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日期:107/3/28(三)
授課地點:暨大A302教室
任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號:106409506
學生:林秋玉
今天的課程讓我們了解到人類正面臨著三大衝擊:資訊社會的衝擊、經濟國際化的衝擊、科技知識的衝擊。在這樣的一個社會型態中,知識與技能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終身學習則有助於社會統合、促進就業力、自我實現,它的八大特色有:1.透過廣泛的社會對話機制形成政策2.政策具有延續性與統整性3.進行終身學習的匱乏分析4.擬定政策的優先順序5.提供推動終身學習的架構條件6.重視合作夥伴關係的建立以及責任分擔7.重視創新的理念與策略8.著重本土模式及系統思考 。
未來的社會必然是一個學習社會,而邁向學習社會有五項發展目標:1.促進新知的獲得2.促進學校與企業界緊密結合3.對抗社會排斥4.熟練三種歐盟會員國語言5.兼重資本投資與人力訓練投資。人們須具備新基本技能、更多的人力資源投資、教學與學習的革新、評鑑學習、學習輔導與諮商的再思考、將學習緊密地帶進家中,才能成為終身學習社會。
例如:歐盟終身學習的實踐策略有:
一、實現終身學習的歐洲:
(一)發展學習的合作夥伴關係
(二)瞭解學習需求
(三)投注合理的資源
(四)促進學習機會的獲得
(五)發展學習文化
(六)追求卓越
二、蘇格拉底與達文西方案:
蘇格拉底方案主要為教育交流合作為主,達文西方案則為職業訓練交流合作為主,這兩大方案對於整個歐洲終身學習的發展,有其貢獻之處。
三、發展數位學習的歐洲環境 :
歐盟在1996年提出了《資訊社會中的學習:歐洲教育行動計畫》,主要目標有三: 1.促使每個公民、家庭、學校、產業與行政部門進入到數位時代並能上網。2.在企業文化下投資與發展創意,以創造一個數位素養的歐洲。3.確保整個過程的社會融合,以建立消費者信賴與社會凝聚。
在1990年代中期之後,為推展終身學習運動,特將1996年訂為歐洲終身學習年。主要目的有三:分別為推廣終身學習的理念、反省終身學習的意義、為歐洲人民實現終身學習的理想。據此以開發人類潛能,能夠具有創造力的解決問題與轉化問題的智慧。
台灣則在1998年,推展人類史上的第二個終身學習年,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發展出屬於我們、適合我們本土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背景的終身學習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