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0.05.16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A203教室(上午)、拂水山莊(下午)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賴弘毅
學 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學 號:108436517
課程心得:
早上課程同學分組報告「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及「建立共同願景」為主題。
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個人成長的學習修練,學習如何在生命中產生並延續創造性張力(願景與現況的差距)。自我超越是一種過程、一種終身修練。組織裡的每個層次的人都學習自我超越,建立學習型組織。
改善心智模式:認識世界,採取行動。檢視心智模式,1.把鏡子轉向自己、2.表達自己的想法、3.容納別人的想法。透過反思及探詢,運用「簡單的提問」,比如“是什麼導致你採取這個立場?”以及“你能解釋你的觀點嗎?”,左手欄的練習。
建立共同願景:大家共同願望的景象,企業的未來或者企業的前景,我們想要創造什麼?個人願景,提供自我超越的驅動力,組織透過共同願景及個人的自我超越,進而持續成長,達到永續經營目標。
下午到拂水山莊參訪,莊主分享拂水山莊的由來及個人如何面對人生的選擇,如何從無到有的想法及從0到1的實踐(找好切入點看法的改變深度、廣度),莊主夫人與好學的老闆表演日本花道,莊主夫人插了41年的花還持續鑽研花道堅持終身學習,及曾美玲校長及千金表演茶道,莊主兒子表演古琴,讓我們體驗到生活也可以有多元的面相及學習的方式,持續終身學習,迎接更好的未來。感謝老師的安排,不一樣的體驗學習!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日期:2020.05.16
地點:暨大A203教室+拂水山莊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學系:108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姓名:林庭玉
學號:108436507
早上由同學分享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及共同願景,這三單元是一眼看名稱好像很好明白,但實際要深入解釋卻有困難的主題,同學們用一些淺顯易懂的例子來幫助我們了解其義意及運作過程。
心智模式是根深抵固於心中,影響我們如何思考、理解及做出各種決定,簡單來說就是原本心中固有的成見影響我們的思維。「把鏡子轉向自己,誠實面對」是改善心智模式的起步。古人云「虛懷若空」, 一個人無論名望學識再高,若想學進新東西必須從頭學起,拋卻成見,不恥下問,才能進入一個新的境界。
自我超越最早被定義為「持續不斷的產生學習的動力」,學習事實上為了彌補目標與現況之間的差距,這也就是自我超越初期最重要的一個理論:「不斷的釐清自己真心想要的是什麼,然後看清楚自己的現況,從中就會發現差距,產生改變的動力。」
首先要建立個人願景(目標),看清楚自己的現況,透過創造性張力克服阻礙自己前進的阻力,由於創造性張力通常會夾雜著負面情緒(焦慮、悲哀、氣餒等),張力的抒解只有兩種可能途徑:把現況拉向願景,或把願景拉向現況。最後會發生哪一種情形,在於我們是否對願景堅定不移。
共同願景通俗來說就是:我們要創造什麼。而組織成員必需要先有個人願景,透過成員彼此的互動與參與,逐層凝聚共識,使願景既是組織的目標,也是個人成員欲達成的願望。共同願景對學習型組織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為學習提供了焦點與能量。缺少願景的情形下,充其量只會產生「適應型的學習」,只有當人們致力於實現某種他們深度關切的事情時,才會產生「創造型的學習」,因此組織要如何達到彼此願景真正分享及融匯,學習聆聽是第一步,聆聽往往比說話還難,尤其對有己見、意志堅強的管理者更是如此,聆聽者需要開放的胸襟與意願來容納不同的想法。
下午至拂水山莊參訪,聆聽莊主分享人生經驗,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能夠看清自己的本質及所想追求的東西,體悟到人的生命只是的自然界中微不足道的存在,真正物質上的追求最終都如浮雲一般;一個人能夠誠實的面對自己,與自己對話而後朝這目標前進,無疑是改善心智模式及自我超越的最佳典範。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0.05.20
課程地點:暨大A302教室
學系:109終發碩一(提前入學)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吳沂倩
從一個傳統美食進入終身學習的思考脈絡!透過討論來激發傳統技藝與終身學習要如何跨世代的傳承,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傳統」這件事對於個人或文化的意義與價值,好比今天所享用的「挖貴」,跳脫美食之外,這樣的食物背後具有歷史的痕跡,在農業時代,這樣的食物卻是最經濟實惠能溫飽的食物,親友齊聚一堂,從備料到製成,過程中談天說地充滿歡笑。當世代蛻變,這樣的場景、這類的美食,即成為一種時代的印記,而在現在衣食無缺的世代中,若能透過機構、計畫或方案讓這樣的傳統食物或技藝得以傳承,保留歷史的軌跡,同時也做到世代傳承、文化交流,讓終身學習能夠更接地氣、落實生活化。
老師在課堂中提及了三生有幸,亦即創造「生命學習、提升生活品質、促進生技發展」,並提醒同學們「上善若水,水善力萬物而不爭」,任何的學習都該保持善念,學習的態度應該如同水一般的清澈,並永續讓學習融入於個人生活中。
同時我們也是本週報告的小組,而在準備終身學習週的過程,彷彿體驗了各國在推行終身學習的活動中,並讓我們重新省思自己身在台灣,能否就自身的社區、生活環境去推動這樣的終身學習理念。
而第二組透過報告則讓我學習到身為一位終身學習者的內涵為何?終身學習就好比回教可蘭經所提及「人的學習應自出生至墓穴」,學習的態度和習慣才能真正的讓自己成為好的終身學習者。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0.05.16
課程地點:暨大A203教室、拂水山莊
學系:109終發碩一(提前入學)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彥妮
今天在哈佛教室跟專班同學一起上課,專班同學上課的氣氛很歡樂,也很團結,第一個主題是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專班同學口條專業,也適時舉例,每每在聽到有不懂的地方時,報告人接下來說的就回答出問題,在準備時就先預測聆聽者會有的問題,整體告報很有系統,在報告中也發生了小插曲,影片的聲音沒辦法正常撥放,正當報告人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時,非同組的專班同學,拿出手機撥放到一樣的位置,讓聲音跟影像同步,看到專班真的很有團隊合作的精神,不管任何崗位,都可以互相團結,非常值得學習,最後回饋時,班代也建議我們可以用3個優點,1個缺點來回饋,會變得更正向。
第二組報告的是共同願景(shared vision)的塑造與經營,這個主題是由兩位在全家、台糖工作的學長報告,他們把自己的專業領域融入報告中,舉出實例讓我們更清楚主題內容。
下午到拂水山莊,聽了莊主的人生哲學,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就會有不同的體悟,莊主原本從事建築業,畢業之後在台北學習,因緣際會與一位智者討論佛學而有所體會,開始有了不同的觀點看人生,一直嚮往山上生活,更從中體悟:花草生命皆朋友,在都市工作7.8年後,來到南投,開始種植五葉松的生活,創造了屬於這片土地的價值,拂水山莊這一代有天然的泉水,早期以種植筊白筍為主,而莊主有著與眾不同的愛,種植許多五葉松,研製了五葉松相關產品,如:五葉松饅頭、酵素,在這片土地上開始民宿、露營區,讓更多人能貼近大自然,家族也有著多角化經營,大家有著不同的發展。
煮著一手好菜的莊煮夫人,也是精通花藝的林老師,邀請了退休校長展現茶藝的美,兒子彈了一手好古琴,好花、好茶、優美的古琴、搭配著美景,非常愜意,也看到了莊主家終身學習的精神,是終身學習家庭典範。
這次的參訪體會很深,看到了終身學習落實在個人生活中、在家庭中、在事業上、以及最重要的是願意無私分享,呼應了在組織中個人需要先自我超越,創造創造性張力,突破結構性衝突,進而將這種氛圍擴散到整個社區與生活環境。
共同願景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心得-共同願景
課程時間:2020.05.19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9 終發碩一班
學生:李昭婷
學號:109409505
今天很感謝佳慧與志霙同學的報告分享,PPT做得很棒!內容解說淺顯易懂,總能帶給我省思的力量。一個人的想法,變成一群人的共同願景,前提是要有發自內心的意願,這足以在人們心中形成一股深受感召的力量,共同願景對學習型組織是非常重要的,它提供了焦點和能量,單靠組織中的領導者,或是組織中的任何一個人,是無法成功打造「學習型組織」的,組織成員應由衷地主動投入、努力學習、追求卓越,因此,要如何讓組織的願景外顯化,充分展現組織的精神,進而訂立短期、中期、長期目標,一步步達成共同目標,走向組織共學、共好以及共同成長的美好未來,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要學習的課題。
在討論中分享
(1)你曾經參加過任何偉大的團隊嗎?(2)這個團隊有什麼特殊之處?(3)我們應該對什麼奉獻自我?(4)我們的團隊要如何創造出那樣的感覺?
我在進入校護職場之際,就自發性加入彰化縣急救教育推廣中心擔任CPR指導員,這個團隊的共同願景是為了教會更多人懂得如何救人而存在,我們利用每週三下午犧牲個人休息時間,每學期依安排期程陸續至彰化縣275所國中、小學,進行教職員工的CPR+AED教學、筆試及技術實作,協助取得合格急救訓練證照,畢竟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意外通常來得突然,令人措手不及,如果能把握這4~6分鐘的黃金時間進行急救,或許可以避免掉很多家庭破滅的悲劇,減少人生中的遺憾,很高興在多年以後得到的反饋,是這些曾經指導過的人當中,有人因此成功挽救回家人寶貴的性命,這是最令我感到欣慰的一件事,也印證了學習型組織共同願景的重要性。
組織學習 共同願景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20.05.19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老師 : 吳明烈
學生:林志霙
學號:108409512
報告導讀:共同願景
如何有共同願景,願景不只是一個人的願景,是必須與大家進行結合,大家也必須是要有共同的願景才能有實質的推動,推動起來也會有更大的能量也能帶來更大的效益,那我們在推動一個方案或是願景的時候都需要有很強大的理念。
那我們在願景裡面應該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甚麼,我們能在願景內創造甚麼,我們是不是能在組織中帶來更大的效益。
我覺得組織裡面的推動者也是最大的重點,如何讓底下的員工也能有很大的願景但這些願景是自己發自內心而不是用強逼的方式或是讓員工覺得我們就是要來工作賺錢說一就一一板一眼,而是讓員工每天來都帶著很大的動力與創造力,這樣的工作效益跟工作成果都能有更大的效益及成果。
就我的壘球隊來說:不管事一個組織或是團體來說共同願景都是最大的重點。
我們必須大家都要有共同的願景,這個過程才能更強大,才能更好的推動,成現出來的成果會比原本所預想的成果更好成效更大,所以我覺得環境也是也很大重點,自己的內心也應該很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甚麼才能更明確地去執行。
組織學習研究
2020-05-16 星期二 09:10-12:00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室A302研討室
學系:終發碩一班
授課教授:吳民烈老師
學生姓名:張春珠
學號:108409505
主題:「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
課文重點摘要
一.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定義:是指存在與個人和群體中的描述、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觀點、方法和進行決策的依據和準則。它不僅決定著人們如何認知周遭世界,而且影響人們如何採取行動
二.心智模式決定什麼
1.決定我們如何認識週遭世界
2.改善心智模式,有利提升組織凝聚力和學習力
3.學習型組織的信條是願顯、價值觀的心智模式
4.組織的心智模式由組織領導層的心智模式決定
5.存在潛意識中的心靈地圖
6.使用理論與行動一致
三.心智模式七個特點
1.每個人都具有心智模式
2.心智模式決定了我們觀察事物的視角和做出的相關結論
3.心智模式是指導我們思考和行為的方式
4.心智模式讓我們將自己的推論視為事實
5.心智模式往往是不完整的
6.心智模式影響著我們的行為結果,並不斷強化
7.心智模式往往會比其有用性更加長壽
四.改善心智模式須從哪些方面開時做起?
反思探詢:辨認跳躍式推斷、擁護的理論與使用理論、兼顧探詢與辯護、練習左手欄
五.左手欄
★哈佛大學的“當代管理理論的大師”阿吉瑞斯Chris Argyris所發明的驗證方法
★他把真實的過程寫在右手欄,左手欄則寫下你內心的感想,透過這種紀錄方式,你便可以相對比較,客觀的去察覺到自己的心智模式所扮演的角色
★(你心裡早就認定鄰家的孩子會偷東西),你預做了假設,記錄下來只是要讓你明白你應該坦誠處理自己的假設,不要讓先入為主的觀點誤導了你心智的判斷能力。
★(以上資料,參考自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練》)
六.辨認跳躍式推斷-推論階梯
★避免我們運用跳躍性推斷的方式來編撰故事。
★人們容易由一些基本的觀察就快速地依據所見到的資料做成推論進而形成決定然後就開始行動。
★這就稱之為跳躍性的思維,也就是在內心迅速的透過對資料的(1)觀察與選擇,然後就快速的(2)賦予意義,並作成(3)選擇如何回應。之所以用階梯的稱之,是指你快速地爬上階梯,沒有透過更科學的蒐集資訊求證後,便作成了推理。這個理論就是要教我們如何在上了階梯後能夠再走下來。
七.平衡主張與探詢-平衡偏執與有效學習協作的技能
★Balancing Inquiry and advocacy。在第五項修練裡;彼得.聖吉所舉的例子式是A、B二人產生爭議,A辯論得越是起勁兒,B感受到的威脅就越大。於是,B也更激烈地辯論起來。然後,A反過來更激烈地辯論下去。如此反復。經理們常常發現這種惡性競爭簡直讓人筋疲力盡,於是他們乾脆避免公開陳述不同觀點,因為「那真是太痛苦了」。 (職場上經常看起來彼此相敬如賓,但其實這是一種相怨的現象)經過不斷加強的宣揚,效果就像滾雪球一樣,但其實還是可以通過問幾個問題把雪球效應停下來。
★運用「簡單的提問」,比如“是什麼導致你採取這個立場?”以及“你能解釋你的觀點嗎?”(你能提供“ 資料”或者經驗來支援你的觀點嗎?) 這種類似的提能給對話增加探尋和融合的元素。而減少了滾雪球效應;也就是對稱一個質疑就應該有一個發揮探詢的疑問句。
心得省思
今天兒子訂婚,沒能享受與專班一起學習,上學期修了終身學習這一課,老師也讓我們到佛水山莊學習,山莊面積有六百坪,松樹兩百多顆年齡四十一歲以上,師母以真、善、美的理念經營,我紅香溫泉民宿也向佛水山莊學習,疫情過後希望可以開放對外經營,歡迎大家來深山享受大自然的空氣。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0.4.18
課程地點:中科R106+中科秘境小聚落
學系:108終發碩專一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陳孟俞
學號:108436505
課程心得:
組織是由人所組成的,所以組織學習的基礎便是個人的學習,組織內的個人學習,便左右了組織學習是否成功,也是組織學習能否有效發展最重要的要素。組織學習分為三個層面,個人學習、團隊學習及組織學習,就如同金字塔般,最底層的個人學習基礎如果穩固,則在邁向團隊學習及組織學習的過程,就會更順利。一項成功的組織學習,可以更有效的解決組織所面臨的問題,進而提升組織成員的創新與應變能力,最終達到成員與組織的共同成長。
如何養成組織內的學習文化,除了領導者登高一呼外,整個學習氛圍的塑造更是重要,一旦風氣成形,由上而下,整體組織有同一學習目標,這樣一來,組織各項政策推行,必然事倍功半。
課堂上,老師問了大家「你覺得你的組織屬於那一種組織文化?」
思考後:「煮蛙文化」。
遇到煮蛙文化的組織,該怎麼改變呢?!
大環境的改變能決定成功與失敗,所以隨時察覺環境變化,願意接受改變,因時改變原來心智模式,面對環境改變才能即時應變。破除煮蛙文化,最重要的便是整個組織成員,都應保持開放的心,願意接受新事物,對於舊有不合時宜的事情,亦有改變的勇氣。面對同樣的事情,持續保持學習最佳解方,方能不斷進步。
下午,老師帶領大家到中科小秘境,進行大自然走讀,與大自然對話,出發前,先給我們題目,包含「我看見…」、「我感受…」、「我領域…」、「我學習..」及「我分享…」,第一次知道,原來在中科這個高科技現代建築物中間,竟有一處小村落,全是矮房,村落小徑不時有小動物跑出,走過一處似乎是老舊豬圈,更不時飄來動物的糞便味,這種新舊交替、高科技與農業的衝突,雖然不協調,但也共存的不違和。就像一個組織內,總是有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像工蟻般,忙忙碌碌,有的人懂得做事方法,什麼事情都像一塊小蛋糕,在組織內,這樣的對比、衝突,不算少見,但就像高科技廠房與農業矮平房一樣,能取得平衡共好,自然就能共同為組織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