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10/21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10/21(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第一堂心得(第二、三章及補充教材)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曾俊傑
學號:112436512
今天來中科上明烈老師的課,天氣開始入秋,雖有一絲涼意,但點了一杯Latte,忽然一絲暖意上心頭,開頭老師照舊分享了一篇文章「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這篇老師也分享自己念大學時,四十歲前不要怕,四十歲以後不要悔,人生旅途中就是不斷的學習,沒有衝擊,哪裡來的浪花。你的人生不會因為沒有誰就不完整,也不會因為擁有誰就完整,我們人本來就是完整的,讓你的人生意義並珍惜它當下的美好,老師也說當你下定決心時,全世界的人都會來幫你的。祝福和感恩的心非常重要,一直在抱怨糞坑很臭的人,是永遠走不出糞坑的。要充滿正能量,提升我的心靈層次。工作即是行善,工作做完是責任,做好就是幫助到對方,就是行善。老師也說他經過苗栗的鐘錶店時,牆上寫的是「我們修的不只是鐘錶,也是在修你的回憶」,老師也說用生命影響生命,泰戈爾在用生命影響生命曾說「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爲你不知道,誰會藉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請保持心中的善良,因爲你不知道,誰會藉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絕望。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爲你不知道,誰會藉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請相信自己的力量,因爲你不知道,誰會因爲相信你,開始相信了自己……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活成一束光,綻放著所有的美好!」唯有善用知識,才能將知識發揮最大力量。我也想到我們這一代也在當下一代的旗標,我本身也從事教職,也要成為學生的光,帶領他們正向思考,我也要廣結善緣,但不是攀緣,順其自然。人的生命磁場決定你的命運。昨天看了金鐘獎頒獎典禮,每位受獎者都在感謝他生命中的貴人,台下的大哥大姐也是很專注地聽得獎者的歷程,每個人都在感謝,其中陳漢典也說勿忘初衷,也感謝提拔他的小S及蔡康永。
第二堂老師告訴我們下學期的課程,有中正合作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這是我們暨大的傳統,另外老師也說了我們會有4門必修,除了一上有3門,接下來還有一門統計理論,老師也有說有時屆時還會有可能會出國學習,可能是韓國,因為韓國的終身學習也有我們可學習的地方,老師也有說澳洲也有可能,因為澳洲有被認證為終身學習形城市。這個可以擴展國際視野,會在暑假時實施,等等班上可以討論下學期要修什麼科目。接下來老師開始講歐盟學習的發展,老師也說他在歐洲學習的過程。歐洲的交通路網,這讓我想到歐盟這麼多的國家,但是他對鐵路大家在國與國之間是可以互通的。也說比利時加油比法國便宜。也說1996年是人類史上首次終身學習年就是歐盟提出,也說明人類未來會面臨各式的挑戰,即是促使所有的公民意識到學習是生活中的一項構件,並促進學習與教學成為未來的一項主要社會活動,據此以開發人類潛能,能夠具有創造力的解決問題與轉化問題的智慧。也說明白皮書和綠皮書的區別,白皮書是政府的政策,但要先有共識對話,這個共識對話就是綠皮書,也說明歐洲面臨的困境挑戰,也說了歐盟學習社會的五項發展目標,也說明歐洲政策白皮書試著探討如何透過適當管道以改善這種人力訓練不足的問題。從投資報酬率的觀點出發,技能將被視為有利的資產而非僅是一種經營成本。藉此人們從工作中獲得學習,並且建立了珍貴的資產。我覺得學習是一種文化,當一個國家一個組織把學習當作一種很自然發生的事,人民員工自然最會著重在這方面,無形之中國家人民國力或員工資產自然地就增加了,這也就是終身學習,也說了學校教育的蘇格拉底行動希望強化創新領域。最後老師說明歐洲的終身學習是有制度化及延續性並永續經營,也要知道如何不足地方,也要有順序性,知道哪些要先做,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應該要做的事情,萬事都具備也要有東風,萬事不具備只有東風也不行。也要有創新,創新要跳脫固有的思維。
下午的時間老師先請我們做心得分享,之後帶我們走讀,我們這一組分配到了學習社會運動,全民終身學習總動員,我的理解如下;我用本身職場案例來呼應老師所說明的社會運動,
1.取消髪禁,女學生裙子-性別平等
2.取消朝會升旗-政策宣導、權威較無知識點
3.取消早自習生理時鐘、晚上學習
公共政策教育平台-政策推動
以上都是隨著時代演進後學習後而來的
學習社會運動是一種全民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所持續性的集體行為,沒有學習,即沒有生命意義
學校學習無用論
學習社會和全民終身學習應該是互補的夥伴關係
青年就業儲蓄計劃-也需要財政支持
4.學習社會模式也可以成為一個終身學習運動
5.我們現在走出教室就是一埸學習社會運動,孔子周遊列國,耶穌帶12門徒的與神同行也是社會學習建構運動
6.教師專業發展PLC也是一種終身學習
最後老師總結說烏托邦原指不切實際的事情,但老師說這並非不可能實現,只是難度較高。最後與老師合影…結束了今日的學習。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10/21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10/21(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專一班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鄭幸怡
學號: 112436501
1、「創造自己的故事」文章討論:很喜歡老師對每個人追求自己人生故事的觀點,不需要跟別人比較步調,重點是有沒有發自內心的專注於當下的自己,順應生命的緣分,欣然接受每個人生中的挑戰或任務。現在的人都非常汲汲營營的追求「快速成功」,習慣去模仿成功人士或者大眾認為應該做的方式,但往往忘了去反思自己的心想要的東西。我想從現在開始認真的不要「跟別人一樣」,「不要怕」去創造自己的故事,以後才不會「後悔」。
2、「學習是一連串的旅程,在這旅程中, 學習者有如旅行者,必須有所選擇、成長與發展。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發展正是一趟充滿選擇與成長的學習旅程。」:同老師提到的公式「能力=知識+技能+態度」,終身學習最關鍵的是學習者的態度,跟義務教育不同,這是圍繞著學習者為出發點的,所以自願選擇繼續充實自己與成長,才會真的有機會實現終身學習。
3、最後的走讀期刊「學習社會的批判、模式與展望」心得:課程學到的都是終身學習的重要與施行方式或實務,但這篇期刊帶著我們要學會從另一個客觀的角度來看「學習社會」這件事情,是否適合每種情境、發展程度的社會,學習到了另一個視角的方式來檢視,不要輕易的把所有認為是「好的」事情就當作「最佳解答」。
112409507 甘如傑
2023-10-21, 週六 14:44
國外成人教育組織與資源
課程時間:2023.10.21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12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甘如傑
學號:112409507
課程心得:
今天是同學們開始報告的第一週,同學們帶來的報告主題是國外成人教育組織與資源,其中同學們分別舉例出了五個在國外具代表性的國際組織,分別為(1)歐洲成人教育協會(EAEA),他們的目標是希望能夠建造學習歐洲、能夠應對挑戰、培養學習力和興趣以及積極學習,其次為(2)國家成人繼續教育研究所(NIACE),他們的工作為落實終身學習、就業和社會保障、基本和生活技能、良好的工作和進步、師徒制和技術教育以及社會正義與包容,接著為(3)德國成人教育研究所(DIE),他們的任務為進行研究、知識轉移、創新和創造更多給政府的建議,再者為(4)德國成人教育中心(VHS),他們的任務是促進教育機會平等、跨文化的教育、發展技術、支持學習、數位發展和學習承諾,最後為(5)美國成人繼續教育協會(AAACE),他們的主要任務為擴大成人成長發展機會和促進研究,他們更有《成人繼續教育手冊》,裡面的內容主要為描述構成領域的發展、了解成人學習、提供組織和管理、正式和非正式的學習環境以及當代問題等。
經由了解這些國外相關的組織過後,其實我發現最主要的關鍵因素在於政府的支持,一切的政策或者是文化的推動都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但是我國政府現階段只有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在國家內的重要程度也沒有到很高,也希望未來政府能夠更加重視終身學習,其次則是數位學習和技術應用,也因為新媒體時代的來臨,國外成人教育組織也都有順應潮流積極推動數位課程,我們也應該與時俱進的積極推動數位學習,像是最近的人工智慧,其實現在也有相當多的AI工具可以加速工作流程的進行,希望政府後續可以多多開設關於人工智慧的課程,最後最重要的關鍵因素是國際合作,除了在自身國家積極努力的推動終身學習之外,我們其實也需要多多與不同的國家進行交流,這樣也可以使我們的學習多元化,與不同的文化進行相互了解,進而創造出更多的多元學習。
在同學們的介紹過後,我也深深了解到終身學習應該從自身做起,我們應該多多督促自己嘗試新鮮的事物,培養對於學習的樂趣,我們要快樂的學習,體驗學習的快樂。
10/14 終生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10/14(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2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邱怡萍
學 號:112436507
10月14日第一堂課因本身工作要辦理活動關係而無法出席老師的課程真的覺得很可惜,對於課程內容只能透過詢問同學當日進行了那些環節及所教到的重點概念去做初步認識,然後再自行閱讀書籍內容並藉由同學的心得分享了解到幾個重要概念,其中我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分享的「終身學習實現富有人生」「Learning is earning:學習即是賺取」這概念,每個人除了金融帳戶之外,都還有個學習帳戶要儲蓄,人可以透過不斷的學習歷程來累積人生財富,而學習不管在各階段都可以開始及持續,這也呼應到這一門課的主軸,也是一直以來我所深信的。
再來有關終身學習五大支柱: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發展、學會改變這五點也讓我深有感觸,學習起頭要先學會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才學到如何做,如何共處、發展及改變,對於我目前剛好在國小端進行教學工作的環境,尤其又是一個體制外的實驗小學內,面對孩子的教學工作一直再思考著這五點,自己每天不斷的再思考這五大支柱,加上老師有分享到創造改變三種人生:一、改變你所能改變的 二、接受你所不能改變的 三、改變看似無法改變,卻又能改變的改變,其實我在目前教學工作及生活中都很常把這三點拿出來思考一下,這樣的學習歷程實在很寶貴,希望接下來能持續透過課程學習到更多有幫助的知識並內化。
最後聽說當日上課到一半老師就把大家臨時帶去戶外進行大地教學,漫步在校園內欣賞自然美景並臨時分組直接報告書及章節,真是特別的教學方式,不過這也是我滿喜歡的模式,學習並非只有坐在課室裡面聽老師上課才叫學習,運用多元模式將教學內容內化到生活、自然環境中,讓學生透過實際經驗、思考再到概念吸收並透過藝術美感的薰陶,內化到自身學習狀態也是一種方式,而這也和我目前工作上所接觸的華德福教育相呼應,很期待接下來的課程。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上課心得 10/14
課程時間:2023/10/14(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許淑珍
學號:112436508
第一次上課的時候老師說寫論文是「三天兩夜」,我當時滿臉狐疑

,經過老師解釋「三天就可以寫兩頁」論文,喔~原來如此,覺得老師上課說的笑話可以編輯成一部語錄了。謝謝老師的輕鬆幽默

,但願我寫論文的進度能如老師所說的三天兩頁啊!
老師一開始上課時提到一位學長在面對白髮人送黑髮人從哀傷最終能夠轉念成祝福與感恩,因為信念的改變最終他願意放手,這很不容易,我覺得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生離死別是有情眾生難以面對的的苦痛,但每個人總有一天要面臨自己或家人死亡,如果了解生命的意義、生命的真實相之後比較能在人生突然受打擊的時候跳脫一般人的思維慣性,幫助自己從痛苦中解脫出來。我的婆婆也是面臨這樣子的痛苦,我介紹他到各個宗教團體去上課或者去當志工,希望她能夠多多親近善知識,她後成為慈濟委員,在承擔各個功能的過程中找到了成就感,生活也有了重心,她的例子也是很經典的透過學習而轉化信念。
透過學習可以讓我們從最源頭的思想、心念改變,然後行為才會改變,最後生命才可能改造,而當每個個體人的生命改變了,就能推動整個社會、國家的改變。
終身學習對於國家未來發展是很重要的,不論是學校教育課程規劃還是國際成人教育會議,主題大多是依據當時的社會需求,到了第二代終身學,終身學習因應經濟現實結合了人力資本理論,重視就業、職業訓練。
一般終身學習著重於知識及技能的增進,但依照冰山理論,冰山下的態度的正確比起冰山上知識技能的增進對於人才的培育更具決定性。所以我個人未來論文的主題會朝著改變冰山下思想、態度的終身學習課程這個方向。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上課心得(1)
第一次上課的時候老師說寫論文是「三天兩夜」,我當時滿臉狐疑

,經過老師解釋「三天就可以寫兩頁」論文,喔~原來如此,覺得老師上課說的笑話可以編輯成一部語錄了。謝謝老師的輕鬆幽默,但願我寫論文的進度能如老師所說的三天兩頁啊!
老師一開始上課時提到一位學長在面對白髮人送黑髮人從哀傷最終能夠轉念成祝福與感恩,因為信念的改變最終他願意放手。這很不容易,我覺得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生離死別是有情眾生難以面對的的苦痛,但每個人總有一天要面臨自己或家人死亡,如果了解生命的意義、生命的真實相之後比較能在人生突然受打擊的時候跳脫一般人的思維慣性,幫助自己從痛苦中解脫出來。我的婆婆也是面臨這樣子的痛苦,我介紹他到各個宗教團體去上課或者去當志工,希望她能夠多多親近善知識,她後成為慈濟委員,在承擔各個功能的過程中找到了成就感,生活也有了重心,她的例子也是很經典的透過學習而轉化信念。
透過學習可以讓我們從最源頭的思想、心念改變,然後行為才會改變,最後生命才可能改造,而當每個個體人的生命改變了,就能推動整個社會、國家的改變。
終身學習對於國家未來發展是很重要的,不論是學校教育課程規劃還是國際成人教育會議,主題大多是依據當時的社會需求,到了第二代終身學,終身學習因應經濟現實結合了人力資本理論,重視就業、職業訓練。
一般終身學習著重於知識及技能的增進,但依照冰山理論,冰山下的態度的正確比起冰山上知識技能的增進對於人才的培育更具決定性。所以我個人未來論文的主題會朝著改變冰山下思想、態度的終身學習課程這個方向。
成人教育研究課後心得
成人教育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年10月17日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五單元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陳奇美
學號:112409515
終身學習在歐美早已積極的發展中,台灣也在宣導,推廣終身學習之理念,礙於台灣教育機構與資源還未成熟,各方均需努力互相協調及統整,將終身學習落實在機關,組織,團體,社區,家庭.可促進經濟的成長,社會的穩定,.
因應全球人口結構的變化,資訊超載,要有更多元的學習管道和方法,吸引每個人願意主動的參與學習,透由終身學習的動力,讓學習者的健康,工作,生活,各方面越來越滿意.
明烈老師:借事練心.一切為改善而改變,而非為改變而改變. 每個階段會遇到不同的挑戰,遇到貴人心存感恩,遇到小人心想感謝,全都是來成就我的學習成長,人生不是賺到就是學到.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10/14心得
課程時間:2023/10/14(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112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周忻盈
學號:112436505
報考終發所的起心動念就是奔著終身學習而來,希望能在終身學習的領域裡,將原本應用在兒童和家庭教育的適性發展所學,進階延伸到中高齡市場,真正實踐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在課程開始前,有二篇文章引言:Learing is earning,即是一以貫之,以終為始的終身學習概念。成為一個在精神和物質上都富有富足的人,體會人生真諦和生命價值,且不樂哉!學得越多,賺得越多,善用工具可以更快達到目的,知識財、智慧財、社會財能帶給我們生生不息的創意和樂活。學會求知、做事、共處、發展和改變,帶給我們創造富有人生的力量。
提到變革管理,即是要「創造改變」: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改變看似無法改變卻又能有所改變的改變。哇,原來還有第三個境界,學到這個真心超值!
學習分成正規(formal), 非正規(non-formal), 非正式(in-formal)三種樣態,又以最後者最多元,在日常生活裡,處處皆是學習的素材,在過程裡,從「要他學」變成「他要學」,到最後是「他樂學」,因為產生了心流,帶往最高的學習動機,這是仍在教學現場的我最樂意看到的,我也期許自己做個樂在學習愛學習的人,繼續堅守崗位,影響更多家庭,讓大家都成為學習型的人。
學習茲事體大,影響知識、文化、社會和國力,我們每個人都不只是活在「我」的世界,更多時候是活在「我們」的世界,若能終身(lifelong)全面(lifewide)有深度(lifedeep)的學習,不但抗氧化,還能消弭偏見與仇恨,世界和平!
最後邊逛校園邊分組報告的這堂課,驚呼同學們素質高程度好之餘,也感受到老師的浪漫情懷,我想像起五千年前的孔老夫子周遊列國講學傳道,因材施教、孜孜不倦、門生們相處的那些畫面,笑容越來越燦爛,再次為自己決定進修的那個起心動念充滿感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