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110409501陳筠蓁
2021-11-10, 週三 23:22
第七單元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七單元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時間:2021.11.09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報告同學:吳翊銘、徐逸芝
學生姓名:陳筠蓁
學生代號:110409501
上課心得
山村讀書聲聲聲入心先來一段文章欣賞,埔里素以水質純淨、氣候宜人、酒香醇、美女多,近年來又多智慧鄉城的5W聞名,就是Water、Weather、Wine、Woman、Wisdom,因此享有小洛陽之美譽。
法莫爾這個讀書會是由兩位國小退休教師陳振成、陳麗安夫妻帶領並擔任義務指導老師。法莫爾積極實踐著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練方式:把理念轉化為行動,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 系統思考。經過五項修練的持續精進,法莫爾之所以被視為山中傳奇,正是所謂「閱讀可以增加知識,對話可以啟發智慧」。
接下來是今日的報告「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由翊銘和逸芝發表,學習社會以學習者為中心,以終身教育為基礎,以學習型組織為主要載體。積極的學習者、普及化的學習場所、各式的學習型態、多樣化的學習途徑與多元化學習內容,融入生活,即是「學習即生活、生活即學習」
學習社會不專屬於特定得族群或是菁英團體,人民必須在有自我學習的自發性意願時,終身學習社會才能發揮作用,且要建立綿密進修網路,讓全民一起成長,有下列幾點:
一、 鬆綁非正規體系的教育機構
二、 在社區中廣設學苑
三、 工商企業界鼓勵員工進修活動
四、 於大學院校中辦推廣教育
五、 建立全民教育的全國性資訊網路
透過自我導向的學習及自我實現的最佳管道,學習型人生學的習管道的多元化,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有可以學習的機會與管道。
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七單元 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時間:2021.11.09(二)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報告同學:吳翊銘、徐逸芝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詹琪美
學生學號:110409506
學習心得:
社會(Society)是共同生活的人們通過各種各樣社會關係聯合起來的集合。其中形成社會的最主要的社會關係包括家庭關係、共同文化以及傳統習俗。
學習社會的教育理念是結合終身教育、終身學習與成人教育理念而形成的。而學習社會的觀念,最早開始於1968年哈欽斯(R.M.Hutchins)出版的新書「學習社會」中,提出以尊重人性出發,闡揚學習社會理念,主張反省當時的教育制度及社會典章制度,每個人均可在透過博雅教育,使社會每個人都能分享學習資源並融入學習環境,以完成自我改造與自我實現。
在臺灣的終身學習政策始於1984年,由楊國賜教授(曾任國立嘉義大學校長)首先有系統地在《社教雙月刊創刊號》中引介終身學習的觀念。除了楊教授以外,尚有值得一提的林清江先生,其一生當中皆秉持積極創新的理念以及前瞻的理想做事,永遠追求卓越,努力奉行其人生三寶「終身運動、終身求知、終身反省」。被譽為「教育社會學的泰斗」、「教改工程大師」、「終身教育之父」、「學習社會的推手」。
終身學習社會是一種開放的學習網絡,學習社會並不專屬於特定的族群或是精英團體,人人皆可在需要學習或願意學習時,達成繼續學習的願望,進而實現個人和社會的目標。
「生活中作學習,學習中過生活」在老師分享的「山村讀書聲聲聲入心」文章中,可看到有別於5W2H的(埔里5W:Water、Weather、Wine、Woman、Wisdom。)在大坪頂山村有個令人讚嘆的山中傳奇「法莫爾音樂讀書會」,埔里人因為愛讀書、愛學習,因此更充滿智慧。不僅如此法莫爾還積極實踐著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練方式: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經過五項修練的持續精進,由當時擔任理事長的老師手中,法莫爾獲得了中華民國組織學習協會第一個頒發的學習型讀書會獎。
有句話說「分享快樂,快樂會加倍;分享憂愁,憂愁會減半。」
快樂和希望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加油 !
110409508張琇嵐
2021-11-10, 週三 16:27
第七單元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時間:2021.11.9 (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第七單元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報告同學:吳翊銘、徐逸芝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張琇嵐
學號:110409508
心得:
本週認識何謂學習社會。學習社會不單只存在學校體制的學習上,在其他面相包含經濟、政治、醫療等,都能涵蓋其中,以往學習社會處在於一個理想層面,但在幾十年內不斷地發展之下,我們能夠發現許多具體實現學習社會的例子。同學精簡的簡報也提及瑞典、英國、韓國等國家的學習社會範例,皆是從理論至實務一步步發展而來的,當然也會有需要省思或批判的地方,但人是需要成長與改變的,有批判省思也才能有繼續進步的動力。
除此之外,今天也認識了法莫爾讀書會的組成及發展。一個小山城能夠穩定發展出學習共好的組織,是非常值得讚許的。改變從小地方開始做起,若要讓一件事情成功,即便是剛開始只有少數人的微薄之力,持之以恆地做下去,最後亦能有洪荒之力的效果。
自己也非常佩服在組織團體中默默付出的成員們,這樣的過程也令我想起親愛愛樂的孩子們,他們悠揚的琴聲及專業的演出,也是有許多成員多年努力不懈、堅持下來才有的今日。除了可以行動支持這些學習團體外,我們也能藉此勉勵自己,除了工作及休閒外,是否還能有更多的時間及心力,去完成自己一直想做或是想學習的事情呢 ? 若能開始,就永遠不嫌晚!
2021/11/09成人教育心得
課程時間:2021.11.09(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學年度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宜娟
學號:110409519
課堂報告: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報告同學:吳翊銘、徐逸芝
心得:在學習社會簡單定義中,有提到學習即是生活,生活即是學習,生活中處處都是學問,只要用心去體會,我們都可以不斷的在學習,這是我現在在努力學習的部分。
任何學習的組織、團體,都是由人(學習者)為中心所出發的,並須是自己願意主動學習,進而創造學習型團體、學習型家庭、學習型社會等等。然而在學習的管道上,不像以往只能從正規教育學習,多了多元學習的管道,非正規學習、網路學習、視訊課程等,曾經在工作上,遇到一位長官,跟我說到,換到了新單位新環境,就要保持學習的心,繼續學習,如果不學習,你的人生就退步了。在現在社會快速變遷下,要保持著開放的心胸,接納所有新事物,這時就要保有一顆熱忱的心,勇於學習,才有成長,才會進步。
在學習型企業,這時讓我想到,醫院每個月的都會舉辦,1-2小時的繼續教育課程,讓我們持續接收醫療的新知識,與現在最新的醫療做接軌,我想,這是我在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學習型組織。
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時間:2021.11.09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高婕寧
學號:110409514
心得:
學習是生活,生活是學習。這句話雖然看是簡單,但應用在學習社會上再適合不過了!我們的確會從日常生活中學習,但要如何將這些學習變成自身的生活,這又會是另一門學問了⋯⋯在今天老師的補充教材,才發現原來我身邊就有學習社會的實踐,因為這個補充讓我在接下來的課程中,能夠更加的融會貫通。而這個法莫爾將理論實踐,從個人吞推動到山村,不只是實踐學習型組織的五大觀點:1.自我超越2.改善心智模式3.建立共同願景
4.團隊學習5.系統思考,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者兩位老師帶動了整個山村的人,凝聚起來形成另一種氛圍,使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更加濃厚,而自己的生活不是只有農務和家務這麼枯燥乏味。這也呼應到老師所說的1.學習追求知識learning to know 2.學習做事 learning to do 3.學習與人相處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4.學習自我實現learning to be 5.學習改變 learning to change 這五大支柱,我甚至覺得許多地方都朝著法莫爾的理念前進,慢慢的發展成具有特色的終身學習社區。
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研究機構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研究機構
課程時間:2021.10.19(二)
課程地點 : A302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 系 :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 :曾美陵
學生學號: 110409517
學習心得: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與終身學習的發展:
1. 1972 年:學會發展:教育今日與明日世界報告書
2. 1985年:學習樞宣言
3. 1996年:提出內在的寶藏Learning :The treasurer Within 報告書:Learning to know ;do ;Live Together;Be; Change.
4. 1997提倡「一天一小時,一年一星期」的成人學習理念。
5. 2000年首次舉辦「國際成人學習週」的活動。
6. 2013年國際學習型城市大會
7. 2015年實現全民教育的承諾
8. 2020年Learning to Become。
今天明烈教授補充印象深刻的是改變3個人生觀:
1、改變你所能改變的-敬德修業
2、接受你所不能改變的-學會放下。
3、改變看似無法改變,卻又能有所改變的改變。
主動積極創造改變的改變:
1.依我看見2.依我感受3.依我改變-深刻的改變。等等是我們思考評量的重點,應更深入探討研究之。
2021.11.09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1.11.09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張芠寧
學號:110409505
課堂報告: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心得:
報告開始前,先朗讀了老師的文章,或許太過接近自己的生活,而少了覺察周遭的美,透過文章,我重新認識到不一樣的周遭生活,偶爾距離熟悉的生活遠一些,更能感受其中的美。
今天在課堂上學習到國內外實施學習社會的理論基礎及運作。學習社會由組織學習形成,而自我學習的意願與動機更是影響自發性學習的重要因素。
生活即學習,學習即生活。任何經驗都是學習的一部分,耳濡目染、經驗的學習屬於非正式學習。是人們在人際交往間、生活環境中無意識地進行的學習活
動。且是無組織、自主性強的學習行為。
部分教學模式會採用一定的引導,促進學員有目的性地進行非正式學習,能夠自發性的獲取知識及技能,進而提高整體運作績效。
我認為這樣的教學模式很適合自己,當然,組織氣氛和領導風格都是影響成功與否的要素。
在今天的報告結束後,能省思自己適合的學習型態和模式,更加認識自己和精進學習方法。
成人教育的發展緣起背景與範疇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3
課程內容:成人教育的發展緣起背景與範疇
課程時間:2021.10.12(二)
課程地點A 302
授課教授:吳名烈教授
學 系: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曾美陵
學生學號:110409517
學習心得:
今天談成人教育的發展源起非常的早,二次大戰前就有著名的希臘三哲學家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探討成人教育與社會學之間交互關係,有獨特觀點,對象和方法,理論其在說明某些概念或變項相互關聯的論述,理論的效用有四:1.提供行動的參照指南2.可以被視為經驗的3.可能產生潛在的影響力4.可以作為解釋現象的基礎。
研究範疇分核心領域,邊際領域,跨領域。老師說論文發現研究主題需要從微觀上下手也就是小題大做上考量。
這次上課讓我最感動的是吳教授他公費留德,對於自己的指導教授相當尊敬,到現在都常常寄送特別的禮物給指導老師祝賀,尊師重道,是我們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