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成人教育學研究第十單元心得
成人教育學研究第十單元心得
主題:成人教育事業的價值與創新
時間:11/20
學生:簡美雲
學號:106409501
成人教育事業是事業也是志業,事業與志業的相異處是? 「志業」是因為有奉獻的心,不計較酬勞,利潤,成本。而事業則是講求利潤與成本盈虧。當事業與志業結合,既專業又有奉獻精神,發揮企業的社會責任,這是最完美的組合。
老師讓大家說說成人教育價值、創新觀點與上了這學期課程的心得。成人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最大的不同是成人注重需求、實際與現實面。有人讚賞成人教育專題研究課程,由於是各行業的菁英來做專題演講,跨領域的專業,令人印象深刻,大開眼界與思維。學而後知不足,透過大量閱讀的習慣,可以訓練邏輯思考。上了課方才領悟到,原來社區總體營造的重點是終身學習。
在學習上,我一直喜歡混齡的學習,世代與世代間雖有差異,如果能融合發揮互補、相輔相成的作用,年紀長者的工作與生命經驗,配搭年輕人的無限創意,結果將會產生完美的火花。自己在課程上遇到的阻礙是數位的落差和世代落差,這雖然是當初所預估的問題,實際身在其中的時候,是備感壓力。不過就誠如老師所言,有適當的壓力才會進步,有專業知識的支撐就不會有壓力了,我勉勵自己,我將會一一克服的,因為我要告訴後來的人,年齡不是問題,心態(如何去面對,如何解決)才是重點。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心得二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心得二
時間:11/19
地點:台中中科育成中心
學生:簡美雲
學號:106409501
早上的課程中印象深刻的有兩個,一個是成功人物所具備的特質(卡內基):受人歡迎、真誠與愛心、具有影響別人的能力、表達自己的意志、像太陽一樣照亮別人,達到這樣的層次與高度,需要時間、專業的努力與修練。另一個則是「四隻耳朵理論」。這是人際溝通心理學的重要理論,由Schulz von Thun教授所創立提出,藉此練習運用,來改善人際關係。第一隻耳朵:聽信息,第二隻耳朵:聽對方的內心獨白,第三隻耳朵:特別在意對方與自己說話的方式,聽出對方給我的評價,給我們之間關係的定義。第四隻耳朵:聽對方的願望,他想如何影響我的行為與感受。通常我們只會用兩隻耳朵,聽聽別人怎麼說,和如何讓對方清楚自己要表達的想法,這只做對了一半而已,原來說話與傾聽有這麼樣的學問。
下午林海清講座教授主講-組織領導與發展實務,從知識、技能、價值、觀念、素質到產業跨界拼圖,孫子九變篇-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領導力策略-教練式領導coaching,再到現今的新常態時代,串聯發展、趨勢與未來,謝謝林教授,仔細的為大家介紹。接著由專班學姊玉婷報告的組織領導國外案例:領導者悲劇-工程師之戒的由來、To Be與 To Do-重新設計人生,要有自己的價值。擁抱衝突-為我們正在使用的力與愛畫出底線、曲木人生-做一個有靈魂的人。還有曉娟的國內案例:王品企業分析,兩個領導人作風想法完全不同,其結果也不同。架構清楚,內容詳細。看了大家精彩的報告,我一點一滴的修正自己,期待成長與進步。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後心得
授課日期:2017.11.21
授課地點:暨大302研討室
課 程: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後心得
第十單元 成人教育志業的價值與創新
任課老師:吳明烈 特聘教授
學 號:106409503
學 生:鐘家淇
成人教育是一種兼重過程與結果的活動、也是一種師生相長的活動。而成人教育的志業目的,在提供社會中的成人,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和「主動學習」的能力,也培養「跨領域的能力」,進而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與態度,由自己決定學習的目標、自我肯定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成人教育志業的價值與創新的本質,有個人價值、組織價值、和社會價值,如通過自身和自我實踐活動滿足社會或他人物質、精神需要所做出的貢獻和承擔的責任等;及因應改變、創造改變和領導改變。老師說,一切為改善而改變,不是為了改變而改變。管理大師 彼德.社拉克,在書中下一個社會裡有提到,「在2030年的世界變動激烈,知識工作者將比現在更多,有效面對下一個社會快速改變的方法,就是主動創造改變。」
人才是組織創新的關鍵,也是公司最有價值的資產,而發掘人才與訓練人才,才能提升組織的創新能力。老師提到,要成為專業領域隱形冠軍的成功祕訣,在於專注與堅持:專注不求大,求穩不追快,重長期不取巧,每天在一些不起眼的小地方做出改進 ,把許多小事情做得比競爭對手好。老師也說:「學習是開悟、領悟、和體悟,而發表是吸收的利器。」我們能不能把隱性知識轉化成顯性知識,把學習到的知識經由內化後,提升個人的知識、內涵、拓展自己的視野,除了可以運用於日常生活當中,也有助於我們的專業發展。
學習這門課,對我的學習收獲、啟發和成長有哪些?
對我來說,在課堂上除了可以學習到科學研究外,在撰寫心得或報告的同時,因為需要收集大量的資料,所以更能訓練到我的寫作能力、還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知識。可以學習培養自我學習、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學習如何融入團體生活中,經由課堂中的體悟,讓自己不斷的成長,進而啟發我的智慧,來克服人生中的種種挑戰。
我的成人教育價值與創新觀點!
學習帶給我的無形價值是-無論我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或是八字命理所學的知識,所帶來的喜樂以及影響力、影響別人。而有形的價值,是可以提升我工作所得的利潤。
在創新的本質與觀點裡,我從家庭主婦,走出來工作以及讀書的生活,就是在因應環境的改變。老師提到成為專業領域的隱形冠軍,是專注與堅持,所以我很專注與堅持在生活上與八字命理學上的學習,求穩不追快,重長期不取巧。當我很努力的追回消失於職場的這十年,勇於激勵自己、培養學習的習慣與態度時,我就是在創造改變。在我因學習而成長茁壯的那時,我就要領導改變,來創造我自己更多的無形價值和有形的價值。這就是我以發心促進發展;以有限來創造無限。
第十單元: 成人教育事業的價值與創新
課程:成人教育學研究 心得感想
第十單元: 成人教育事業的價值與創新
任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號:104409501 陳宜君
上課的收穫、心得、成長與建議
成人教育學研究:我在921地震後就參與桃米社區的社區總體營造,當時是因為和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的董事長廖嘉展先生夫婦是好友,所以經常帶著孩子們一起去參與社區的活動,包括災後重建、生態及青蛙、蜻蜓解說到共同撐起紙教堂的大紙管等,一路走來體會到社造需要有一群充滿理想和願景的社區居民來發起,並加上產官學的合作才能有成效,但是直到上了明烈老師的課才了解,原來社造就是終身學習在社區的實踐!我發現過往的生活經驗加上學術理論後,產生對事情更深刻更廣泛的理解,這也是終身學習的價值。
專題講座: 在這堂課中老師會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或學者來跟我們分享他們的專業領域,在兩個小時的演講中老師們與我們講述了他們的生命故事和人生智慧;也從他們的專業角度與我們共同探索不同的主題。我在其中學習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維和觀點來看待事物,只要我們打開心懷都可以透過別人進入他豐富而美妙的世界,並從其中欣賞與學習,每位演講者的風範、氣質和專業都不同,就好像一本本好書可以讓我們受益良多。
人力資源管理: 婉鎔老師專業、活潑、直率又有創意的特質,讓我在上課時非常有學習渴望與動力!她會用有趣的遊戲當成實務體驗,讓我更能理解理論的意涵;也在遊戲後的互動回饋與討論中幫我們釐清許多原本錯誤的觀念。透過小組報告中的問題解決方式與討論,老師也再次檢視我們的學習成效,這樣三管齊下的方式使我們的學習很紮實。
在系上的每位老師來自不同領域,擁有不同的學術背景,也都在進行教育部委託的大計畫,老師們的學術領域不但能與企業界實務接軌,並且其所做的研究能洞悉社會脈動,未來也將對政府的政策有很大的貢獻及影響,所以我們能從老師的授課中學到與時俱進且引領台灣未來社會發展的知識。
同儕是彼此的「資源」與「支援」
在聽取其他同學的心得過程中老師也提到同儕是彼此的「資源」與「支援」,我們要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並給對方適時的回饋、鼓勵與溫暖。我覺得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專業或擅長的領域,更有獨特的生命特質,所以看待事情的觀點都各有不同;透過課堂上的對話與討論,可以打開我們的眼界,豐富我們的生活經驗與知識,未來可能都是彼此的貴人,所以我們要珍惜因學習而結下的緣分,互相了解,互相欣賞,互相學習,互相成就。
11/18課後心得與反思
課程時間:106.11.18 (六)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106暨大終發專班)
授課教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廖鳳雪
學號:106436506
課程內容:第十三單元 社區終身學習與社區發展
第十四單元 樂齡學習的發展
感謝天公做美,今天不冷不熱,是個適合戶外教學的好天氣。到了「走讀,桃米」這個宜茜商借的場地,展開了一天精彩豐富的課程。宜茜和思伃精心準備的報告,讓我對社區終身學習與社區發展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而中寮的龍眼林福利協會更讓人佩服不已,充分展現了中寮於地震災後的強韌生命力與化危機為轉機的神奇力量,這也要歸功於社區終身學習與社區發展帶來的助益。另外,來自中正大學的陳怡君同學,報告時展現了她對家鄉的鍾愛與她對社區發展的關心和熱誠,著實令人感動,也不禁自我反省,應該多了解自己的社區,並盡一己之力,使其往終身學習社區之途邁進。
下午樂齡學習中心的連主任與同學們的報告則讓我們了解樂齡學習的發展,以及樂齡學習中心興辦時箇中之難處。若沒有一群對的人堅持去做一件對的事,在有限的經費下是很難永續的。套一句中正大學同學報告的話「台灣要加油!」
特別感謝宜茜花費心思幫我們安排了桃米紙教堂和魚池樂齡學習中心這兩個學習地點,讓我們除了課本上的理論知識以外,更能將之與實務結合,對這兩單元了解得更透徹。
成人教育志業的價值與創新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主題:成人教育志業的價值與創新
學號姓名:106409508 陳禹心
上課日期:106.11.21
課後心得:
這次上課老師給各位同學一些時間發表自己的心得、收穫、啟發。有同學說,研究所的課程,對話是很重要的;也有同學表示,自己有著「數位落差」,很多地方跟不上;其他同學也有說出對自己組員的一些感想:很有邏輯、有創新的想法、可以統整所有人的意見、架構整個報告並呈現;有的同學表示在課堂討論、發表有助於吸收、應用;有同學則是說出自己的生活體驗,連結著課堂內容與報告主題。
至於我自己,目前已經定好自己的研究題目,朝著這個方向前進,有些詞彙太寬廣,則需細分。雖說是定好自己的論文題目,但因尚未選擇指導老師,故目前這個題目只能先充當期末報告,現階段則是以充實好相關文獻與資料、補充自己的知識、且常至圖書館尋找相關書籍、再去搜尋相關期刊和研究。
在此,老師有提供一個小訣竅,先把相關書籍閱讀完畢,再找一至二篇最近的外文期刊去研究,則會是一份完整的報告(切記:勿用碩、博士論文)。
對於時間的管理,尚未入學前,我工作很忙碌,常常加班、超時工作、沒好好休息、甚至休假日還要去上班,我在那段水深火熱的日子裡,去了一趟市立圖書館,看到這本書,《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當下就借回家看,它看起來很厚,但是讀起來很輕鬆,作者自己有工作、有家庭,但還是希望擁有自己的時間,每天一點,給自己一點時間去學習、去紀錄、去思考,這是我覺得作者在時間管理方面很厲害的部分。雖然我沒有照著作者的建議去擬定一個生活提案,但是我也有好好思考自己的時間管理問題有多嚴重。
像我以前通勤,因為暈車,無法看書也無法看手機,所以我就去找有聲書(有英文單字教材、文學小說等),存到我的手機裡,在通勤時就可以聽,訓練聽力;搭捷運這種比較不會暈車的交通工具時,我會手裡拿著一本書,站著、停留、等待的時間就會打開來閱讀。
不管自己的理由跟藉口是甚麼,「為了學習而學習」,是我最近給自己的一個目標,而我也很努力地朝著這方面邁進。
106/11/18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106.11.18(六)
課程:第十三單元 社區終身學習與社區發展、第十四單元 樂齡學習的發展
課程地點:走讀桃米/魚池鄉樂齡學習示範中心
學生:鄺允雄 (106 終發專班)
學號:106436502
這是第一次與中正成教所的同學一起上課,也是第一次走出教室實地看看目前社區推行終身學習的現況,心情是格外興奮與愉快的。
印象最深刻的仍是魚池鄉樂齡學習示範中心連主任的分享,聽他如何從有限的資源中,創造出最大的成效;也思考除了政府持續投注的資源外,企業等民間機構還可以多作些什麼。
這次與中正同學們間的交流互動時間不多,期待下次能有更多的機會互相學習。
106/11/11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106.11.11(六)
課程:第八單元 終身學習者的意涵、概念與培育策略 第九單元 終身學習節 / 成人學習週的規劃與實施策略 第十二單元 終身學習夥伴關係與策略聯盟
課程地點:中科
學生:鄺允雄 (106 終發專班)
學號:106436502
About 終身學習者:這章談了對於終身學習者,學校與教師所扮演的角色與影響。但同學與老師一邊在說明,我一直在思考「家長」這個沒被提及的重要角色,有機會應該好好來討論才是。
About 終身學習夥伴關係與策略聯盟:建立夥伴或聯盟關係簡單,但要發展的好,除了互補所長、資源共享外,一定要能夠「共好」,關係才能夠成功且持續維持。
About 終身學習節 / 成人學習週的規劃與實施策略:從成人學習週演變到終身學習節,我的心得是「快樂學習」絕對是終身學習的一個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