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研究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1.05.08(六)
課程地點:暨大校本部、紙教堂
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在職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第五項修練
春風化雨電影賞析
紙教堂參訪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朱玉梅
學號:109436501
五項修練
第一項修練是"自我超越",要為自己(組織)設定一個"願景"且誠實的面對自己(組織)現況和願景的距離,此距離作者稱之為"創造性張力",若能確認願景,進而改變現況,則可朝向願景前進,反之,若因願景設定不當而不斷修改,則會於現況中打轉。人在願景超越個人單純利益時,會發揮出相當可觀的力量。
第二項修練是"心智模式"是人們對周遭世界如何運作的一種既有認知,或可說是"偏見",心智模式的問題不在於對或錯,而是在於我們自身常不了解那是個簡化過的假設,以及它常隱藏在我們的心中不易察覺 (被視為真理了),於是我們必需學會如何是檢視心智模式,進而凝聚組織的整體心智模式。必需有技巧的反思和探詢,要常常檢討自己所信奉的心智模式和實際自己使用的一不一樣。
第三項修練是"共同願景"一個組織必需建立共同的願景才能發揮最大的力量,然而共同願景不要落入成為"口號" ,故需融合大家的願景,讓組織成員能真心為願景奉獻。
第四項修練是"團隊學習",中國俗諺「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這是一種集體思維的展現,團隊學習會比個人學習發揮出更強的力量,以深度匯談使組織成員可以共同對話,讓思維在群體中流動,讓大家的智慧發揮加乘的效果。但在互有競爭的組織中,如何突破個人習慣性的防衛心而能達成深度匯談,在執行上需有相當的技巧。
第五項系統思考,是一種看見整體的修練,需要心靈上的轉換,從看部份變成看整體,以看整體的思維串起每一個部份的作為,採取一貫性的設計與操作方式,超前佈署即為系統思考之展現,更應以系統思考撐起前四項的修練之進行。
春風化雨觀後心得:
把握今朝!
基廷老師回到以升學主義的母校(一所私立名校)教授英文,他藉由撕毀課本對英文詩句評斷標準的章節,告知學生詩詞本身,不管簡單或艱澀,都有其美感跟浪漫。不能用任何標準去打分數。畢竟詩詞本身是主觀的,是有生命力跟影響力。這舉動不僅是教導破壞,更傳達了破壞後須予以重建。一個組織為求更為精進,也須進行組織破壞,重建新的規則。這讓我想起現在服務的單位,在多年前曾因為環境髒亂至被拒絕成立考場,而深究其原因,乃主責單位負責人員因長期的組織氛圍,無法推展業務,直至2年前,新到任的承辦人在無組織內人情壓力的狀態下,積極推行業務,這期間,有人不斷提出質疑甚而前往咆哮,幸經承辦人不畏懼及原先不敢出聲者的勇敢給予掌聲,環境整潔大有改善,且受到單位及外人的肯定。主官偶然地問我有關該承辦人的作為以及所發生的衝突事件,我請主官應給予最大的支持,對於衝突的發生,當下確實都不好受,但卻有可能帶來正面的效應,讓單位所有人再次思考,一同改進。
影片中,廷基老師讓學生站到桌子上,用不同角度看教室景象,意旨我們應學習以不同角度看待事件,如此可以矯正內心的偏見,透過探詢及反思以修正心智模式。他結合讀詩及踢足球的創新教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他鼓勵學生活出自己,把握今日。
影片中,基廷老師不被學校其他同仁所接受,因其無法遵循學校信念,以升學為主,致被檢舉並處處盯察其教學之進行,終至最後被解職,然其所傳遞的信念卻已成為種子,靜待萌芽。
就影片言,有學生因追女友而被打,有因志趣不被父母重視且被壓抑而自殺的學生,學校將責任歸咎於基廷老師的教導失誤。這部份被認為基廷老師在帶領熱血澎拜的青少年,告知他們要勇於追夢時,對於危機處理,似乎未有著墨。
整體而言,基廷老師教孩子們要有獨創性、要能以不同角度多方觀察事物,更要積極追求人生的意義,就如入「死亡詩人」社須朗誦之詩句「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才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
企業參訪—紙教堂
台灣在60年代曾有個「世界第一」,就是單位面積的蝴蝶種數。在36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蘊藏了418種蝴蝶種數,而其中以埔里及鄰近地區命名的就有17種。所以,台灣被稱為「蝴蝶王國」,而埔里因特殊的氣候及棲地條件,孕育了豐富的蝴蝶資源,被稱「蝴蝶鎮」。這次來到紙教堂,由顏新珠執行長進行導覽,顏執行長簡單介紹紙教堂之起源後,主要介紹該園區對於蝴蝶生態復育所做的努力以及與社區樂齡之結合。蝴蝶生態復育結合企業認養,讓園區得以永續經營,並且互惠於認養單位。
這天很幸運地趕上了園區內流藝廊最後一天展出「內加道,很牛」的內加道長青繪畫班阿公阿媽的作品,這些畫作直接反應出阿公阿媽的生命內涵。除了畫作,也有阿公阿嬤的學畫心裡話,有的6、70歲才開始學畫,我發現學畫的阿公阿嬤都很活潑地寫下心裡路程,雖然照片中的他們有著歲月的痕跡,但卻透漏著滿滿的生命活力,期待自己將來也能發展出這樣生命活力。
園區內著重生態經營,以對大地良善的方式搭起各式各樣的綠色涼亭,即便是在炎熱的夏天,在這涼亭內可感受到自然舒爽的風。遊客園區雖不如之前的廣大,但處處充滿生機,一樹一木一草叢,顏執行長瞭若指掌,細說其來源、其滋養的蝴蝶種類,這一天,收穫滿滿。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1.5.8(六)
課程地點:暨大A302教室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家欣
學號:109436513
課程心得:春風化雨電影賞析之五項修練
春風化雨的影片中,老師Keating對學生說:「我們讀詩、寫詩,不是因為這麼做很可愛,而是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份子,而人總是滿腔熱情。醫藥、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很崇高的追求,是支持我們生活的必需。但是詩、美麗、浪漫、愛情,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彼得‧聖吉提倡的學習型組織也是建築在人們心中的愛。
影片中學生問Keating老師:「老師你為什麼要屈就在這個小小的房間?」Keating老師回答:「因為我想成為老師,回到母校教書是我的理想。」彼得‧聖吉的第一項修練:自我超越,不正是學習不斷釐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Keating想成為老師),集中精力,培養耐心,自我超越是學習組織的精神基礎,也是一種真正的終生學習。
Keating老師讓學生撕掉課本的前言,並對學生說:「孩子們,你們必須努力尋找自己的聲音。你越晚開始,就越難找到它。(彼得‧聖吉的把鏡子轉向自己)梭羅曾說:『大多數的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別任由這樣的事發生,勇敢突破!」這些都呼應了彼得‧聖吉的第二項修練:改善心智模式,Keating老師改變了學生對文學--詩的看法。
Keating老師鼓勵學生說:「及時行樂!孩子們,把握每一天,活出你不平凡的生命。」後來學生們自動自發成立死詩人協會,符合彼得‧聖吉的第三項修練:建立共同願景。
當教室的每一個學生都愛上學習,課堂中彼此激發出更多的火花,就是彼得‧聖吉的第四項修練:團隊學習;而學生們開始能將生活寫作一首首優美的詩詞時,就是第五項修練:系統思考中的重新認識自己與其所處的世界,這一種心靈轉變,從將自己看做與世界分開,轉變為與世界連結。
很喜歡影片中,Keating老師說:「不管別人怎麼跟你說,言語和想法都能改變世界。」從自身開始做起-學會改變,面對劇變的社會,唯一的不變就是變。誠如老師所言:「知道最好的一切,且將之發揮至極致,才是成功的生活」,如何在生活中落實五項修練,讓自己與世界連結,我想先從學習型媽媽開始做起,然後成為學習型家庭,慢慢擴散變成學習型家庭團隊,在疫情宅在家的期間,我們一群媽媽友在群組中不斷彼此打氣與分享如何讓不能出門的孩子們在家學習,防疫時的停課不停學,不也是終身學習的一種體現,也許有天媽媽友的組織會逐漸擴散成學習型城市。
樂齡學習的發展
課程主題:終身學習研究心得-樂齡學習的發展
課程時間:2021.05.26
課程地點:線上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系: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所
學生:李昭婷
學號:109409505
今天是由侑紜同學報告樂齡學習(Elder Learning),樂齡一詞源自於新加坡,快樂學習忘記年齡,取其諧音,希冀推動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所謂樂齡是指55歲以上,中高齡學習則是45~64歲,而高齡就是65歲以上,樂齡之所以設定為55歲是因為老年生活必須提早作規劃,而非退休了才來做這件重要的事。2002年終身學習法的公布實施,讓樂齡學習始有法源依據,2006年更有邁向學習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以自主尊嚴、終身學習、健康快樂及社會參與作為四大願景。樂齡學習中心的成立是為了落實在地學習理念,以一鄉鎮一特色進行課程規劃,樂齡志工團則是鼓勵高齡者的貢獻服務,不僅退而不休,更是老有所用,而樂齡學習中心的在地扎根與深根很重要,不能凡事倚賴政府,這樣反而會受到許多侷限與阻礙。隨著超高齡社會的即將來臨,少子化與高齡化亦造成世代融合的問題,因此世代共融與代間學習的課題,就顯得如此重要,這也是台灣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
以HowardMcClusky需求等級來看樂齡學習,幫助老人透過教育來學習社會變遷中所需之生存技能,是對應第一個等級的「應付的需求」;而為了本身興趣而參加活動,則為第二個「表達的需求」;高齡者想要對社會付出即為第三個「貢獻的需求」;至於高齡者會期待對生活環境發揮影響力,屬於第四個「影響的需求」;最後是身體機能下降卻還能激發繼續往前走的熱情,就是第五個「自我超越的需求」。國外的樂齡學習,美國有老人寄宿所、退休學習學會、退休學習會、老人寄宿所學會網絡;英國則有第三年齡大學;至於荷蘭的彩色銀髮藝術節則是富含創新的藝術活動,可提升高齡者的身心靈層面的滿足;紐西蘭的奇異棺材俱樂部也超級特別,可以自己製作棺材並彩繪,讓人們理解和接受有關死亡與失去的議題,提早做準備並體會現有生命之美好,老師說國外對生命意義、生死學的參透很透徹,不似國人般禁忌碰觸此議題,人生不過就是塵歸塵土歸土,每個人的生命都會有走到終點的那一刻,只是遲早而已,看透了也就無所畏懼!
最後進行實作的部分,報告同學請我們發揮創意設計一個跟樂齡學習相關的活動、課程、方案規劃或是組織…,我和佳慧討論到想要創立一個樂齡TED演講台,它的願景是希望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方式,去改變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在他們的生命當中種下一顆良善的種子,至於組織成員可以是各行各業退休的義工,組織可與國高中和大學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利用生命教育課程、通識教育或諮商課程,甚至是站上TED舞台成為講者,以影片或照片分享自己生命的故事,進而影響更多人的生命,預期效益為:
1.種下影響生命的種子因此開花結果
2.退休人員透過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持續傳遞善知識成就善循環
3.讓世界因為愛,愈來愈美好
這個起心動念乃來自於陳綢阿嬤,她的影響力足以號召許多良善的義工主動前來,給予少年家園的邊緣孩子無限的包容與關愛,將這些迷途的少年拉回正軌,成員也可以因此享受貢獻所帶來的成就感與自我存在的價值感。學習是抗老化的良方,不僅減少醫療支出,最重要的還是找到生命的意義進而獲得成長,以此自勉!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05.26
課程地點:線上學習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 系: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班
姓 名:黃佳慧
學 號:109409504
課程主題:樂齡學習
課程心得:
樂齡是源自於新加坡對老年人的尊稱,鼓勵老人快樂學習忘記年齡,在台灣也使用樂齡,因其讀音也像是Learing諧音,故以此推動,希望國內老人活到老、學到老的終生學習精神。而高齡教育相關體系有三種,第一類是衛生福利部,包含長青學苑、文康中心,第二類是教育部的樂齡大學與樂齡學習中心,第三類則是民間團體,包含了老人大學及松年大學,而這次報告者主要介紹教育部體系的樂齡大學。2006年教育部頒布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以自主尊嚴、終身學習、健康快樂、社會參與為四大願景,使推動的方向更為明確。2007教育部利用國中小閒置教室成立高齡學習中心與社區玩具工作坊並補助設置,作為促進老人有在地化的學習場所。 2011年教育部公布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在擴增高齡學習機會提到4大目標,進而促使高齡學習有更多元、創新的發展。
在台灣樂齡學習指55歲以上,目前大概約有100個樂齡機構。而在行政院高齡社會白皮書則以建構健康、 幸福、活力、友善為願景,為的是提供永續長照服務、推動高齡教育學習制度、高齡社會議題融入生活教育等方向。在執行層面分為六方向,自主學習與服務、多元管道、世代融合、在地學習、專業輔導、創新多元;其中在地學習的部分以全國各鄉鎮市區至少設立一所「樂齡學習中心」為目標,一鄉鎮、一特色進行課程規劃、創新多元在2008年首創樂齡大學及建置網路資訊,並推動5天4夜「老人短期寄宿學習 計畫」、世代融合的部分在2011年將每年8月第4個星期訂為「祖父母節」、多元管道以國中小補校等。
主講者介紹了許多不同國家的樂齡課程,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紐西蘭的ü奇異棺材俱樂部(Kiwi Coffin Club),透過探討、支持、為自己的棺材上色與畫線來試著讓長者接受有關死亡與失去的議題。在實作部分我們這種希望可以創立一個樂齡TED演講台,期待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方式去改變未來國家的棟樑,在他們的生命種下一顆良善的種子,並且讓更行各業的人都可以站上舞台,使自己感覺到充滿價值外,也達到是我實現。時代變遷快速、知識和科技也是日新月異,學習更是要與時俱進透過學習可以使生活品質提升,學習也讓樂齡生活更美好。
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練
課程時間:110.05.08(六)
課程地點:暨大A302教室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學習型組織的五項項修練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李宛蓁
學號:109436516
今天輪到我第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報告,全班同學分組每組2-3人報告,只有我是一個人整理報告,跟今天的主題報告團隊學習感覺有點落差,團隊學習是包含兩人或兩人以上,必須協調一致,以完成共同任務,且為實現某一目標,所組成的相互協作正式群體。
團隊學習的定義 : 團隊學習的修練是指團體中的一種深度匯談與討論的對話工具和技巧,團隊成員彼此有共識,協調一致發揮更大能量,若彼此向心力強學習更高,不僅團隊整體產生出色的成果,個別成員成長的速度也比其他學習方式快。人跟人之間的聯繫也是很重要且團隊要能同心協力,才能1+1>2 之效能。
老師提到一群人憶起共同的事(共修),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得遠。老師也舉例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我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團隊建立在自我超越與共同願景兩項修練的基礎上,透過「深度會談」的技巧,提升團隊思考及行動能力。
彼得 聖吉曾說願景是組織未來的一個基本面貌,如果團隊擁有共同的理想,那麼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會為這個共同理想而努力,這種共同理想就是團隊的凝聚力,對於企業團體來說,就是利用集體智慧為企業創造效益謀發展。願景是共享是長期目標。如果沒有系統思考的配合,建立共同願景的修練會缺乏重要的支撐。
協助他們的方法有三:1.願景2.策略3.方法 願景:協助旅鼠從形成共同體中找到正確關鍵 ,策略:成為能激勵別人換位思考之想法,方法:商業模式,成立旅鼠運輸公司能有長遠計畫。要使組織成長茁壯,必須建立學習型組織,而組織內的人員必須全心投入學習提升能力才能在個人崗位上獲得成功,組織也才能成功。只有透過個人學習,組織才能學習。領導者需先支持並帶領學習,組織成員才能跟著一起學習。
老師分享傘兵部隊例子:隊長問三位隊員,你為什麼要參加跳傘,得到三個不同的回答,
一位回答喜歡跳傘,一位樂愛跳傘,第三位回答討厭跳傘(因為與一群喜歡跳傘的人,我也會喜歡跳傘),團隊是集體性的學習,也是學習型組織過程的基礎,組織成員透過互相學習、交流、啟發、以及共同的目標的成長過程之團體。
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練
今天輪到我第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報告,全班同學分組每組2-3人報告,只有我是一個人整理報告,跟今天的主題報告團隊學習感覺有點落差,團隊學習是包含兩人或兩人以上,必須協調一致,以完成共同任務,且為實現某一目標,所組成的相互協作正式群體。
團隊學習的定義 : 團隊學習的修練是指團體中的一種深度匯談與討論的對話工具和技巧,團隊成員彼此有共識,協調一致發揮更大能量,若彼此向心力強學習更高,不僅團隊整體產生出色的成果,個別成員成長的速度也比其他學習方式快。人跟人之間的聯繫也是很重要且團隊要能同心協力,才能1+1>2 之效能。
老師提到一群人憶起共同的事(共修),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得遠。老師也舉例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我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團隊建立在自我超越與共同願景兩項修練的基礎上,透過「深度會談」的技巧,提升團隊思考及行動能力。
彼得 聖吉曾說願景是組織未來的一個基本面貌,如果團隊擁有共同的理想,那麼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會為這個共同理想而努力,這種共同理想就是團隊的凝聚力,對於企業團體來說,就是利用集體智慧為企業創造效益謀發展。願景是共享是長期目標。如果沒有系統思考的配合,建立共同願景的修練會缺乏重要的支撐。
協助他們的方法有三:1.願景2.策略3.方法 願景:協助旅鼠從形成共同體中找到正確關鍵 ,策略:成為能激勵別人換位思考之想法,方法:商業模式,成立旅鼠運輸公司能有長遠計畫。要使組織成長茁壯,必須建立學習型組織,而組織內的人員必須全心投入學習提升能力才能在個人崗位上獲得成功,組織也才能成功。只有透過個人學習,組織才能學習。領導者需先支持並帶領學習,組織成員才能跟著一起學習。
老師分享傘兵部隊例子:隊長問三位隊員,你為什麼要參加跳傘,得到三個不同的回答,
一位回答喜歡跳傘,一位樂愛跳傘,第三位回答討厭跳傘(因為與一群喜歡跳傘的人,我也會喜歡跳傘),團隊是集體性的學習,也是學習型組織過程的基礎,組織成員透過互相學習、交流、啟發、以及共同的目標的成長過程之團體。
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課程主題:終身學習研究心得-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課程時間:2021.05.19
課程地點:Line同步視訊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系: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所
學生:李昭婷
學號:109409505
今天的主題是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上學期修成人教育研究時,就曾看過老師分享的蘇州老街一家「種下幸福」時光商鋪照片,燈牌橫招上的slogan「一座城市、一段記憶、一份承諾、一個密碼」,還是令人看了很有感,種下幸福就如同播下終身學習的種子,總有一天會美麗綻放。學習型社區(Learing Community)以地理和心理來界定,地理屬於社區的緊密連結,而心理則是凝聚一群人的向心力,心流經驗是指做一件事全神貫注、心無旁鶩且樂在其中,事過境遷的多年以後,仍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好的心流經驗不僅止於要他學,也非他要學,而是更高境界的他樂學。充滿幸福的社區元素,意即幸福地理學,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的生命與大地的生命有緊密的連結,就像所吃的食物,也最好是在地食材,不僅可以縮短食物旅程,更可以減少排放碳足跡。通常一個會吸引人朝聖的觀光景點,乃具備三大元素:美景、美食與文化,在大排長龍之後買到的美食,品嚐時會有幸福的味道。老師提供觀看的影片,24戶人家集資買下2500坪荒地,想要一起變老,依寒來暑往的24節氣取24戶名,這樣的戶名真的很特別,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社區,夫復何求?我們應該都要好好思考如何終老,並非等到退休之後再來規劃,這樣會為時已晚。
學習應該是要能為社區帶來更多有具體成效的發展與改變,才有實質上的意義。透過造景、造產、造人與造文化的內涵,打造一個學習型社區,接著是實作的討論,我和佳慧藉由蒐集相關資料,所規劃的是苗栗頭份蘆竹湳古厝,該如何好好保存53座三合院的古厝文化與世代傳承,就依造景、造產、造人與造文化的內涵來分別說明:
「造景」:藉由頭份市民族里社區發展協會來保存蘆竹湳古厝的原始面貌。
「造產」:一、由蘆竹湳古厝社區的特色與客家文化發展觀光規劃導覽解說活動、DIY體驗、客家美食辦桌、藝文、文創小品製作……等活動,建造活化老屋,打造古厝書店、古厝咖啡館、古厝民宿、古早味灶腳、古早味雜貨店…等,建置一個保存古厝文化社區的氛圍。二、與育達科技大學結合當地農場品盛產的週期推廣農產品,5月份規劃桃李、6月份南瓜、地瓜與葡萄、7月紅棗、8月水梨、9月柚子、10月椪柑、11月杭菊與芋頭、12月甜柿與草莓等農產設計烘焙產品。
「造人」:一、透過苗栗社區大學、樂齡大學提供在地文化學習課程,以培養導覽蘆竹湳古厝及客家文化特色的導覽人才。另外可以透過一些溝通連結管道像是讀書會、工作坊、研習等方式,讓年輕人更了解這個社區文化傳承的意義何在。
造文化:社區族群以客家人為主,信仰中心為義民廟、頭份大伯公,可以結合當地族群特色發展並保存客家文化及宗教信仰活動。社區當中的全體成員應凝聚社區共識,倡導古厝三合院的青銀共創,以達文化傳承的永續發展。課程的最初與最後,老師請我們針對終身學習說說小語及心得,我想說的是,近日以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所有課程都改採線上教學,這同時也在驗證我們的終身學習能力,anyone、anywhere
、anytime、anything、any method…,只要個人有心學習,則天下無難事。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05.19
課程地點:線上學習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 系: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班
姓 名:黃佳慧
學 號:109409504
課程主題: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之路
課程心得:
因為疫情嚴峻我們使用了線上學習的方式,因為課堂人數較少我們選擇使用Line線上討論,剛開始上課老師請我們彼此分享每人一句終身學習小語,開始了,由「learning is earning」開始今天的學習。社區透過樂學、樂業、樂居、樂活進入夢想與幸福的匯聚,Learning VS. Change係指學習的速度與改變的速度;個人再學習的速度不能小於社會環境改變的速度,才能達到innovation創新。Flow experience心流經驗,心流經驗是一個人全神貫注地投入一件事或一個活動,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極端的享受,以致於會不惜代價的全然投入。Learning community學習型社區,居住的地方常常會影響生活的大小事物,進而決定個人的前途,而區域的劃分包含地理上及心理上的,社區要有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是心理的連結;創造自己的幸福社區:「幸福是動詞而非名詞,幸福是一種行動而非一個狀態,想要獲得幸福,必須採取行動」。「美景」、「美食」及「文化」,是影響一個人是否遷居的因素,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千金難買好鄰居!
學習型社區的概念與內涵包含了「造景」、「造產」、「造人」即「造文化」,社區民眾生活的環境需要發展優質的生活空間;活化地方產業是社區生存的基本條件;而人是社區的主體,應成為有系統的終身學習行動,培養社區關懷的終身學習者為目標;最後社區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必須凝聚社區共同願景,共同為實現美好的願景而努力。社區以造人為核心,而社區學習若沒有帶來社區發展為徒勞無功,對人及社會的改要能奏效、發揮具體成效,這樣的社區才有其實質意。
實作部分我們以,苗栗頭份「蘆竹湳古厝」為發想,藉由造景、造產、造人及造文化方向說明。
造景:藉由頭份市民族里社區發展協會保存蘆竹湳古厝的原始面貌
造產:由蘆竹湳古厝社區的特色與客家文化發展觀光,與育達科技大學結合當地農場品盛產的週期推廣農產品,5月份規劃以桃李、6月份南瓜等。
造人:透過苗栗社區大學提供在地文化學習課程培養導覽蘆竹湳古厝及客家文
化特色的導覽員。社區大學與國際森林日舉辦淨山暨走讀山林古道活動凝聚社區向心力。社區與育達科技大學一起推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造文化:社區族群以客家人為主、信仰中心為義民廟、頭份大伯公,結合當地族群特色發展客家文化及宗教信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