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4/10/12(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葉貴卿
學號:113436509
課後研究心得:
本週我們這組做了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報告,老師以做菜來比喻我們對一件成品的處理步驟和思考邏輯,我才明白,原來研究論文不能當做文獻探討,只能當做搜尋學術文獻的參考,不過,在尋找論文的過程中,也看了不少研究架構嚴謹和鬆散的論文,我最後的結論是,研究的主題必須對當代提出建議,並且是有用的建議,才不失研究的主要目的。
課堂中教授說要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活在當下,享受過程,我一直思考自己在職的期間,有這麼多時間可以繼續精進,還有加薪的誘因,為何在自己完成碩士四十學分後就停滯不前,反而在退休後才作學問,在體力視力健康上大不如前的情況下,是不是在不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不過,人生就是太多因緣聚合,在不對的時間裡,遇到對的人,享受過程的美好,環境中時時充滿了同學們互相鼓勵的正能量,我希望老天爺也可以給我正面的答案,讓檢查結果順利,可以繼續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113同學們真是太優秀,太可愛了。
雖然因為健康的因素,離開了我最愛的學校和工作,但是,我想自己行有餘力,應該還是可以為我任教三十多年的學校,盡點其他的努力,這也是對自己的期許。
正如老師說的專注會產生力量,有願就有利就有力,用歡喜心去面對大大小小的事,自然會有好的回應。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學習心得報告
課程時間:113/10/12(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魯昱彤
學 號:113436506
今天上課一開始老師用炒菜來比喻如何做好一篇論文研究,著實讓我深受啟發。由於在此之前我對於論文研究都僅停留在表面了解,就算因作業之故閱讀個別論文下來也僅覺得滯澀繁瑣,想不到老師用簡單通俗的方式講過一遍,瞬間讓我對做研究一事豁然開朗,對於未來的論文研究增加許多信心。
本次課堂令我心有感觸的金句:
(1)特色是你有我無,你優我有
工作上經常有客戶會疑惑我們與競爭對手有什麼不同,雖然已有一套既定的話術可以應對,但偶爾也會無法獲得客戶的認同;經過本次上課聽到老師補充的這段總結,讓我對於介紹品牌特色上有更進一步的認知,增加我應對應用上的彈性與空間。
(2)創意加上實踐才等於創新
(3)口號是為了打動人心,行動是為了實踐夢想
空有創意只是紙上談兵,空喊口號也無法帶來改變,在現代這個每秒都瞬息萬變的世界,空想是無效的遙望,實踐才是通往目標的有效手段。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報告
課程時間:113/10/12(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羅慧娟
學 號:113436503
終身學習社會要仰賴與政策的推廣及社會的認同才能變成一個社會全民運動,讓每個人都能沉浸在終身學習的氛圍徹底實踐。
就終身學習與社會的關係,這讓我想到老師文章分享到的一位學者(Andy Green)所提到的學習社會模式:
1.政府領導模式:以政府領導為主
2.市場領導模式:學習者為中心,
需求為導向
3.社會夥伴模式:政府與社會機構密
切合作
然而要實施前大家必須要有共識才能共事而助於政策的推動執行~
有如古人言:齊家>治國>平天下
必須從自身做起,當一位終身學習者進而擴展到國家社會延伸至全球。
所以終身學習者應該具備知識、技能、態度缺一不可
因此學習不論年紀背景在乎的是你的學習態度
"態度決定你的高度"
不管在哪個年齡層哪個職業還有做人處事生活,態度決定你的一切
正確態度促進良性循環、個人才好發展、社會才會祥和
這也是我常常和孩子分享的~
在這次的課堂中老師傳授同學"學習如何學習”傳授方法,用生活中中最貼切的例子[炒菜]來比喻要如何做好學習這件事~
讓我知道學習要有方法,用對方法才能幫助學習更有效率而不是白做工而且我想這應不只於在學習上,生活中每件事都是如此~共勉之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學習心得報告2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學習心得報告2
課程地點:中科
學系名稱:暨大課程時間:2024年10月12日
終發所—碩班專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第六單元~第單元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洪英玲
學號:113436519
學習心得報告:
一開始老師就拿炒菜來比喻論文的寫作技巧:
先有主題(想炒什麼菜?)
需要什麼食材?(列出大綱)
搜集食材?(文獻和文章出處;限縮主題, 擴大關鍵字)
食材要新鮮(來源由新到舊,由國內到國外)
要去蕪存菁,掌握精確(權威、代表、值得引用;正式出版專書、期刊論文)
炒菜火候很重要(歸納、分析、比較、論述,用自己的觀點)最後APA檢視格式正確,就可以上菜了。
老師也分享如何學習整理文章,把精華先填入大綱內,若是引用的資料同時整理在參考文獻中,頭尾呼應,才不致於疏落。
今日除了五、六章的學習;我們第一組也做了第七章分享報告,我學習到重要名詞:關鍵能力、學習社會、創意、創新、獨特、白皮書和綠皮書……等等
學習社會的省思與批判;批判不等於批評,而是利用正反合的技巧,讓文章面面俱到。
最後是如何形塑特色呢?了解自己的優勢,打造自己的品牌。
真的感謝老師一步一步帶領我們成長,讓終身學習、快樂學習落實在每一堂課裡,總結今日的一句話:(學習是抗老的良方。)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24/09/28(六)09:00-18:00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趙文傑
學 號:113436502
一. 觸動我心的名言佳句
《用生命影響生命》-泰戈爾
---> 自身在過去經歷中體會的是個人影響力, 舉每天一大早買早餐為例, 早餐店老闆及員工的服務態度, 對於顧客就會帶來正面或負面的能量, 甚至會影響到別人一天開始的心情。
《學習生活化, 生活學習化, 工作學習化》
---> 在職涯的前半段, 我一直朝在工作上能獨當一面的目標而努力, 因為公司的教育訓練資源有限, 所以主要都是自行到外部上課, 充實不足的知識及技巧, 再結合工作實務上的經驗及體會, 來提升必備的K/S/A, 這就是我的學習模式。
《生命是一種相應及回應》
---> 吸引力是非常寫實的現象, 相同頻率的人就會互相吸引, 但在職場中雖然也有欣賞的人, 但常常無從選擇、身不由己, 只能秉持個人原則, 希望能帶給別人正面的影響。另外, 付出什麼就得到回響回應, 所謂十年磨一劍, 學習一門新的專業領域, 最重要的是基本功, 唯有紮紮實實地從基礎慢慢積累, 才能成就真功夫。
《終身學習可以讓職業流動性最佳化》
---> 上班族工作30~40年後通常就會面臨職涯的轉淚點, 一般較積極性的建議做法是依照自己的專長評估合適的接續發展領域, 並提早開始充實第二專長。這也是我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
《要他學, 他要學, 他樂學》
---> 有幸擔任公司的內部講師, 發現如何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及意願一直是講師的挑戰。以PDCA循環來說, 源頭的Plan還是關鍵的重點, 如何掌握組織及個人的需求? 如何設計合適的教案? 如何規劃學習評核到L3或L4? 這些還是我目前繼續努力的課題。
二. 課後心得及感想
老師在課中提到一個KPI指標 ~ 成人教育佔教育部經費, 重視的國家正常應在15~20%, 但台灣僅有2%。韓國早期還曾經來台考察觀摩, 但後來發展超越台灣。了解台灣的現況後, 在老師的教導下開始認知到自己以後的責任及使命。期勉自己在職場上努力於塑造學習型組織, 在家裡創造學習型家庭, 完成終發所進修後, 在職涯的下一個階段能對成人教育貢獻一份心力。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24/09/28(六)09:00-18:00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李佳容
學 號:113436521(113級)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程所學受用名言佳句及心得查察註解。
【終身學習概念與發展】
終身學習啟於閱讀,閱讀可以增加知識;
點亮生命關乎對話,對話可以啟發智慧。
【用生命影響生命】
用終身學習,創造富有人生;
以生命示教,度化有緣眾生。
【了凡四訓】
生命之學:存乎心。
改過之法:思無邪。
積善之方:貴在勤。
謙德之效:善循環。
【豐盈人生三千萬】
千萬要終身學習,
千萬要樂在學習,
千萬要享用學習。
【生命三億】
想法有創意,行動有意義,人生有回憶。
【終發所五共】
共學 共好 共享 共樂 共憶:有層次,有次第性。
【教育四大支柱】
Learning to life together 學會與天地萬物,和諧共榮
Learning to know 學會學習,樂在學習
Learning to do 學會做事,付出所無求
Learning to be 學會安身立命,善養天下太平
【向狗狗學習的十件事/鍾娜.珊史瑪克】
10 Spiritual Lessons You Can Learn From Your Dog / Joanna Sandsmark
1-Don’t Worry What Others Think of You
2-Live in the Moment
3-Follow Your Instincts
4-Listen More
5-Take a Break to Rest
6-Play Regularly
7-Be Curious
8-Be Forgiving
9-Be Positivfe
10-Don’t Judge we
1-莫憂他想
2-活在當下
3-跟隨直覺
4-耐心傾聽
5-休息小憩
6-保持遊戲
7-保持好奇
8-常保寬容
9-積極態度
10-不輕評判
【經營之術】
富在術數,不在勞耕,
利在局勢,不在力耕。
菩薩心腸,己利利他,
金剛手腕,本固富達。
【結語】
吳上領悟 學無止境
名師授業 傳道解惑
烈烈熱情 終身受用
【感恩】
學無止境,點亮心燈。
激發強烈,學習動機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4/09/28(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林建宏
學號:113436522
課堂心得:
課堂中吳教授提到學習無所不在,學習永無止境。讓我想起管理大師 彼得 . 聖吉 (Peter Senge) 強調學習型組織,組織要能自我調整、學習成長;對照自己的經驗,我強調的是學習型人生。每一個人可以透過開放的胸襟,不斷的自我改造、自我學習,而其中的關鍵又在於Anytime、Anywhere 無所不在的學習。凡走過必有學習、凡接觸必有長進、凡看過必多懂一些、凡遇到必追根究柢、凡高手必不過,窮追猛打,追問到底!
王宥程(柚橙)
2024-10-10, 週四 14:56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
終身學習是一個不斷成長、更新自我、適應社會變遷的重要概念。自1970年代,終身學習的觀念逐漸在全球興起,尤其以回流教育的形式受到重視。這種教育模式強調,在離開學校教育體系後,個人應定期回到學校或其他學習機構,重新獲取知識與技能,以應對快速變遷的社會和經濟環境。
回流教育的興起
瑞典在1969年首先提出回流教育的觀念,倡導每個人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進行學習。該理念認為,離開學校後的教育不是終點,個人應定期返回學校更新知識。瑞典的政策允許年滿25歲且有四年工作經驗的人申請進入大學就讀,這種靈活的學習機制讓成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業需求和興趣,自由選擇學習內容。
在德國,終身學習體系更是體現了教育的彈性與開放性。德國的高等教育沒有畢業年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進度來完成學業,這讓許多成年人可以在工作之餘繼續進修。事實上,許多國外的大學平均學生年齡都相對較高,這反映出許多成年人在工作後重新進入學習階段,以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競爭力。
這些國家的努力引發了其他國家的響應,並促使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教育部長們在會議上進一步推廣回流教育理念。到了1998年,回流教育的推動已遍及全球,成為終身學習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知識經濟與終身學習
在1990年代,全球經濟體系逐漸轉型為知識經濟。知識經濟強調以知識為基礎的生產力提升,這使得知識管理和學習的重要性更加顯著。知識不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不同層面的學習成為個人在職場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日本則以“學習蜂”為象徵,倡導全民學習精神,讓每個人都像蜜蜂般積極地汲取知識,進而貢獻社會經濟的發展。這種理念也與1996年出版的《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學習:內在的寶藏)相呼應,該報告強調了學習對於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的關鍵性。同年,歐洲更將1996年定為「終身學習年」,進一步推廣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每年,許多國家都會發布教育政策報告書,檢視終身學習的發展現狀,並提出未來的改進方向,這些努力都在強調學習在個人生活與社會發展中的核心地位。
數位落差與學習機會
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數位資源的分配不均造成了所謂的「數位落差」。數位落差指的是不同群體之間在接觸、使用和理解數位科技上的差距,這不僅影響社會公平,也對學習機會的均等化產生負面影響。
工業技術研究院的研究指出,數位落差導致學習機會的落差。為了縮短這一差距,各國政府和相關機構正努力提升民眾的數位素養,推廣數位設備的普及,讓更多人能夠通過數位工具進行學習。特別是在鄉村地區,由於接受教育和數位設備的管道有限,當地居民往往面臨學習障礙。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社會經濟地位不同所導致的,低收入戶和教育資源不足的群體,參與學習的機會更為有限。
此外,學習者還會面臨其他障礙,如機構障礙、意向障礙和訊息障礙。機構障礙指的是學習機構無法提供符合學習者需求的資源,造成學習者的不滿。而意向障礙則源於學習者本身缺乏學習動機,因此需要強化學習誘因。訊息障礙則是由於學習者未接收到相關的學習訊息,導致他們未能參與學習。因此,推廣行銷成為解決訊息障礙的重要手段,教育機構應更加積極地向潛在學習者傳達相關資訊。
大學應成為終身學習的殿堂
在終身學習的框架下,傳統的大學應該轉型成為終身學習的殿堂。這意味著大學應更加開放、靈活,不僅限於年輕學子的學習場域,也應接納成年人,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大學不應設立畢業年限,讓學生可以在完成所有學分後,依據自己的進度畢業。這種彈性學習模式不僅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也能讓更多人享有學習的權利,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全面進步。
心得
終身學習是一個持續成長與自我提升的過程。透過不斷學習,我們能夠應對社會變遷,保持靈活的思維與創意。無論是知識經濟的推動、數位資源的普及,還是學習機構的轉型,終身學習的理念已成為個人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感謝各位老師的指導和學長姐們的分享與鼓勵,讓我們在學習的路上不斷前進,共同邁向更美好的未來。