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上課心得~訂正版
課程時間:2022/10/22(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
第五單元 10/22 終身學習的再概念化與理論分析 (中科)
第六單元 10/2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展終身學習的內涵、影響與貢獻 (中科)
第七單元 10/22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推展終身學習的內涵、影響與貢獻 (中科)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陳湘耘
學生學號:1114365
學習(Learning)提升了時間的價值.也豐富了生命.
遵循善知識特質:
1.可愛 2.可敬 3.可循 4.會說 5.堪忍他人說 6.作甚深論 7.不作無理要求
Earning :期許暨大求學期間earn more 知識Knowledge 和友誼Friendship
“因緣合和”珍惜每個因善而相識機緣會.
2022年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課程時間: 2022.10.22(六)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陳湘耘
學生學號: 111436516
學習(Learning)提升了時間的價值.也豐富了生命.
遵循善知識特質:
1.可愛 2.可敬 3.可循 4.會說 5.堪忍他人說 6.作甚深論 7.不作無理要求
Earning :期許暨大求學期間earn more 知識Knowledge 和友誼Friendship
“因緣合和”珍惜每個因善而相識機緣會.
111436503楊欣怡
2022-11-02, 週三 11:31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22/10/22(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楊欣怡
學生學號:111436503
每一次的相遇都是最好的相遇,每一次的發生都是最好的發生
重點是相遇與發生都能夠帶來生命的啟發
一期一會是一個源於日本茶道的成語,意思是在茶會時領悟到這次相會無法重來,
是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相會,故賓主須各盡其誠意。
在茶道以外,這個意義可推而廣之,指一生一次的機會,當下的時光不會再來,
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次的會面,也要珍惜當下與會的朋友和同學
研究所在職專班,確實很辛苦,課業壓力與工作壓力接踵而來
我也還在學習如何在工作和學校之間取得平衡
期許自己能夠不斷的努力與學習
與同學互相幫忙互相鼓勵,一起加油!順利畢業~
成人教育學研究 第8單元
課程時間:2022.11.01(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8單元 社區學習理念與實務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呂佩招
學號:111409506
心得:
社區學習(community learning)就是要讓社區中多元的居民組成組織,經由不斷的學習,投入社區的發展事務,讓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在社區中組織活用,也讓地方和社區的生活教材成為生程學習的資源。
社區學習的理論與實務可從其意義、精神、重要性及策略來探討。
老師講義所言『幸福是動詞而非名詞,幸福是一種行動而非一個狀態,想要獲得幸福,必須採取行動』。『以發心促進發展,以有限創造無限』。任何你現在所看到的成果都非一朝一夕、一蹴可及,一定經過一群人、一段時間,更多是好多年累積下來的。
在桃米生態村的旅遊服務官網看到目前桃米是由桃米社區發展協會、桃米休閒農業區推展協會和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桃米生態村三個在地團體共同組成,以打造桃米成為永續幸福的小山村為其理念及共識。遊客可依不同需求,聯繫機構。自己也曾多次到訪桃米,每次參訪主題也不同,但都可以感受到桃米人的熱情與對社區學習和總體營造的投入。我相信這也是桃米生態村努力多年打造的碩果。
報告組同學認真參與研討會,收集相關資料,統整出精采的報告,值得學習,從報告裡也看到相關單位在各社區的努力。只要有心、付出行動、終有所成。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 第八單元: 社區學習的理論與實務
課程時間: 2022.11.01 (二)
課程地點: A302 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 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賴財賜
學生學號: 111409514
社區學習是一個在社區中進行的學習過程,一個基於社會凝聚力原則的學習過程,一種基於一群人之間分享知識和經驗的學習方式,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因為它允許人們相互學習,社區學習通常被視為提高社區整體生活品質的一種方式。
社區學習的重要性
社區生活的所有面向及問題都是社區學習的內容,社區學習強調一種思想模式的轉變,從社區開始培養公民意識,讓社區自己來管理自己。在公共政策方面,由地方社區主導,自己思考地方的未來,主動參與關心自己的環境,再要求公共資源的配合協助。在規劃地方的發展時,強調不同部門之間的系統整合作用,帶出社區的總體性和相乘的效果。
而就社區營造的實際操作策略而言,居民首先要去發掘社區的資源,透過溝通、討論,凝聚社區的共識,然後從可以做的事,逐步實踐進行。這些步驟,是一連串學習的過程。
有關學習的方法:
Jarvis(2002)以提供學習的機構管道加以區分,將學習分爲正規、非正規、非正式和個人學習。
Van der Zee(1996)則將學習的型式分爲引導式學習(guided learning)、自助式學習(do-it -yourself)和即席式學習(spontaneous learning)三種。
在社區學習中,非正規與非正式學習,自助式和即席式可能較被強調與訴求。但是,因此社區學習涉及不同的專業領域,需要更多元的族群參與。
社區學習反思
一、連結社區學習機構與管道,促進居民意識覺醒與反思
改變是不斷學習的過程,目前社區有很多學習的管道,宜加以結合,在課程中引發對於現實生活不合理現象的察覺與反思,在社區中引發更深入的討論以及解決的動力,達到社區學習的成效。
二、正視社區人口老化的問題,省思人力資源再利用的可能性
青壯人口外移、社區人口老化是當前社會普遍面臨的現象,如何透過社區學習活絡地方經濟,引導青壯人口回流,使地方再生;使高齡人口人力資源可以再利用,是社區營造待努力的方向。然而,這些人力如何得以成爲社區學習的資源,是更值得期待的。正視社區人口老化的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適時引發提問,並嘗試經由討論,集思廣義,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讓高齡者的人力資源可以再活用,活得自在、快活而有尊嚴,帶動社區營造的推展。
三、去除量化的迷思,關注於質的提升
近幾年來,台灣社區學習機構在縣市政府輔助推動下,呈現大幅的成長,但是創意、精緻度、美學內涵與藝術表 達都有待提升。政府經費大量投入,不應該只是著重於量的成長,更要關注於品 質的提升,以及意義的呈現。建議應該研訂出一些質化的指標,做爲推動的指引,促進社區學習與公民美學的實踐。
結語
社區學習具有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帶來社會安定的功能,爲了順利推動,宜朝「社區培力community empowerment」的方向努力,促使居民對社區具有使命感, 並願意貢獻心力於社區事務的推動。社區培力是社區學習的目標之所在,也即是要透過社區學習培養社區居民具備參與公共事務的意願與能力。
成人教育學研究 第五單元
日期:2022/10/11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終發碩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 五單元- 國外成人教育組織與資源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石蕙萓
學號:110409510
心得
老師分享德國留學情景,只學九個月的德文,勇闖德國攻讀博士學位,這種學習的堅定心值得我們效法。經過兩 、三次租房經歷及生活習慣的懸殊、 因租屋的緣份、 大居住的大樓 ,遇見來自法國的實習生與他的女朋友, 三人變成了好朋友, 三人至今都一直保持很好的友誼。
研究需要較大的空間, 由於申請柏林各大學學生宿舍的人來自世界各國,申請宿舍非常困難,在第三次剛好一個下雨天 ,天雨濛濛, 老師把握此時將他遠從外國前來求學,未找到適宜的住所,懇請管理人員幫忙,是否能遞補空房,管理員終於答應幫忙, 經過一個多月的等待,終於等到空房。 並在此完成博士論文。 此番地分享 ,提醒我們好的機緣來臨就要把握。
歐美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終身學習已從早期強調自我的發展,進入到兼重個人、經濟、社會及文化多元發展時期
終身學習乃是深具投資價值的教育產業,透過有效的投資,將可創造出更多元且更具意義的教育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以及文化價值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世界終身學習的發展開拓新方向
國際終身學習大趨勢:
發展成人關鍵能力與生活技能:
OECD的國際成人能力評量調查PIAAC,特別強調成人必須習得具備成功的參與社會及經濟所需之關鍵能力
NIACE亦強調終身學習的推展,必須能促進人人具備識字、數學運算、理財、數位能力等生活技能,以確保全民終身學習的落實
終身學習必須為全民所共享,促進全民透過學習以獲得改變與發展。
終身學習落差與知識落差、社會落差、經濟落差及文化落差息息相關。
各國際組織及各國均重視到終身學習落差問題,透過對弱勢團體及低學習參與者的學習支持,以縮短或弭平終身學習落差。
因應弱勢團體及低學習參與者的學習需求,提供學習資源與學習支持,成為一項重要的國際終身學習發展趨勢。
學各國終身學習的發展除了必須掌握各項發展趨勢並加以因應及落實之外;更須秉持「以發心促進發展、以有限創造無限」之精神,透過更大的發心發願以積極促進終身學習的發展,並且充分善用有限之社會資源以創造終身學習的無限價值 。
習發展的重要成人教育專業組織及其推展方向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七單元 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時間:2022.10.25(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雯雯
學號:111409511
這一單元是學習社會的概念溯源、學習社會的省思與批判、學習社會的模式探究、學習社會運動、美麗的展望,從烏托邦到具體理想。
主題是學習社會,經由追本溯源探究事情的來龍去脈,幫自己建立起理性的思路。
在學習設的省思與批判提及,學習型社會是一種迷思?學習型社會是理想型的社會?是未來式的概念? 但我反思的是,沒有營造學習社會,這個社會會長怎樣? 但從1966年首次出現「學習社會」在奧地利學者貝德納瑞克的書中到現在2022年我們所處的學習型城市。學習在實踐的時間線軸上,沒有消失過? 因為現在我們經驗體會到的不管從經濟、文明、科技、文化上都看到了很大的學習成果體現。這不代表學習社會累積的量能嗎? 推動社會民主前進的不是社會學習的力量嗎?
雖然常常覺得我們所處的世界越文明進步,但暴力並沒有減少。社會上、國際間公平性與正義並不彰顯。也許強國、強者掙強的企圖心眼界是狹隘的。我們看到了各式各樣的學習設的模,目地就是為了實現學習社會的願景,發展共榮協助世代前進。阻礙世代前進的除了錯誤的價值觀和缺乏終身學習力。
第七單元: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單元: 第七單元: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時間: 2022.10.25 (二)
課程地點: A302 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 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賴財賜
學生學號: 111409514
人類進化的下一步取決於發展一個能夠學會在地球上可持續生活的社會。
凱特·大衛斯 西雅圖安提阿大學創意變革中心主任
人類的進化一直依賴於社區和群體的學習能力。在史前時代,早期原始人通過學習如何一起工作尋找食物而倖存下來。農業革命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因為狩獵採集者分享了如何種植種子和馴養動物的資訊。在十八世紀,工業革命是科學家和資本家之間的夥伴關係,許多其他進步都依賴於協作學習。現在,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需要發展一個完整的學習型社會,以便人類能夠在其進化中邁出下一步 。
農業革命花了數千年,工業革命花了200年,相比之下我們實現生存所需的大規模社會變革的時間要少得多,著眼於更大的願景,並詢問人們需要什麼技能才能為繁榮和可持續的社會做出貢獻,全球化的形勢催化了一個學習社會的建立。
如果學習是一種社會現象,教育就不能局限於學校、學院和大學。它成為一個終身的主動學習過程,可以隨時隨地與任何人一起發生,無論年齡大小。學習不是在一天中的特定時間、特定地點和生命特定階段進行的隔離活動。將教育理解為一個積極的、終身的的過程,是學習社會的核心。
真正的學習社會必須對學習條件有更廣泛的關注
建立這種條件涉及整個社會,而不僅僅是負責管理學校系統的政府實體。換言之,普通公民、他們的社區、媒體、企業實體和政府部門,他們都發揮著各種作用,而且往往在不同的層面上發揮作用。
政府擴大社會對學習條件的關注
政府重點幾乎完全集中在中控制和干預。然而,權力上的轉移下放並不是萬靈丹。“權力下放既有希望,也有問題”(Axelrod&Cohen,1999年,第xiv頁),而學習社會,無論是克服過去中央主導的社會組織的一些弊病的手段多麼需要,但並不是人類社會運作的唯一方式。
結論是:學習社會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及牽強附會的烏托邦夢想?
一個學習社會可以為一個國家的競爭地位及其居民的財富和福利帶來巨大的價值。但是一旦獲得競爭優勢,不容易維護。唯有在組織和社會層面上一致性的努力,學習社會才會容易實現。學習社會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我們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成為一個更好的社會?,培養批判性態度和技能,自主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