓原本組織中較為務實的人員感到力不從心;至於青蛙文化,若管理者或執行者對環境變化無感,則容易日子久了便被淘汰。
在組織效應與組織學習部分,包含蝴蝶效應、比馬龍效應、鳳凰效應、飛輪效應、水結晶效應。在推動組織學習時,其因應策略包括:實踐六項修練(six disciplines)、發展學習社群(learning communities)、進行標竿學習(benchmarking)、建立最佳實務(best practices),其中以實踐六項修練為透過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知識管理方式。「自我超越」的修練是學習不斷釐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的觀察事實。自我超越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也是真正的終身學習;「心智模式」是根深柢固於心中,影響人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或甚至圖象、印象,並藉此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特別是能以開放的心靈接納別人的意見;在傳統的組織中,欠缺將個人的願景整合為共同願景的修練。「共同願景」的整合,涉及發覺共有「未來景象」的技術,幫助組織培養成員主動而真誠的奉獻與投入,而非被動的遵從;「團隊學習」能促進組織學習。當團隊真正在學習時,不僅團隊整體顯現出色的成果,個體成長的速度亦遠較其他的學習方式為快;;「系統思考」是以一種新的方式使人們重新認識自己與其所處的世界,是一種心靈的轉變,讓我們懂得以更寬廣的視野去看待一切。系統思考強化其他每一項修練,幫助組織認清整個變化型態,並瞭解如何有效的掌握變化,開創新局;除了五項修練外,還有第六項修練─知識管理,知識管理的目的即在於增進組織學習的效能,對彼得.聖吉而言,撰寫與出版《第五項修練》一書實際上也可說是將知識管理作為學習型組織的第六項修練,既能促進學習型組織的發展,且能促動組織變革。組織學習的修練應該持續研發與運用,且將來還會有更多的修練,由此可得知超越五項修練之外的修練,已然成為組織學習的一項重要發展趨勢,如能透過說故事的能力將可以有效達成組織學習與變革之效,說故事是一種有效分享知識的方式,也是人類經驗的一部分。當人們分享故事,傾聽者自然的集中注意力,融入到說者的經驗中,促進參與者的互動,並且獲致較好的績效。而如何有效提高說故事的效果,應兼顧到創造一個合作的氣氛、避免單向的傳播方式、盡量促使參與者有更多的分享、尊重彼此的能力以及增進社會網絡的發展等方法。在這過程中,將能有效透過團隊合作,熱情激發出不同的觀點與團隊智慧。在同學們分享的報告內容中,以心智模式為重點,「心智模式」是第五項修練中的第一項,是指經由經驗與學習,發展出自己對某一件事的信念或看法或假設;組織如何落實與挑戰心智模式?包括組織中能鼓勵員工探詢並自我質疑的組織文化、提升個人自覺及反思技巧工具、建立持續挑戰既有心智模式的環境等;而左手欄的練習,思考自己的假設如何影響溝通結果,下次遇到此情形可以如何調整,可以使用之後的探詢與辯護技巧。在與人互動過程中,會因想法與理念考量不同,對同一件事情認知不同,因而產生衝突,但為將事情順利推動,卻不能放棄溝通,因此左手欄的練習,可以協助我們用更有效的方式,將情緒的層面減到最低,讓理性的溝通發揮其成效。透過老師、同學的分享,讓我可理解第一項修練的重要性以及其他內容的關聯性,同時藉由同學補充內容,也引起我對於工作上的一些共鳴。
組織學習心得感想: 五項修練之共同願景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心得感想: 五項修練之共同願景
授課老師: 吳明烈教授
授課日期:108年3月26日
學 號:104409501 陳宜君
今天如栩為我們作五項修練中共同願景的導讀,其中提到:共同願景即是「我們想要創造甚麼?」是組織中大家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創造出眾人是一體的感覺,遍布到組織全面的活動,使不同的活動融匯起來。共同願景為組織提供了焦點與能量,對學習型組織非常重要。
願景有可能來自外在環境競爭的壓力,但若只是把願景設定在打倒對手,那麼是不夠的;必須將其轉化成追求一種比工作本身更高的價值或目的,變成組織文化的一部分,才能提升人員和企業文化的層次。例如:蘋果電腦的共同願景並不只是市占率全球第一,而是使人們透過電腦來加速學習的成效。
在建立共同願景時必須不斷鼓勵成員發展個人願景,因為若只是去附和別人的願景,結果只是順從,而沒有持續力。領導者必須注意讓更多人分享共同願景,並從個人願景中建立共同願景,讓我的願景成為我們的願景。
共同願景不是來自高層,而是發自組織成員的內心;有時願景甚至不是來自權力核心的人,而是從不同階層互動的成員中激盪出來的,所以領導者必須樂於把自己的個人願景與他人分享,也要不斷地問對方是否願意與他一起追求這個願景。願景若要能真正共有,要不段的交談,讓個人自由表達他們的夢想,也學習聆聽其他人的夢想,如此才能匯集出更好的構想。
許多願景會夭折的原因是因為組織中不容許其他人表達不同的看法,這時必須透過真誠仔細的探詢和辯護,才能將個人願景匯集成更大的共同願景。
感謝如栩跟我們分享德國多代共居宅的影片,這些長者有一個共同願景:創造一個多代共融且能互相照顧的生活模式,不僅可以解決高齡社會照顧人力不足的問題,還可以選擇一種優雅舒適的生活方式。
此外德國混齡職場的設計也讓我印象深刻。61歲的資深員工搭配28歲的年輕人一起負責電工的維修,他們能互相欣賞對方的優點,彼此學習,不僅提高工作效能、延長工作年齡,更可以解決德國社會缺工的問題,擴大高齡者的社會價值。
如栩的簡報做得很好,最後的截碼遊戲也讓我們能體會到組織中要建立共同願景時必須注意分享、傾聽、反思、探詢、辯護,並藉助系統思考帶領組織作創造性的改變。
林盈君(107436505)
2019-03-30, 週六 22:11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20190323)
2019.03.23組織學習研究課程心得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19.03.23
課程地點:R104中科會議室
學系:107終發專班一年級
單元:
1.組織學習的理論發展與內涵
2.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與發展
3.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4.五項修練之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盈君
學號:107436505
課程心得:
懶惰的青蛙因為沒有立即必要的動力往外跳,最終被熱水煮熟。這是溫水煮青蛙的故事,當組織在變革時,如果舊有的員工無法一起成長,那麼就會面臨這樣的情況,最終被淘汰掉,當你跟不上企業變革的速度,資方就轉而尋找新的員工來符合現在或未來走向的員工。像我們公司在面臨一次次轉型時,都會招聘不同專長的員工,雖然鼓勵既有同仁學習,但因為無法立即展現學習成效,仍轉而向外部新聘,無時無刻學習,在組織中是重要且必要的。
「雁行文化」即為雁群會成群呈現V字型的飛行,當有脫隊的情形,會立即有動力組織牠離開,讓雁盡快回歸。雁們朝向一致的方向前進,有共同目的地,能互補互依互賴,這是在每個企業中,都努力奮鬥的終極目標。必須找到具有同樣DNA人格特質的夥伴、願意積極付出、隨時補位以求企業穩定發展。雁行文化這故事是在公司年度會議年年必聽的故事,像同仁佈達不一定有效用;但是不佈達肯定沒有用。
學習型組織具有兩項基本觀念:組織進行學習、組織促進學習,因為公司產業別的關係,員工的人格特質大部分都會主動的學習,以完成工作任務。公司提供很好的學習機會,來進行組織中的學習,整個組織團隊中的學習動機是非常強烈的,塑造強烈的學習型組織。但是要留意的是組織的學習必須透過個人的學習,但組織的學習不等於組織成員個人的學習,必須提昇至組織的層面上,這就是為什麼打造學習型組織的重要性。
組織學習具有以下三層次;單環學習(single-loop learning)、雙環學習(double-loop learning)、再學習(deutero learning)。單環學習又稱為「適應性學習」,重點在於
組織是透過「偵測錯誤-矯正錯誤」的過程來學習,而實現其現有的政策和目標,是適應組織內部的過程學習;雙環學習為指組織不僅會透過「偵測錯誤-矯正錯誤」的單環圈過程去學習,重新修正組織目標、政策、規範與組織意圖的關係,了解組織對外在環境的適應,是一個產生創意及成長的過程。再學習是指組織對過往學習過程和經驗的深入檢討,從中發展出新的學習策略和機制。透過再學習,組織可以進一步整合既有的學習成果,並有效提升組織學習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重要基礎。這三個學習層次是我第一次見到,覺得新鮮,知識經濟是現今趨勢,運用知識、善用知識,企業才能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