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第八單元 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八單元 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課程時間:2021.11.16(二)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報告同學:林儀親、張玉琳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詹琪美
學生學號:110409506
學習心得:
不管就目的、實務、手段還是因果而言,終身學習與社區總體營造是密不可分的關係。社區總體營造的主要概念是來自日本造町,這個名詞與概念於1994年引入台灣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整合「人、文、地、景、產」五大社區發展面向,而產生的政策性名詞。2019年是台灣「地方創生」元年,由國發會輔導與推動,「地方創生」這名稱發源於日本,中心思想是「產、地、人」三位一體。希望地方能結合地理特色及人文風情,讓各地能發展出最適合自身的產業,吸引人口回流,去解決、最少趨緩人口這個問題。吳明烈教授從「產、景、人」的概念延伸出社區總體營造四大支柱「造產、造景、造人、造文化」。造文化是強調社區文化的發展過程中,須凝聚社區共同願景,社區全體成員一起努力來實現此願景。生命的感動是社區學習與發展的驅動力。社區組織學習的三個原則與串連:Listening+understanding+appreciation串連love
終身學習是社區改造的力量來源,唯有社區民眾將學習當成生活中的樂趣,成為終身學習實踐者,方能為社區的發展帶來改變與經濟效益。
老師分享的文章「凡是屬於生命就綻放光芒」中有則小故事,內容是關於蠟燭、老先生、鏡子齊心協力綻放耀眼光芒,照亮與溫暖海上的船隻。透露出啟示:只要你願意「發光」,透過巧妙的安排、運用之下,還是可以綻放耀眼的光芒照亮並溫暖身旁的人們。這個故事使我聯想起「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各自負責做好所承擔的工作且要盡到自己的職責,每個人都可以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所有才華和能力,並且要充分的利用。
最後,學習型社區要如何推動?參考社區終身學習的發展策略,首先評估社區學習的需求並且盤點整合學習資源,設置社區學習中心或將舊有的學習中心發揚光大,培養社區學習的領導人和專業人才,落實學校社區化與社區學校化的理念,建立社區學習的輔導與諮詢管道,發展各類型的社區學習團體與組織,建構社區數位學習環境,建立終身學習夥伴關係,發展社會資本來促進社區全民學習,期盼能永續發展成優質的社區。
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課程時間:2021.11.16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高婕寧
學號:110409514
心得:
同學今天的報告簡潔有力,再加上最後實際上的例子,讓我更能理解何謂社區學習。也透過實作同學們的分享,了解到臺灣各地也逐漸在建立社區學習。在社區中,造就優秀人才:從學員變講師的個人成長、造就社區好景觀:與大家共同為社區打造新的環境、創造社區新產業及造就文化傳承:透過社區的大家的專業或是結合節慶創造活動,來創造社區的新氣象。最重要的是不斷的反思,不只是個人還是社區做滾動式的修正,才能打造真正共好、共樂、共享、共學及共憶的五共精神!
最後我想提到老師一開始的補充資料:凡事屬於生命就綻放光芒,這篇文章提到「每個人的一生角色多變且多兼多重角色」這段文字,的確我們不是只有一種角色,像我自己在家庭裡是女兒,在學校裡是學生、班代,在朋友或是其他人眼中更是不同。但是在這些角色中,我都覺得我都盡自己的努力扮演好,最重要的是對自己負責。這是屬於我自己的發光的方式,不追求一定要向誰誰誰一樣。有人說過:「與其羨慕別人花開的早,不如讓自己花開的好。」所以要怎麼樣發光,要先認同自己後,再去將自己的光芒照耀到他人即可。
2021.11.16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1.11.16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張芠寧
學號:110409505
課堂報告:第八單元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心得:
今天同學的報告很親切且接地氣,報告內容淺顯易懂,輕鬆地讓大家認識何謂社區學習,以及在個人學習知識的習慣與培養。
最後的實務學習,讓各組同學以個人生活經驗進一步反思,分享社區如何促成並發展、推廣學習型社區,如何改善現有的學習組織,增加學習效果,並讓組織更在地化發展。
課程開始前的文章導讀,讓每個人深思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是否能影響他人,指引成長、學習的道路。
父母都希望孩子在未來能夠發光發亮,對於不曾發光過的自己卻甘願去當蠟燭的燈芯、點燃燭火的火柴,那樣的不遺餘力令人動容。
我並不認為在這個德才輩出的時代,自己能夠發光發熱,但我還是會盡力。
在涅貴不緇,曖曖內含光,成為一個光芒內斂,有才華、不自滿的人。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1.11.16 (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第八單元-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梁燕珩
學號:110409520
心得:
今天的報告很完整,而且有很多的經驗分享,所以也很容易理解。我覺得社區學習是一種彌補在學校學不到的學習方式。因為學校學的是正規課程,很多東西都是比較固定,但是社區學習,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興趣,去選擇自己的課程學習。加上社區本身應要人與人的連接,可以接觸不同的人,所以社區學習可以維持社區的和諧。社區學習,不限年齡,所以在學習上是比較自由,因為自由,所以會主動學習,願意花時間在社區上,這一種可以推動社區的發展。另外的是最後的課程討論,讓大家都可以更理解社區學習的狀況與不足,由此可見,社區的配合也很重要。
另外是今天的補充資料,「凡是屬於生命就綻放的光芒」。我覺得文中有提到一句,「成就非凡,並非目的,而是擁有偉大心智的結果」。每個人都想要有成就,但是可以多問,想要成就的目的是什麼,我覺得偉大心智、正確的心態來決定成就有多大。我認識有好幾個朋友是做保險的,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有聯絡,突然有一天約見面,我才知道他們想要我買保險。我不排斥、也不討厭做保險行業的人,但是當我知道他們是帶著目的來,注定跟他們聊不上什麼。但是我有一個朋友,同樣是做保險,我不排斥他,因為從朋友開始,他知道我的需求,所以會慢慢跟我聊,他不急一直推銷那一個好,所以我不認為他是帶著目的,就算帶著目的,我也覺得是舒服的,我認為他是真的想幫助人,所以才找人買保險。這就是偉大心智,可以獲得成就。所以很多人說,他想要成就,但是用什麼的心態去對待。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七單元 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課程時間:2021.11.9(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徐逸芝
學生學號:110409516
今天老師介紹了我們身在其中的埔里。身處在水質純淨、氣候宜人、酒香醇、美女多、充滿智慧的山城。不點出來,沒注意到有這麼多的優勢。每次回到高雄買水時,想到不用買水喝的埔里;每次回到高雄被炙熱的空氣籠罩時,想到四季如春的埔里。人與人的初次碰面,總是感覺如沐春風,也沒有都會人有的匆忙及疏離。
在這裹只要你想學,處處有學習的機會及環境。初到南投,我的一位同事住在埔里,寫著一手好字。看著看著也想學書法,同事立刻介紹埔里孔子廟有一系列的琴棋書畫、四書、中醫、太極拳,更重的是師資優,免費教學。
法國大文豪雨果提及「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是數學、二是文字、三是音符。」對於數學不好、音符不太懂,文字表達不太優的我,真該先從文字著手,好好讀書,慢慢找回開啟我智慧的那把鑰匙。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內容:第八章~第十章
課程時間:2021.11.13(六)
課程地點:暨南國際大學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系:終發所在職專班一年級
學生姓名:蕭斐文
學生學號:110436510
課後心得:
一、辦理活動多點巧思
辦理活動不要僵化,要多活絡思考,事情要多元創造價值,懂得回饋,學會順勢而為之道。與其給拉力,不如多點吸力,例如,發廣告是拉客人來,但也可以利用競賽、設立獎項等來吸引活動人群。先設立目標、SWOT評估、建立團隊(人很重要,人要對了,才好辦事)、建立合適策略等。
二、學習要普遍運用在生活當中,才是活的智慧
生活跟學習有關聯才會主動去學習,教會如何自我學習,才是學習的重點。
教育要去設計,才會讓人主動學習。讓人體會到學習的美味,知道學習的價值,才會樂此不疲,由要他學變成他要學再變他樂學。
110409515林儀親
2021-11-15, 週一 22:55
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時間:2021.11.09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授課教授:吳明烈
報告同學:吳翊銘、徐逸芝
學生姓名:林儀親
學號:110409515
心得:
今天老師講山村讀書聲聲聲入心,埔里四W聞名,water.weather.winer.woman,有小洛陽之美譽,第五W是wisdom。介紹大坪頂山村法莫爾讀書會,這群讀書會的成員是一群農夫,平時除了農務也勤於讀書和學習音樂,這種精神真是令人敬佩。書可以讓人增廣見聞、音樂可以讓人心情愉悅,拋開一天的疲憊,並陶醉在音樂中。
社會學習是充滿學習機會的社會,支持個人在各種生涯階段中持續學習。學習社會的迷思與內涵:1.社會學習是一種迷思2.學習社會缺乏實證與充滿疑問3.學習社會究竟是迷思抑或是實4.學習社會是否為烏托邦5.學習社會是未來式的概念
110409515林儀親
2021-11-15, 週一 22:51
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時間:2021.11.09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授課教授:吳明烈
報告同學:吳翊銘、徐逸芝
學生姓名:林儀親
學號:110409515
心得:
今天老師講山村讀書聲聲聲入心,埔里四W聞名,water.weather.winer.woman,有小洛陽之美譽,第五W是wisdom。介紹大坪頂山村法莫爾讀書會,這群讀書會的成員是一群農夫,平時除了農務也勤於讀書和學習音樂,這種精神真是令人敬佩。書可以讓人增廣見聞、音樂可以讓人心情愉悅,拋開一天的疲憊,並陶醉在音樂中。
社會學習是充滿學習機會的社會,支持個人在各種生涯階段中持續學習。學習社會的迷思與內涵:1.社會學習是一種迷思2.學習社會缺乏實證與充滿疑問3.學習社會究竟是迷思抑或是實4.學習社會是否為烏托邦5.學習社會是未來式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