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遇合及挑戰」
課程名稱: 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遇合及挑戰」
課程時間:2024/10/26(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黃美菁
學號:113436517
這次座談幾乎是圍繞著AI和高齡少子化議題為主
以下我彙整了有感主題:
1.新保敦子教授提出目前日本已進行的世代間交流,在日本行之有年,日本早已邁入超高齡社會,準備工作可做為台灣的借鏡
2.主辦方也用心的請到不同領域的領導者的(半導體)讓我們初步了解半導體的進化過程,以及台灣引以為傲的技術,仍在業界努力著如履薄冰走在時代尖端
3.高文彬博士直接點出現階段所有企業主的痛,缺工和有限的人力資源裡如何轉變,不光是企業會面臨到的轉型,作為打工人的我們也無可避免要學習新的技能,甚至跳脫舒適圈斜槓人生.ESG SDGs
4.學習認識AI, 原來現在的AI已經進步到可以辨識表情情緒,也許未來的面試官就是AI來辨識,AI要成為機器管家成為人類的陪伴者應該也是指日可待
5.趙胤丞顧問,演說的內容非常接地氣,針對勞動人口萎縮,轉職培訓.多數人都知道ChatGPT但如何有效運用沒有概念,而目前使用上也有爭議,有資料外洩的疑慮,雖然如此但仍要進行改變,突破未知的恐懼.
“你不想做會找到一個藉口,你很想做會找到一個方法”這句完全應證我來暨大的心理寫照
7.林筱玫助教列舉現今AI的APP圖像.影音軟體還是創作工具都說明著未來AI會充斥著日常生活,逐漸讓人產生依賴,而前提是人要學會判辨和活用
8.104人力吳麗雪總經理提出開啟第三人生也是我深思自己未來的人生規劃,明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提出”改變”是走向多元共融.串聯共好跨世代的唯一途徑
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學生:劉誼庭
2024-10-31, 週四 11:59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遇合及挑戰」
學習單元: 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遇合及挑戰」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劉誼庭 113436514
■主題流程: 09:45~17:10「趨勢→新遇合→新挑戰→新未來→綜合座談」
■學習心得:
這是一場很精采的學術論壇盛會,殊勝邀請到多位國內外產官學業界專家學者,一天當中我獲得到許多精闢見解、以及生成式AI在業界應用實務上的分享。
既然AI趨勢潮流無法擋,身為XY時代的我們唯有順勢而為、應勢而變、保持學習為未來做好準備,接納、突破與挑戰,審時與度勢還需要積極地作為,即能轉「憂」為「福」,共享「人機協作」帶給我們更多生活上的便利及好處。
■重點摘要:
1. 日本代間交流、社區再營造的成功案例
2. 台灣半導體產業經驗案例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唯有持續性的保持精進,方能與時俱進!!
3. 企業變局:掌握中高齡人才之良機
-- 企業永續、組織多元、零工經濟、數位自主學習
4. 科技應用案例
-- AI 的情感運算/人資應用AI錄影面試 / 謊言終結者 / ECHO 情緒AI
5. AI 時代的有效學習
--人機協作 / 生成式AI /想像十年後的世界
-- 與其無名恐懼而排斥AI,不如”了解資訊安全並加以限制”會更好
-- 當把AI 工具當獎勵→易改善→越容易進步
-- 別用過去的方法→教導現在的夥伴→處理未來的問題
6. 從少子高齡化→轉變為百年人生的社會現象
--從將高齡者為問題→轉變為建設幸福健康長壽社會
--「連結」與「關聯」為社會核心→良好社會參與(關係)及人際關係(關心)
7. 運用生成式AI激發創意
--圖像、影音編輯、美感及約會..
--ChatGPT聊天機器人、Suno音樂製作、Liner AI助手、Perplexity搜尋引擎…
--歐盟人工智慧法案 ( 避免觸法 ex:專利權及隱私權…)
最後,我想引用綜合座談中蕭婉鎔教授所言: 「要學會AI,才不會很悲哀! 」「Relearning重塑學習,舊觀念無法改變新問題」。 是的! 善用科技不要抗拒它,不要把改變當作威脅,把它當作再一次的成長機會、人生將會更精彩 !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4/10/26(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陳雨沛
學號:113436505
【不約而同的AI】
本次論壇中,多位講者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以 AI 為主軸的分享,讓我們深刻感受到科技正以驚人的速度逼近生活的每個角落。作為一名00年的青年,我覺得自己十分幸運,能在科技尚未全面滲透的年代體驗到純粹的自然生活。記憶中,放學後總能和鄰居們在公園裡肆意奔跑,迎風騎著單車四處遊走。直到國中,我才開始逐漸接觸智慧型手機,而在高中和大學期間,對我們來說最大的挑戰已不再是「找到資料」,而是如何培養篩選與解讀資訊的能力,疫情的爆發更讓我們所有人不得不更加依賴科技。
面對 AI,我內心的感受十分複雜,一方面,我讚嘆其強大的數據庫及歸納統整的能力,並驚豔於它展現出「溫情」的一面;但另一方面,我也難免擔心自己是否能在未來的社會中具備與之抗衡的競爭力。然而,我相信,成長與學習是持續不斷的過程。只要持續進步,我終將能讓 AI 成為我的夥伴,而非競爭對手。與 AI 共舞,或許正是我們這一代人所需要的智慧與勇氣。
【思維觀念的轉變】
「將高齡社會視為問題轉變為建設幸福健康長壽的社會」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讓我更加清楚了自己想加入終發專班的價值。原本的想法只是希望教學對象從青少年擴展到更多元的年齡層,但現在,我更期許自己能跟隨老師的腳步,與學長姐及同學們攜手,成為構建幸福健康長壽社會的實踐者。在這場論壇中,有幸聆聽了兩位日本學者的分享,我不僅看到了堅實的榜樣,也認識到這份使命的重要意義。
此外,感謝吳總經理幫助我們理解「第三人生」與「第三歲月」之間的不同。這讓我深刻理解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第三人生」階段持續成長,過上自我實現的生活,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關注的重要課題。
2024全民終身學習論壇心得
課程名稱:2024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課程時間:2024/10/26(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王宥程
學號:113436515
今天的論壇探討終身學習和人力資源發展,給我許多啟發。李隆盛教授分享了如何利用科技提升終身學習素養,不僅提醒我們跟上時代,更能避免被邊緣化。另,歐美和日韓在推動學習型城市方面的經驗,對台灣來說,非常具有參考價值,提醒我們在終身學習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下午的分享著重在AI如何提升高齡者在職場上的適應力,104公司總經理吳麗雪以麥當勞為例,說明他們與銀髮人才資源中心的合作,透過高齡友善機制幫助高齡者重返職場,並促進世代間員工的互動交流。不僅讓不同年齡的員工都能貢獻所長,也為企業的永續發展帶來動力。張永政協理也分享了自己在半導體業中的經驗,強調有目標的學習和清晰的藍圖,對適應變動的職場非常重要。
有關AI在人力資源中的應用潛力,陳玉樹教授提到,透過ChatGPT進行數據分析能有效節省時間,讓工作更高效;而孫弘岳教授則指出,AI情感運算在員工心理支持上有巨大潛力,有望促進職場的身心健康。趙胤岳執行長也提醒,接納AI工具時要保持積極心態,這樣才能在變動中找到穩定的成長。
我覺得AI在照顧領域上,可協助補足因照顧的個別差異化的不足,因照顧技術和技巧無法標準化,但也許未來可以透過AI補足或平衡這個部分,論壇讓我們看到終身學習和AI應用將如何影響職場與個人成長。找到自我和與社會互動的平衡,不僅讓自己更完整,也能讓我們在彼此支持和鼓勵中共同進步,這才是終身學習的意義。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程心得
課程時間:113/10/12(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王宥程
學 號:113436515
歐盟的終身學習政策讓我深刻感受到,學習不只是知識的累積,更是應對資訊、全球化和科技進步的策略。歐盟的政策目標不僅包含學習知識,還包括讓教育與企業結合,並鼓勵語言學習,這樣的全面性考量,讓人理解到終身學習已不僅是個人發展的工具,而是整個社會提升競爭力的基礎。不同國家在推動學習型社會上也有多樣做法,如英國提出了十種學習模式,台灣則透過推廣學習型城市,這些做法都在促進終身學習的便利性和實用性。
面對未來,我很期待台灣能發展出更完善的學習型城市和終身學習的輔導系統,讓每個人都可以更容易地融入終身學習中,進而掌握知識、技能與正確的學習態度。學習型城市的建構不僅是學習方式的轉變,更是生活態度的提升。教授特別提到,建立學習型城市要達到「四樂」(樂學、樂業、樂活、樂居)和「五共」(共學、共享、共樂、共好、共憶),這些目標讓人更具體地理解了學習型城市的意義。
學習型城市的發展,不僅讓人有成長的動力,更使我們能面對快速變化的時代,具備應對挑戰的能力。學會改變、創意與創新,這些不僅是終身學習的要點,也是個人和社會在未來成長的關鍵。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
課程名稱:2024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課程時間:2024/10/26(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林惠琳
學號:113436520
參加2024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主題: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契合與挑戰
今天的論壇分為上午和下午兩場,邀請了來自日本和台灣的教授們及業界的頂尖協理共同參與。教授們深入探討了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契合與挑戰其中李隆盛教授對終身學習者的定義特別引起我的共鳴。他指出,終身學習者應基於個人需求與學習目標,規劃並完成相應的學程。當今社會的高齡者多數擁有豐富的知識背景,但過去的學習經歷常因資源或條件的限制,難以完全依照自身興趣來學習與成長。隨著學習資源的多元化及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應該具備終身學習的思維與素養,以避免因知識脫節而遭遇社會邊緣化的風險。
歐美、日韓在終身學習方面的進展已領先台灣,成為學習型城市國家,值得我們借鑒與參考。
下午的討論重點聚焦於AI與現代職場的連結,特別是在缺工的現實情況下,如何協助高齡者重新進入職場、保持尊嚴與受到尊重,並運用AI技術提升適應力。零工經濟的工作型態為中高齡族群提供了彈性,可以根據健康狀況及生活需求,調整工作強度。104公司總經理吳麗雪以麥當勞為例,說明麥當勞目前與高分署銀髮人才資源中心合作,共同解決產業缺工問題,成為企業解決人力短缺的最佳典範。麥當勞完善的培訓體系和陪伴式訓練,年輕員工與高齡員工共同被培訓,不僅促進員工之間的互動,還幫助彼此適應時代的變遷。
以員工為核心,推動多元共創與永續經營,已成為企業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應融入人力資源策略,提供員工更完善的學習與成長規劃。
正如吳明烈老師所言,每個人都生活在兩個世界中,一個是自我世界,另一個是與他人互動的世界。在自我世界中,我們應享受生命的美好;但人無法獨自生活,因此必須學會與社會群體合作。
感謝暨南國際大學舉辦如此高含金量的論壇,讓我對生活和學習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並感謝各位教授及與會來賓的分享與指導。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
參加2024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主題: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契合與挑戰
今天的論壇分為上午和下午兩場,邀請了來自日本和台灣的教授們及業界的頂尖協理共同參與。教授們深入探討了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契合與挑戰其中李隆盛教授對終身學習者的定義特別引起我的共鳴。他指出,終身學習者應基於個人需求與學習目標,規劃並完成相應的學程。當今社會的高齡者多數擁有豐富的知識背景,但過去的學習經歷常因資源或條件的限制,難以完全依照自身興趣來學習與成長。隨著學習資源的多元化及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應該具備終身學習的思維與素養,以避免因知識脫節而遭遇社會邊緣化的風險。
歐美、日韓在終身學習方面的進展已領先台灣,成為學習型城市國家,值得我們借鑒與參考。
下午的討論重點聚焦於AI與現代職場的連結,特別是在缺工的現實情況下,如何協助高齡者重新進入職場、保持尊嚴與受到尊重,並運用AI技術提升適應力。零工經濟的工作型態為中高齡族群提供了彈性,可以根據健康狀況及生活需求,調整工作強度。104公司總經理吳麗雪以麥當勞為例,說明麥當勞目前與高分署銀髮人才資源中心合作,共同解決產業缺工問題,成為企業解決人力短缺的最佳典範。麥當勞完善的培訓體系和陪伴式訓練,年輕員工與高齡員工共同被培訓,不僅促進員工之間的互動,還幫助彼此適應時代的變遷。
以員工為核心,推動多元共創與永續經營,已成為企業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應融入人力資源策略,提供員工更完善的學習與成長規劃。
正如吳明烈老師所言,每個人都生活在兩個世界中,一個是自我世界,另一個是與他人互動的世界。在自我世界中,我們應享受生命的美好;但人無法獨自生活,因此必須學會與社會群體合作。
感謝暨南國際大學舉辦如此高含金量的論壇,讓我對生活和學習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並感謝各位教授及與會來賓的分享與指導。
學生姓名:魏淑婷 ,學號:113436504
2024-10-29, 週二 21:31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報告
課程名稱:2024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課程時間:2024/10/26(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魏淑婷
學號:113436504
首先需要感謝主辦單位 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全體師生共同策劃,這麼棒的2024年全民終身學習論壇,邀請國 內外專家學者進行線上會議交流專題演講,分享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的發展的趨勢、新遇合、新挑戰、新未來,促進新資訊的交流…等等 ,透過一整天的交流,讓我更了解科技和終身學習二者是相輔相成,科技終身學習與終身學習科技,運用(AI)工具,讓生活做更好的結合,相互學習與促進改變,如何運用新的工具,解決未來的資訊,科技讓自己成為更完整的人。
分享今天的心得:
[李隆盛 教授]
趨勢是事物發展或變化的動向。馬雲說:在任何重大趨勢或變化之前,調適和改變。
科技和終身學習二者一直是相輔相成或交織進展:
終身學習會以科技為內容(learning about technology, 如學習無人機操作)、
以科技為工具(learning with technology, 如以 ChatGPT 當個人學習導師)
和以科技為管道(learning through technology, 如透過 YouTube 學習超慢跑)。
第一項(about)可簡稱為科技終身學習,第二、三項(with 和 through)可簡稱為終身學習科技。
世事多變,未來難以預料,本身就在變動中,想穩健,面對挑戰的決策者和實務者,都需持續了解未來趨勢。
主題論壇一: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新遇合
主題一[新保敦子(早稻田大學 教授)]
分享代間交流的發展歷程,通過繪本實現代間交流REPRINTS 活動
23歲我就開始當故事志工至今約15年,服務於新竹縣市公共圖書館跟孩子們分享繪本故事,因緣份來臨服務對象轉為樂齡,前三年開始帶領樂齡者進入小學,運用繪本進行代間活動,讓我同步感受到孩子與樂齡者之間的跨世紀的愛,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會一直堅持23歲的初心,運用繪本連結代間學習。
主題二[張永政 專案協理 世界先進積體電路公司 ]
感謝張協理分享在半導體產業學習30年的經驗,在熱愛的工作上目標明確 ,享受學習與好奇心的過程,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提到持續學習的動力,是因為有清楚的藍圖目標, 新的挑戰與機會及公司獎勵機制,個人覺得滿不太容易的,因為對於科技業來說不見得夥伴成員在過程中都會清楚知道藍圖目標是什麼,在壓力之下加上大環境改變數位化普及又如何能讓自己有動力或者表現呢? 目前的我,我想先做好崗位上的事情,做好經驗的傳遞分享工作內容給有需要幫助的同事們。
主題三 [高文彬 教授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教授 ]
高齡化來臨,如何能掌握推動中高齡人才重新進入社會與年輕時代做交流,以現實面來說: 不太容易,關係層面太擴範, 也需政府與各企業共同不段推動著,加上數位與個人化學習AI化的HRD,都需要全面努力。
主題論壇二: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新挑戰
主題一 [陳玉樹教授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教授]
最有印象是如何運用ChatGPT來運用統計研究報告,分析複雜的問題、將數據轉換文件格式。或是寫論文,能省下將近7成的時間令人驚豔,相對的也是要下對令指,才能讓ChatGPT發揮最大的功能。
主題二 [孫弘岳 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AI 情感運算在HR的創新/心理測評系統/心理諮詢師/ 個人化情緒表逹教練/可識別誠實與不實,
令人想不到AI的情感也能運算在HR的創新 ,若能有效運用在面試與挑選適合的員工,因為有時候不是這個員工表現不佳,而是放錯位置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優秀的一面,只要把人放在正確的工作位置上,就能在該領域發光發熱。若同時能運用AI 情感運算在HR上,在職場中的去幫助員工,做一些心理健康的評估,讓員工去做更深層的治療,正向思考去看,是一件滿有意義的事。
主題三 趙胤岳 創辦人暨執行長
1.如何善用AI工具讓自己成為完整的人 ,其實聽完後有些壓力,怕自己會趕不上進度,要用什麼的心態去看待AI呢? 議義Page:95頁有提到,你看待AI工具的心態,決定你的呈現結果.
當你把AI工具當作處罰->怕失敗->越容易停滯
當你把AI工具當作獎勵->易改善->越容易進步
我想不要亂了自己的步調,穩住內在的心,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地去學習就好,跟自己做比較。
2.金句結語: 別用過去的方法,教導現在的夥伴,處理未來的問題
主題論壇三: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新未來
主題一 牧野篤教授 (東京大學)
謝謝分享社會教育與終身學習的新功能
議義Page: 139 說明社會教育透過組織社區居民的學習實踐,創造居民多層重疊的良好連結與關聯終身學習以人們良好的連結和關聯為基礎的社會裡,創造每一個人追求個人幸福的條件,以保障每一個人的自我實現,也以創造社會教育下一步發展的人力條件。
主題二 林筱玫 [助理教授/執行長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人工智慧協會TAIA]
分享2024年AI上榜的圖像,影音編輯,及消費者最愛用的APP, 我將此內容同步分享給我家孩子時….我兒子在LINE只回我說:媽, 妳知道咖馬內? 我需要馬內喔 ,我瞬間….笑掉大牙。
讓我了解在今年2024年8月1 日 歐盟<人工智慧法案>正式生效,嚴格數位隱私法,這也需要跟家人分享,更要注意一些。
主題三 吳麗雪 [104中高齡人才銀行]
未來的缺工問題,如何運用中高齡友善機制,讓高齡者能安心返回職場,或其他任何工作友善環境的場合,走向多元共融。
分享愛爾蘭成人教育學家凱,把人的一生分為三個階段,上網查詢後
第一人生是念書時期,第二人生是家庭與職涯。
退休後,稱為「第三人生」(Third Act)。責任義務已了,是要好好來實現自己未竟的夢想或願望的時候,也就是「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吧!擺脫世俗眼光,發展出真正的興趣,並且能助人、傳承、貢獻自己,這樣的人,才叫開創第三人生。
每個人只要活得夠久,都會有第三歲月;但不是活得夠久的人,都會有第三人生,因為這兩者最大差別,就是能不能再次成長、心境成熟、擺脫世俗眼光,發展出真正的興趣,並且能助人、傳承、貢獻自己,這樣的人,才叫開創第三人生,超級棒的分享,說到我的心砍裡。
最後我們必需要活在二個世界裡,一個活在[我]的世界,有自己的生命價值觀、有自己的自我實踐要開展,讓自己成為更完整的自己,同時也要活在[我們]的世界,能夠有同理心,能夠與人更好的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每個人都不可能離群所需,必需同時創造個人與他人的生命價值、唯有同時活在我與我們的世界才是完整的人生。
以上是我的心得整理,最後還是要感謝全體師生真的非常用心安排整個流程,又能運用中午的時間,放上學長姐們分享論文內容,過程非常順利圓滿,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