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第八週社區大學的永續發展策略心得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法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上課日期:第八週11月7日
課程主題:社區大學的永續發展策略
姓名:蔡瑩蓉 106409515
今天課程一開始老師先進行上週「2017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學習型城市的前瞻與深耕」的檢討,由各組的方享及自己參與情形可以學習到以下幾點:
一、人在精不在多:由數名專責人員事前進行籌備論壇,論壇當日再加入其他工作人員協助。各組需要有組長做統籌規劃分配各組員任務並且控管進度,適時協調各組員及其他組溝通合作事宜,避免出現人員爭執。
二、術業有專攻:研究所成員來自各專門領域,尊重各組工作調配;各組所需的器具在經費許可下由各組採買,才不會買錯或遺漏。
三、適才適所:分配人員於各組時依其熟悉的內容安排,避免重新學習新的工作項目或有疏忽、未注意的地方。重新檢討當日流程及各工作項目人力安排,減少不必要的項目人力而支援其他需多人協助的項目。
四、理直氣和:大家都是為了讓論壇更好,難免會著急自己負責任務的進度,有些又需配合其他組員,可溝通時可以委婉的說明自己的困難讓對方理解、合作完成任務。
以前對社區大學的印象是可以新住民學習臺灣語言及文化的地方,協助她/他們可以快速融入及適應臺灣的生活,而現在社區大學有終身學習法為法源為依據,已是非正規學習的機構,注重在地發展與社區的互動及合作,而課程的多樣性可傳承技藝、知識、文化,在師資上更具有彈性,可為各項專才達人教學,讓社區達人圓夢,滿足擔任教師的夢想。不同時期的社區大學扮演的角色任務皆不同,現在是終身學習的推手之一,如何具有品牌特色,與其他終身學習機構區別顯為重要,並透過獨特性及創意來達到永續發展目標。
依婉.娜威
2017-11-12, 週日 10:40
社區大學的永續發展策略學習心得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第八單元: 社區大學的永續發展策略學習心得
日期:106.11.07
指導教授:吳明烈老師
上課教室:307
諮人碩一:依婉.娜威
學號:106409502
1998年台灣推展終身學習的里程碑,社區大學也邁向下一個黃金十年,社區大學在終身學習時代所扮演的角色朝向未來的展望與重要性。社區大學的推動與發展由民間團體一起整合,設計多元課程也帶給社區機會提供社區學習方針也讓在社區更能發揮獨特性的產業,也能活化再地部落學習發展,身為媒體者也長期關注各個部落之發展,原民會近年來推動部落大學有成,結合社區發展並提供多元課程及傳統技能傳承,也因應現行政策儘管是國外民眾導向終身學習,然而這項政策推廣也慢慢深受族人的喜愛與重視。
部落大學目前經費的來源主要來自於教育部的補助,縣市政府委辦經費非分。部落大學是將「知識」落實於原住民社會的生活教育與學成教育之外,在恢復部落社會價值觀的前提下,我們更期待能藉此逐漸將傳統的部落社會組織形態與運作模式結合現代的概念,去蕪存菁地重建起來,如此才能有效地使在地就業的理念充分落實。透過原住民部落傳統知識的建構與發展,將文化的重要元素融入產業發展的各種面向,不但可以豐富產業的種種內涵,同時也可以轉化為「知識經濟」,對於部落的文化傳承亦可找到其生存下去的物質基礎,將可更有效地達成文化傳承的使命。
終身學習上課心得-1061103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心得
班級:終身學習專班碩一
學號:106436515
姓名:黃芝穎
授課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學習無所不在,很幸運可以參與系所舉辦的2017全民終身學習論壇,也參與幕後工作,看到一個三四百的大型活動的型成,雖然沒有完全參與前製,但一張張行程細流、各負責單位的工作分配、注意事項、貼心提醒等,細細看出承辦活動學長姐的用心細心規劃。活動中貴賓在場內豐富學術交流、場外內工作人員忙錄確認每個細節是否到位;每個環節都可以看到與會的精神及態度,過程中產生的交流、衝突、共識、效率等皆是令人成長。謝謝有個這機讓我成為一份子,過成中讓我看到團隊合作的重要、享受到知識經驗的交流。
終身學習上課心得-1061111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心得
班級:終身學習專班碩一
學號:106436515
姓名:黃芝穎
授課地點:中科
終身學習如何執行、永續?是一個深思問題,時時學習我想這是無時無刻存在的,如今天課程上學習到報告技巧、勇於面對緊張態度。而人人學習看到各國有不一樣推行方式,引發人民學習的共鳴、起了學習的動機、給予適時的鼓勵; 暸解學習須有系統化、組識化及認同感,讓學習者在做中學、學中做找到舞台,得到成就感,進而產出學習熱忱,影響他人才能達到永續。
終身學習上課心得-1061104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心得
班級:終身學習專班碩一
學號:106436515
姓名:黃芝穎
授課地點:暨大
我的學習
1。學求知: 月異日新的社會,須不停吸收新知識、想法來Updated自已,避免成為井底之蛙。
2。學做事: 科技發達新世紀,更多優化的技能技巧,讓做事加倍提升效率。
3。學共處: 世界為家的世代,在不同文化、教育背景的人與人相處,須有更多的接受、同理的能力,交流後釋出更完美的視野。
4。學發展:省思自我不足能力,找尋可填補機會及方式,加速學習的腳步。
5。學改變: 勇於挑戰自我,接受改變才有機會看到不一樣的kama。
1111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心得
時 間:2017.11.11(六)
地 點:中科
課 程: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班 級:暨大終發班專一
學 號:105436505
學 生:謝熒書
「樂在學習」要如何從口號變成實際行動?
Douglas Thomas和John Seeley Brown在他們的著作「A NEW CULTURE OF LEARNING」裡面提到,新學習文化其中一個根本元素就是「遊戲」(play)。這裡的遊戲當然不是單純的玩樂,而是將規則帶入想像力的領域,藉由設計活動激發想像力、創造力及喜悅,帶來樂在學習的效果。
我想在台灣要發展全民參與的終身學習節活動,如果能設計出廣域的、普遍的、能提升民眾興趣的學習活動,搭配政府與相關組織的宣導與推廣,相信也能獲得很大的迴響。
1104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心得
時 間:2017.11.4(六)
地 點:暨大教育學院A307教室
課 程: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班 級:暨大終發班專一
學 號:105436505
學 生:謝熒書
課間老師提到德國成人參與正規與非正規學習參與率近50%,而台灣成人參與正規與非正規學習的參與率為34.83%,誠然台灣近年已逐漸開始重視並推廣終身學習,但實際執行普及度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數年前我曾與家人去德國自助旅行,為了移動到不同地點搭乘了火車,火車站沒有剪票口沒有驗票亭,直接走到月台即可上車,但當然車上會有驗票人員;車上外國人不算少,都是一群一群的低聲聊著天,而德國當地人幾乎都是獨自一人,默默地坐著讀一本口袋書(奇怪的是這樣竟然不會近視)。正當我們小聲討論該在哪一站下車時,對面一位當地年輕男性放下手邊的書,用標準的中文與我們搭話,指點我們搭車路線。我們一邊感謝他的有禮與好客,也更驚訝與擁有絕佳的第二外與專長的他似乎認為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在我們對學習依然裹足不前時,這世界上多數國家已經非常快速的在進步中了。
104409501陳宜君
2017-11-11, 週六 17:41
第八單元: 社區大學的永續發展策略
課程:成人教育學研究 心得感想
第八單元: 社區大學的永續發展策略
任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號:104409501 陳宜君
這堂課中老師提到了埔里的農村讀書會,我特別將老師製作的採訪專題聽完,也上網了解這個讀書會的特色,發覺他們真是一個社區自發性學習的成功案例。茲將我的心得記錄如下。
法莫爾音樂讀書會位於埔里鎮合成里,是埔里著名的百香果與蘿蔔的主要產區。此讀書會成立於民國92年年底,前身是『心靈饗宴讀書會』,由陳振成、陳麗安老師指導,以直笛合奏及閱讀好書為學習主題。法莫爾名稱取自英文Farmer的諧音,除符合成員的職業外,也有師法莫札特與韓德爾的意義。
讀書會的成員皆為埔里大坪頂的農村婦女,利用農忙閒暇時來練習直笛。此現象也反映了成人學習活動中女性參與力比男性高的現況。法莫爾讀書會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是因為兩位指導老師都是社區小學的教師,他們十幾年來的教學獲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持,加上老師用心安排多元的課程,而這些課程的提供(閱讀與音樂)對地處偏僻的居民而言,不但解決了交通上的不便,也切合到他們的需求,提高家長參與意願;再者老師用真誠的心來對待學員,營造讀書會中愉快的互動並創造出學員學習的成就感。對比北歐讀書會成功的因素: 領導者有服務社會的想法,讓學習在社區中擴展;加上政府給予相關的經費和資源;再配合完善的組織系統及領導人的專業培訓,促使許多讀書會能夠蓬勃發展。可見不管是國內或國外的讀書會其成功的原因,都是具備了以上相同的條件。
埔里鎮合成里距市區較遠,也無社區大學可供民眾學習,但此農村讀書會所扮演的角色就如同社區大學一般,提供給民眾學習的機會,透過優質的師資開設有趣的音樂及閱讀課程,不但讓參與者能在農忙之餘透過音樂陶冶身心,也在課程中建立學員間和諧互助如家人般的感情,甚至能回饋社會到其他鄉鎮做表演;不但讓學員能自我成長,也促進社區的發展。
吳老師透過古典音樂的媒介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讓聽眾對終身學習及社區總體營造有更深的認識,且邀請的與談人都是各領域終身學習的實踐者,透過他們的分享讓我對學習型組織對社會所產生的影響有更清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